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六章

作者 : 田科钦

第二章

《是妈妈,也是老师——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中国的妈妈们往往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到各种教育机构,将他们交给连自己都不甚了解的老师。♀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许多母亲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她们时常幻想着,只要能将孩子交到“名师”的手上,孩子的前途就有了极大的保障。事实却并非像妈妈们想的那么简单。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母亲永远都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无可替代的老师。一个好的母亲,会用她自身的行动、智慧,正确的教育方式,将孩子带入求知的世界,而不是用非打即骂,甚至是更为极端的方式,斥责他们愚笨、懒惰,甚至不求上进。

1.《好奇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好奇心强烈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跃跃欲试地要去看、听、嗅、尝、模,有时还会做出惊人之举。孩子常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让他们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可不能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孩子的学习动力原型就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了好奇心,才会去不断的尝试学习、探索新知、敢于创新,尝试认识这个世界。这个“尝试”,就是孩子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儿子两岁的时候,突然变得特别调皮,在家里看见什么东西都会跑去模一模,动一动,就连平时带他上街,也是不愿意让我们抱着,而是自己在人行道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还一直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街边的花花草草,还有马路上奔跑的各种车辆,行走的行人。

有段时间,儿子对街上奔跑的小轿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着几天都吵着要上街去看“呜呜”。儿子还没有学会太多词汇,他把汽车和飞机都叫作“呜呜”。

不过,虽然儿子对“呜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和他爸爸平时工作却都很忙,只能周末带他出去。不凑巧的是,那段时间里,连续几个周末他爸爸都要加班,而我自己也有一大堆的家务事要做,实在是没办法一整天都带儿子在外面玩。

但小孩却不能理会大人的苦衷,连续好几天,他都吵着要出去看汽车,我被他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要带他去书店买了本画满汽车的图册,希望可以让儿子望梅止渴,暂时缓解下我的压力。

没想到,这招却起了奇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儿子的吵闹声少了许多。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会安安静静地爬在那里翻着图册,还好奇地瞪着大眼睛,一边指着图册中的黑色帕萨特车型,一边口齿不清地对我说:“呜呜,李叔叔……”

这真是太让人惊喜了,黑色的帕萨特,正是我们楼下老李开的车。♀没想到,只看了几次,儿子就能将它的颜色和样子记下来,还能从图册中找出一模一样的车型。

让我更没想到的是,以后每一次带儿子去书店,只要看见画有汽车的书,儿子都会要我将它们拿给他看。一边看还一边用生涩的语调说:“呜呜,红色……呜呜,蓝色。”我趁机告诉他,那个不叫“呜呜”,叫汽车。顺带着,我又用汽车为例子,教他认识了不少的颜色。

但儿子却并不满足于只看书上的图片,他经常点着书上那些认识不多的拼音,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遇见不认识的拼音,他就一直拉着我的衣服,点着书上的拼音,嘴里哼哼唧唧,小声说道:“妈妈,不认识。”每当此时,我就耐心地告诉他这个字的读音,写法,还让他将这个字自己临摹下来。

几个月下来,儿子居然认识了不少拼音和生字,这真是令人欣慰。想想班上的好多妈妈在这个阶段都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识字卡片也是一堆堆地往家里买,但她们的孩子就是不肯学习,不爱看书。看来,比起一味的强制灌输,好奇心更能引发孩子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更能促使孩子自觉的读书,识字。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范围狭窄,知识经验有限,因而世间万事万物对他们都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他们都会感到那么的奇特和不可思议。随之而来呈现得某些言行举止,往往会带着童稚,甚至有几分可爱的“傻气”。

从心理学观点看,好奇心是孩子们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是非常宝贵的,它是推动孩子获取新知识的主要动力。

好奇心、求知欲和善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引擎。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好奇是小孩子得到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是探索科学知识的动力,是启迪孩子智慧的火花。孩子好奇,他们必然对不懂的新事物产生怀疑,进而发问或从实践中去探索。?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想像力比一个人的知识多少都要重要。从这点来说,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非常关键的。?

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多,可见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可惜的是很多都被我们的妈妈给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把自然界的事物,都看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对自然界没有任何疑问,那是因为妈妈从小就不耐烦地告诉他们“本来就那样”,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发现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是那么狭窄,目光是那么短小,所有问题的答案对他而言只有一个标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兴趣和好奇心是密不可分的。对孩子而言,兴趣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烈而广泛的好奇心。它使孩子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紧紧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这对于他们获得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给妈妈的小建议

当孩子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成长阶段时,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好学心呢?

(1)对孩子的发问,不能嫌麻烦而敷衍搪塞,打发了事。

如今的孩子接触面广,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接受新鲜事物快,好奇心强,喜欢**思索,敢于发问,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应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如:“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2)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作为妈妈,在与孩子接触时,不要认为孩子有点“傻呼呼”的,更不要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了。”其实,孩子们的提问,正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而好奇心促使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不当,孩子们求知**的火花就会因此而灭。我们要尊重孩子们在知识、能力、判断方面的自尊心,学会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让孩子有一个**思考的空间。

(3)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平等交流。

孩子们一般都尊敬妈妈。作为妈妈,我们应学会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与孩子讨论任何问题,都不要过早过快地下断言,以免挫伤孩子的好奇心。

正确的做法应当说:“这个问题,你应该很清楚,请你继续讲下去。”或者说:“这件事我还没想过,很想听听你的看法。”这会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好奇心得到呵护,他们会尽力去思索,探讨,思考问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能得以培养。

(4)赞扬孩子的长处,千方百计引导其良好的爱好。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即使是调皮的孩子或成绩差的孩子,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妈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抓住这点因势利导,多表扬、鼓励,经常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爱好,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