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十三章

作者 : 田科钦

5.《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英国心理学家维克多·费兰克

责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础,当孩子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物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孩子有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但是许多妈妈过多地注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展,而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却不大重视,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诸如做事不认真负责、虎头蛇尾、马虎草率、得过且过、生活中高傲自大、不懂礼貌、厌学的不良心态。

不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犯错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妈妈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允许孩子犯错,但是要让孩子在犯错后学会坦承错误,敢于承担责任。

我住的小区内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晚上多辆轿车被人用石头划伤。事发后第二天的中午,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居委会,说划车的是她的儿子。她说,她们夫妻愿意为孩子的作为承担一切后果。妈妈带着小男孩在小区每一幢楼的每一个楼道口都贴了一张致歉信,署名“深感歉意的孩子妈妈”,语气非常诚恳。此后不久,10岁男孩和他的妈妈挨家挨户,到12位被划车主的家里登门道歉。每位车主都收到了一件小礼物——男孩自己折的一只小纸船,纸船上写着:对不起。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犯错误,是他成长中必经的体验。管教孩子,不等于竭尽全力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误,不等于妈妈教养失误,更不等于孩子的成长有问题。

然而生活中,很多妈妈对于孩子犯错,很喜欢主动为孩子寻找借口,例如孩子还小,孩子还不懂事等,却不知道长期的姑息迁就,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使得孩子自己做了错事还若无其事。

小男孩的妈妈就做得非常好,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孩子必须为自己犯的错误承担后果。解决的方式也非常特别,让小男孩从内心意识到了自己犯的错误是多么的不应该啊。我相信小男孩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事实上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应该要教导和启发孩子主动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补救,在这一引导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建立起内心的约束。♀

孩子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只会令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恶化。这时妈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讨论他的错误,用理解他的心态去安慰他。然后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损失,或带来了伤害。强调人必须为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

除了让孩子在犯错后“被动”的去培养他的责任感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个“甩手不于”的孩子,是不会有健全的责任感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妈妈就得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绝不能事事自己包办代替、处处替孩子承担责任。在家中,哪些事情该妈妈做,哪些事情该孩子自己做,又有哪些事情可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妈妈应该把这些问题给孩子讲明白。对应当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妈妈应给孩子划定一个明确的范围,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调整范围。

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下妈妈还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光做好自己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孩子亦然。在家中,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在学校,孩子又是班集体的一员;有责任协助家人做一些家务事,协助老师或同学做一些班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家庭和集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

其次,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妈妈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孩子**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宜由妈妈替孩子提供逃避责任的机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最后,让孩子履行自己的诺言。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自己许下的诺言,就应该尽力去履行;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即使不情愿做,也必须认真对待,这既是对别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妈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好表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给妈妈的小建议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世界上的“堑”吃多了,有的长智了,有的却没长智。这是为什么?

妈妈有必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教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动。比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浇水等;也可以鼓励孩子对家里的一些日常生活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能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

(2)教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妈妈看到孩子犯错误,不要急于训斥,也不要替孩子解决。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补救措施,妈妈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3)让孩子知道妈妈的内心感受。很多妈妈总是希望孩子能无忧无虑地成长,尽量把一切不愉快的事都遮盖起来。可是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难题,妈妈没有必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有了困难,可以对孩子讲讲,他会自觉、主动地为妈妈分担忧愁,就算不能解决问题也能启蒙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要求孩子多关注班集体。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是社会对一个现代人最基本的要求,它不是一种品质而应该是一种习惯。妈妈有必要提醒孩子在班级生活中多为他人和集体考虑,所有需要努力付出的事情能够积极付出。

名人示范榜样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母亲格蕾丝-韦尔奇(gracewelch)被杰克·韦尔奇认为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有一次,杰克没有去参加圣坛的男童排练,而是去杰克家附近的梅克公园结冰的湖面上玩冰球。玩的过程中,杰克一不小心掉到了湖里,全身都湿透了。为了掩饰所发生的一切,杰克月兑下自己的湿衣服,将它们挂到树上,然后在下面生起一堆火烤衣服。在1月的严寒中,杰克一边打着哆嗦,一边等着衣服干透。起初,杰克认为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掩饰办法,不过这种想法在杰克一跨进家门口后便荡然无存。母亲格蕾丝只用了一秒钟就闻到杰克衣服上的烟味。逃避圣坛男童的活动对于母亲这样一个人来说真是一件大事,她平时总把耶稣受难像挂在墙上,手持念珠祈祷,还把我们教堂的老牧师詹姆斯-克罗宁神父尊为圣徒。于是她让杰克坐下,逼杰克做忏悔,然后自行实施惩罚:把自己脚上的湿鞋月兑下来,用力地打我。”

格蕾丝使我明白了纪律的重要性和要遵守做人原则,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使其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自己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承担后果。

6.《培养孩子的爱心,给孩子一个博爱的胸怀》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原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妈妈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孩子爱心的培养,关键时期在童年。如何让孩子的爱心茁壮成长呢?

妈妈是爱心传递的使者,尊老爱幼,用心去影响孩子,包括尊敬乡邻,爱护一草一木,珍惜光阴等,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妈妈为什么这样做,结合生活中孩子破坏玩具,撕毁图书等坏行为,进行教育,使爱具体化。孩子会从熟悉的人的生活和言行中汲取爱,从小让孩子懂得:尊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爱是相互的,拥有博爱的人,是高尚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人。

都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尊老爱幼,我们学校针对这个问题召开了一次妈妈会。我认为一个女孩的妈妈对教育不懂尊老爱幼的孩子很有一套,值得每一个妈妈学习。

孩子叫荣荣,是个10岁的女孩。小时候跟爷爷女乃女乃在一起生活,她发现孩子不懂的尊重老人。

饭桌上,不管有多少人吃饭,荣荣都会把自己最爱吃的菜拖到自己面前,而且旁若无人地用筷子乱搅乱翻;吃水果或别的东西时,往往自己先挑最大最好吃的;看电视时从不顾别人,只乱找自己喜欢看的频道;当爷爷女乃女乃违背了他的意愿时她会对着老人大喊大叫,甚至出言不逊。有一回因为爷爷没有听她发号施令,她就把爷爷正在看的书扔到了院子里。因为爷爷收音机开得声音大,她嫌吵,硬是把收音机关了。荣荣在家里俨然以小公主自居,刁蛮任性,完全是目无尊长,唯她独尊。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呢?他们颇费心思。后来她和老公决定给孩子做出榜样,既重言传又重身教,双管齐下,让孩子学会尊重老人。

她公公曾患过糖尿病,手脚易发冷发麻,一年四季天天晚上要用热水熏洗脚。于是只要晚上她在家,她便给公公端洗脚水,端时她会叫孩子与她一起抬,并让孩子给公公拿擦脚布,同时不忘表扬她“真孝顺老人”,听到表扬,孩子也很乐意干,有时还用小手给公公搓脚。爷爷喜欢一边洗脚一边看新闻联播,以前孩子常不顾大人的反对,调换频道看碟子,后来,当她要随意转换频道或看碟子时,她总是及时制止孩子,告诉她爷爷是党员,关心国家大事,喜欢看新闻,应该先让爷爷看,爷爷看完新闻再看碟子也不迟。

每回买回水果或别的好吃的,孩子总是急着吵着要吃,她就告诉她要先让老人尝尝,并挑选最好的让她递给老人,老人便夸赞孩子懂事,孩子也就高兴了。后来吃东西先让老人也就成了习惯。

家里有客人吃饭时,不管人多少,他们都给老人安排座位,跟客人一块吃喝。老人特别爱清洁,衣物洗得很勤,只要有时间,她便帮他洗,老人每天早上都吃三个鸡蛋,她我在家时就早起给老人打好端到床前。

在家里,他们引领孩子要尊重老人,在其它地方我们也时刻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在公交车上,他们会主动给老人孩子让座;在超市乘电梯时他们会让别人先上。他们经常告诉孩子:你敬人一尺,人家会敬你一仗,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选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了别人也就是尊重了你自己。

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朝朝暮暮的耳濡目染中,孩子变化很大,例如:她会给老人捶背梳头,帮老人收拾床铺,给老人讲学校里的事,回到家先喊爷爷女乃女乃。

孩子心理分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有的妈妈只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尊老爱幼,而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只要妈妈细心引导,孩子会懂得尊老爱幼的,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做的不好,那就是妈妈的引导不到位。

正如荣荣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样,说教不如身教,妈妈对荣荣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如果自己本身都没有做到的话,孩子是很难做到的。要想让孩子变得有爱心,比如尊老爱幼、礼让他人,作为妈妈首先要做到这些,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慢慢熏陶,逐渐做到这些。

孩子是一棵幼苗,怎样扶植怎样生长。如果不及时地修枝整杈,那些枝杈就会疯长疯蹿,难以成为栋梁之材。因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是不能疏忽的,否则,小毛病不改可能会铸成大错,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来说任何空洞乏味的说教几乎就是掠过水面的一阵风,不留痕迹。而孩子是善于模仿的,与妈妈朝夕相处,妈妈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妈妈必须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率先垂范,当好孩子的老师。

给妈妈的小建议

巧设意境,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教育。妈妈要**的发现者和讲解员,及时进行爱的传递,让爱从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长。如看到母鸡保护小鸡时,可介绍母爱的伟大、无私和奋不顾身;雪后的草地上,我似乎听到小草在呼喊:“哎哟,雪压的我喘不过气,谁来帮帮我?”孩子会主动开始铲雪;讲故事、阅读书籍也是培养爱心的方式之一。

儿子小的时候,我就下意识的培养他的爱心。当看到小朋友摔倒时,我就启发儿子:“你看那个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时候是不是很痛啊?小朋友一定也很痛,我们快去把他扶起来吧。”“看,小朋友哭得好伤心啊,儿子快拿出你的小手绢帮小朋友擦干眼泪吧。”就这样,儿子的爱心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