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四十二章

作者 : 田科钦

2.《善待孩子古怪的“十万个为什么”,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为什么照相机会照相?”

“世界上有多少个星球?”……面对宝贝的“十万个为什么”,妈妈们常被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难倒,不知道如何应对。

大多数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会进入爱问“为什么”的阶段,此时妈妈应该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尽量做到有问必答,切不可敷衍应付。一次不恰当地回答,不仅让孩子错过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可能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很多妈妈都被孩子的提问给“难”倒了。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妈妈的表现是这样的。

回避型妈妈:“妈妈,为什么你的‘胸脯’那么大,我的是平的?”被女儿问到这些问题,我的朋友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生怕女儿“变早熟”,赶紧转移话题:“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担心型妈妈:“我女儿才两岁,她在电视里知道了‘情人节’,就问我‘妈妈,今天是情人节,你的情人是谁呀?’搞得人哭笑不得。孩子这么小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是早熟啊?”

抓狂型妈妈:“我快让孩子给累坏了。”同事说,儿子虽然刚满四周岁,可是几乎所有他看见的东西他都要问个子丑寅卯出来,比如“为什么我不能去女厕所?”“我能不能去太空”等。同事告诉我“每次儿子一问问题,我就恨不得立刻变成他的google,给他最及时周到的资讯。只是有时候被应接不暇的新知识搞得有点抓狂了。♀”

?不耐烦型妈妈:面对女儿“为什么我没有小**?”的问题,邻居黄太太觉得难以开口,可女儿偏偏一再追问,黄太太只好说:“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好问的,啰嗦。”

不经心型妈妈: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打听”生孩子的问题,尤其喜欢打听生孩子是否很痛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至今还“心有余悸”的表妹不假思索地对孩子讲出了当时的感受:“那滋味,真是别提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简直疼死了。”

许多妈妈总是花不少时间来陪孩子,和他一起玩耍、指导他写作业、和他一起聊天。但当妈妈自以为很了解孩子的时候,却又经常对孩子提出的一些怪问题束手无策。有人觉得在孩子面子失去了颜面,因此不是呵斥孩子,就是用谎言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其实,其实,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妈妈应该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当然,在回答时,要尽可能艺术化处理。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对待孩子,甚至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们接触的多了,回家来问我们的怪问题也变得多了起来。比方说,他时常会问我们,“鱼儿在水里会不会被淹死呀”,“人为什么要吃饭呢”等等。

其实,遇见这些问题都还好,我们会照实回答说:“鱼儿和我们不一样,它是生活在水里的,只有在水里,鱼儿才会呼吸,才会长大。离开了水,它才不能呼吸了。”儿子听了我们的话,总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接下来,却又提出了“连环问”——“为什么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呼吸了?”

每当此时,我们就会耐心的教他去看书,从书本中找到答案。

然而,小孩子的怪问题千千万,有些答案,是连书里都找不到的。

一天晚上,我和儿子正在阳台上收衣裳,他眨巴了两下眼睛,突然问我:“妈妈,天上的星星可以摘下来吗?”我愣了一下,马上回答到:“天上的星星摘不到的,别瞎说。♀”儿子高昂的头立刻低了下去,撅着小嘴,小声说了句:“哦。”

没想到,这么件小事让儿子的心情郁闷了好几天。这几天吃饭的时候,他都显得心不在焉,对我的问话也不理不睬,偶尔回答一句,也是嘟嘟噜噜,含糊其辞。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儿子在幼儿园受了欺负,没想到,在追问之下,儿子不情愿的说了句话:“我们班的妞妞说,夏天的时候,他爸爸给她带了好多小星星回家……”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那天晚上不经意的回答,“得罪”了儿子。我赶忙问到:“妞妞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儿子听见我关注的问话,眼睛一下亮起来了。不过他还是摇摇头:“妞妞没有带给我看过,可是我也很想要星星。”

我顺势对儿子说:“那,你要不要先去问问妞妞,她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儿子高兴的点点头,爽快的回答说“好”。

第二天一放学,儿子就迫不及待的奔出幼儿园,他告诉我说:“妞妞说,她的星星是装在瓶子里的,星星都会飞,还一闪一闪的。”

我立刻明白,那些不是星星,是萤火虫。但我不想立即告诉儿子这个事实,我必须先在他面前挽回自己的颜面。

我对他说:“妞妞说的那种星星是可以摘下来的,但它们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遇到。你要不要先看看那些星星的图片?”

儿子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于是,我将他带到图书馆,找来关于萤火虫的书,告诉他萤火虫和天上的星星有何不同。儿子很认真的看着书上的图片和介绍,并不停的问我这种“星星”在哪里可以捉到。我告诉他,如果他对这种“星星”了解得足够多的话,我们可以在暑假带他出去寻找这种星星,顺便来个全家旅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儿子天天都缠着我给他讲解关于萤火虫的知识和故事,并主动要求买些书回来看看。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对未知世界总是怀有强烈的探知欲,提问就是其中一种反应。之所以问题稀奇古怪,是由于孩子年幼,思维和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提出一个有效地问题来获得他要的答案。

三四岁到六七岁的孩子,正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最强烈和智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正确地对待孩子提问,对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很有益处。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和小孩之中的谈话天天都会有。对于小孩的发问,妈妈不仅要认真对待,并且应巧妙地将小孩的提问引向他更高一层的思考,并让他继续发问,从而到达不断致使其心智发展的目的。

那样,小孩便会带着活跃的思维,所获得的新知识、满足的答复、妈妈的关爱和美好的幻想进入梦乡,等待他的将是明天的阳光。

孩子爱提问是好现象,说明孩子具有学习意识。妈妈一定要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让你多么心烦,也不要有厌恶的言行,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们丧失进取心。确实很忙时,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很忙,等妈妈忙完了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要知道,大人们回答问题的方式、语言甚至技巧,将会对孩子今后如何学习、智力开发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反之,如果妈妈粗暴地阻止孩子的“啰嗦”,就等于他们亲手掐去了孩子智慧的萌芽,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妈妈千万不要胡乱解释或搪塞了事。应该先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寻找答案,或者参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孩子明白,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妈妈也有不懂的时候。二是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实品质。三是告诉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径有多样性,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给妈妈的小建议

很多妈妈回答孩子的问题时,没有考虑孩子们将如何从自己的回答中接受信息,她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们能够明白自己委婉而又复杂的答案,并奇怪为什么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话去做。事实上,应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呢?这里给你一些不错的建议供你参考。

(1)接纳孩子的问题

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问题,如果妈妈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如果妈妈正忙于做事,可以告诉孩子“过一会儿告诉你”;或暂时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给孩子解答。

(2)回答问题不需“包办”

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地以“帮助孩子解答问题”为荣。儿童文学作家刘小玲说,“上初中的儿子小时候非常爱问问题,那时候自己都会细致地帮儿子找答案。可现在发现他自己的自学能力明显不如班里的很多同学。我觉得这跟我一直帮他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不要包办,而是间接引导孩子到书本里寻找知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这样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了。

(3)变晦涩为生动

回答孩子的提问,要有“把晦涩变生动”的艺术。妈妈如果不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来回答问题,孩子往往听不懂。因此,妈妈应尽量运用明白易懂的语言,以拟人、比喻、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及列举生活中实例的方式加以回答。如回答“为什么我没有小**”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把女孩子特有的身体器官称作“小平平”,告诉她“小**”和“小平平”都是身体里很**的部分,不可以露出来让别人看到,也不可以偷看别人的。

(4)给孩子思考空间

面对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妈妈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回答,太复杂的答案小朋友未必明白,还不如给孩子点想象空间,允许他们做一次天马行空的回答。有时则可鼓励孩子在自己的不断操作中寻求答案。这时,家长不妨反问孩子“你觉得为什么?”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反问时要启发、引导,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还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叙述所见所闻。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