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荒戮天 第三章 秘 闻

作者 : 第十只猫

见少年人从家出来,村民的胆子就大了些,陆陆续续走出门外,向村中年令最大的张老爷子的院子里走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老爷子从祖辈就居于此地,而且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对黄河奔流浑浊的河水带出的无穷历史掌故都装在肚子里,所以遇到大事小情,村民们都去找老爷子拿个主意。咋晚闹出这么大动静就更得过去了。

张老爷子正拿着一尺多长的旱烟袋在树下吧嗒吧嗒的抽烟,众人来到之后,各自找个地或蹲或站的围成一个圈,向张老爷子详细讲解了咋晚发生的事,连扒开窗户纸胆战心惊向外偷看了几眼的细节都没放过。那认真劲就像是在向领导汇报工作。

村东头人称王大胆的一个壮年汉子粗声粗气的说道:“老爷子,咋晚我透过窗缝,亲眼见到从水下冲出比水井还粗的光柱子,那光贼亮贼亮,一阵仙音缭绕,直冲天际,将半边天都映红了,上面影影约约好像有一轴画卷,画中有一龙一鼎,发出刺眼的光芒瞬间笼罩一切,天上那巨大的眼球被拖入了光芒漩涡中,在天劫般的能量宣泄爆炸中,彻底毁了…”

“我也看见了,那古卷光芒一闪,落下的方向好像就在鹰愁涧深渊下面!”又有好几个人附声道。

“我怎么觉得水下有东西,是不是有什么宝物在下面?或许有神仙居住也不一定!可能是龙王爷吧?”前院的一个长的精廋,赤脚而立,裤角挽的挺高,名叫狗子的汉子瞪大一双像猎狗般的眼晴问道。

“张爷爷,这种事以前有发生过吗?”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胜唏嘘的问道。在他眼里这种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因为这件事太让人震撼了!苍穹无比浩瀚,有无数的奥秘等待人类去开发,可在龙槽村发生的事却是过于匪夷所思,让人不可思议。

张老爷子将手中的烟袋锅子朝鞋底上敲咔了几下,朝四处看了看,过了好久才说道:“这古老的黄河发生过太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更有无数秘密隐藏在河底的泥沙之中。♀我年青时就曾遇上过一次…”

据张老爷子回忆,那一年,黄河改道泛滥。传闻,当时空中出现一幅巨大的上古轴卷,展开后铺天盖地,从下面观望,画卷中间有巨龙盘旋、还有一只青铜巨鼎显现,据说,如果当时没有轴卷图展开横在空中,挡住助虐的雷电风暴、青铜鼎镇住黄河,巨龙吸水守护,很可能大半个国家都将被黄河淹掉,那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大水消退,一龙一鼎进入轴卷中,消失于茫茫天地之间。甚至有人看见这轴卷最后就落在这一段河水中!”好在这种神密事件犹如神龙见尾不见首,谁也不敢确定究竟发生什么。不过后来有庙里修道之人根据所描述的异状考证,说这轴卷很像是神话传说中出现的《山河社稷图》。据传,历史上此宝为国之重器,护国护民。”说到“修道”二字,老爷子的声音明显的压低了。

站在张老爷子左边那个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早上村里第一个出门的就是他。在开门出去转了一圈后,又折了回来。

少年人此时听的入神,刨根问底的问道:”传说中山河社稷图为上古大神女娲所有,乃先天功德至宝。相传,青铜鼎最早为黄帝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成,有九爪神龙来迎黄帝升天。只是这三样东西现今怎么能聚集在一起?难道上古年间还有什么重大变故,在神话传说中没有流传下来?”显然这少年人对传说中的典故很熟悉。

张老爷子脸色茫然的回答道:”这我就无从得知了!这需要有大学问的人才能答的上来!”

傍边站着的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老林,抬起手扶了扶老花镜,左手模了模这少年的头,看了看张老爷子,微笑着说道:“张老爷子,你这孙子张旭,小小年纪,通今论古,实是难得,将来必有出息。♀看来你这当爷爷的把肚子里的东西都教给他了!”

张老爷子用他那一张写满了故事的脸,疼爱的看了一眼孙子张旭,说道:“这些东西本属于黄河中的秘密,今日沉下,明日升起,都不为世人所知。太过追究,只会惹祸上身。张旭,你可不许仗着水性好,偷偷下水去探秘!这水下太过危险!”

“知道了,爷爷!可你得答应我再给我讲讲这黄河秘闻。”张旭仰头说道。

“你问你的教书先生吧,爷爷老了,记性也差了,倒是你这先生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也听了不少隐密之事,你说是吧?”张老爷子咳嗽了几声,看着林先生开口问道。

林先生原为城里人,后来不知因何变故不在城里待了,偏偏移居到这荒野渡口村庄教书讨生活。林先生对阴阳风水也有些研究,平日神神秘秘,给人的感觉高深莫测,很少与人接近,独与张老爷子谈的来,俩人一打开话匣子,一唠就是一天。而且所唠话题大都是围绕黄河隐秘展开,因为林先生对此特感兴趣,特别是对鹰愁涧下面。

林先生见老爷子开口,逐说道:“好,我就再给你讲点,只是千万不能当真效仿,也不可去探宝,那可是能要命的事!”

“要说这黄河,那可是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二千多年中,下游决口就数千次,大改河道二十余次,有着数不清的古遗址、遗物被深深的埋藏在河床厚厚的淤泥里。”

“据查神农氏、炎帝、黄帝陵都在黄河流域。许多遗址的历史超过万年,特别是青铜器时期的文物这里多有出土,其中以三足鼎和双耳壶最具代表性。许多文物上刻有苻文,至今无法破译。”

老林不愧为是教书的,说起话来引经据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工在清理黄河古道时曾挖出一个青铜巨鼎,鼎体表面布满裂痕,遍结绿锈,只是鼎口不知被用什么东西封死了,坚硬如铁,任众人怎样敲打强撬也打不开。细听里面却传出龙吟虎啸般的声音。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间阴云密布,暴雨如注,随着一声贯彻天地的电闪雷鸣,巨鼎竟不翼而飞,至今下落不明,成为考古界的一大悬案。现在看来,此鼎是否就是咋夜现身的青铜巨鼎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有关联,也许没有关系。”

“据老人们讲,三十年代在黄河底曾有人见过万米长的骨龙,有数十米粗。骨架在河底将淤泥都垄了起来,蜒伸起伏似山岭一般。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神龙遗骸。”

“前二年,在黄河下游出土了两件青铜器,距今有二千四百年。一件为铜锺,一件为铜鼎。当我赶过去时,只见河工小心翼翼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隐约见器底,疑为当时的酒。随后掀开铜鼎,更为惊奇,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上面漂浮有中草药。汤色浑浊,汤表漂浮铜鼎月兑落的绿斑锈。鼎内骨头由于绿锈浸渍,部分已变为绿色,骨头物种目前尚无定论,疑似传说中的凤凰骨头。据推断,可能是上古修仙之士练药的药鼎。由于封闭较好,才能保存到至今,也是一个奇迹。”

“更为奇特的是,是那铜锺,从挖掘出来后就不敲自鸣,就像我们村头挂的破鼎一样,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的铭文和铜刻壁画。当天夜里,铜锺被天上星光一照,像一道流光一样消失不见了。第二天竟从出土铜锺的大坑里爬出一只有火车大小的凶鳄,身上鳞片宛如精钢打铸,寒光闪闪。风平lang静的黄河突然白lang滔天,凶鳄也不见了。许多人死于那场变故中。”

“后来众人合计,那个大铜锺在河底封印了不知几千年了,明显是在此地镇压凶鳄的,一经移动,便失去了效能,不飞走才怪呢!只是那凶鳄不吃不喝在地下怎能生存几千年,却是大伙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

张旭听的好奇心大起,突然间一个念头闯入脑海,暗自道:“昨晚天上出现的巨眼与古卷、?、鼎等物不会也与这般一样,在深渊下面封印着什么吧?”

想到此,连忙问道:“在咱这黄河鹰愁涧下面的深渊中还有什么异闻吗?”

林先生神色凝重的说道:“这段黄河更加古怪,问题主要出现在地形上。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愁涧的深渊之中,溅起lang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林先生喘了口气,接着说道:“只是河水流入深潭还好好的,等在形成的落差注入更深的暗河时,就变成了血河,这血水也不知顺着暗河流经到了那里。以至?愁涧一带出露的基岩是紫红色、紫灰色和灰绿色,那紫红色就是亿万年被血水浸泡而渗透的结果。”

张旭面色紧张的问道:“不会下面有什么古怪吧?”

老林仿佛在思考什么,叹息了一声说道:“告诉你也罢。那一年,有人在无底的深渊中发现了多条水桶粗的精钢铁索,纵横交错将一段河床隔开,深深打入河床之中,顺血河直入潭底的暗槽之中,深不可测。据考究,这些铁索决非近代产物,靠人工穿透河床打入山体之中根本不可想象,没个百把十年功夫也完不成。好像是古人所为,也许下面拴着什么东西,也可能是要封印这个深渊。说实话,谁也不敢下去探个仔细。”

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睛空万里,这一刻已是乌云盖顶。一道闪电裂长空,紧接着就传来了轰隆的雷声,瓢泼大雨瞬息而至,一时间所有院子里的人都被淋的像落汤鸡一样。

“大家散了吧!明日买几公鸡再备点祭品到渡口去祭拜一下,省得心下不安!记住,千万别去找寻这些古物,这些东西太过诡异玄神!”站了张老爷子抬起阅尽沧桑却空洞无神的双眼,佝偻着的脊背和一起一伏的胸膛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雨越下越大,雨水顺着众人的头顶像水帘一样哗哗往下流,片刻时间院子人就走空了。

少年人就是样,你越不让他知道的事,他就越想了解,你越不让接近的事物他偏偏非要去触碰,当村里所有的少年人听了这些秘闻后,就聚在一起嘀嘀咕咕,行为反常,这让大人们费了不少脑筋,严禁孩子们靠近鹰愁涧这个地方。

(未完待续)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莽荒戮天最新章节 | 莽荒戮天全文阅读 | 莽荒戮天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