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53章 扩大经营规模

作者 : 无风地

()过了中秋,天气转凉了,江茂华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好日子。(凤舞文学网)龙家顺应了龙秋香的心意,同意龙秋香出嫁。只是家道贫寒,江家没有像样迎娶新娘的新房。

江鹏飞便提议将新房设在江川的租屋内,这里的条件比江茂华在江家村的老家好多了。江茂华当然是巴不得了,况且江茂华父母江朝奉和柳红妹也在那里。

经过一番商量和准备,江茂华与龙秋香的新房最终被确定设在江川的租屋内。大家将租屋收拾了一番,尤其是江朝奉和柳红妹干得更起劲,将“新房”收拾得喜气洋洋、舒适整洁。

迎娶这天,江鹏飞以公司的名义为江茂华租了一条大木船,也是焦长生旗下的一条航船。吃过早饭,江茂华便领着由焦长生邀集组合的迎亲队伍直奔龙江,然后在江家村下了船,让哥哥江茂才整治了两桌酒席招待江家村的亲友以及在船上留守的船工们,自己则领着迎亲队伍抄小路赶到龙家村。龙家早已是喜气洋洋,龙裕淳按照嫁女儿的规格为龙秋香治办酒席,只是规模小一些,酒席没有龙仪清出嫁时的那么多桌数,因为龙秋香的亲戚并不多,但也还是显示了非常地气派大方,龙家人的这份情分对于龙秋香来说,可谓是恩重如山了。

散席后,龙裕淳又派车队送龙秋香与迎亲队伍去江家村。龙秋香挥泪辞别了龙仪清,拜谢了龙裕淳和康美蓉,又跟江鹏飞、龙志清、柳妈和鲁妈等人告了别,这才在江穆英的伴随下走出龙家大院。顷刻,唢呐声、爆竹声响成一片,江茂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地将龙秋香从妹妹手里接过,搀扶着将龙秋香送进了那辆锦篷马车,接着,迎亲队伍便启动,随着车队缓缓离开了龙家村。等出了龙家村,迎亲车队这才加快了速度直奔江家村。

到了江家村,江茂华领着新娘龙秋香到自家老屋里的祖宗牌位前拜祭了一下江家祖宗,然后拜谢了一下江茂华的哥嫂,江茂华这才领着龙秋香跟随迎亲队伍上了迎亲的航船,龙秋香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嫁到了江家,嫁给了江茂华。

到了江川,江朝奉和柳红妹也早已准备好了两桌酒席等待着迎亲队伍,等待着儿子带领儿媳妇的到来,一场婚礼就这样简洁、庄重和喜庆地圆满完成了。

婚后的江茂华和龙秋香恩爱幸福到何种程度那是不言而喻、可想而知的了。

等江茂华和龙秋香结婚后,江鹏飞便开始实施公司既定的扩大经营规模的方案。按照公司的构想,为了提高采购与销售等经营效率,公司拟在河州、海州、泰州和海川四个地方分别设立一个货物集散点。经过一番考察和磋商,江鹏飞在河州动员选定了棉花经销商苏晗瑜为公司在河州的货物集散点的代理人,在海州则动员选定了油、漆经销商辛水成为公司在海州的代理人。同样,在泰州,江鹏飞也动员选定了一位经销棉花的商贩作为公司在泰州的代理人,除了棉花,泰州地界还盛产红枣与苹果以及阿胶这种名贵补品,江鹏飞便将耐贮存的红枣也作为泰州集散点的收购品种。这三个地方的集散点均以公司的名义设立一个商铺,租金由公司支付,由代理人去自主经营,营业收入归代理人所有,公司只是以批发价从代理人那里进货,再以批发价将公司自己运来的商品销售给代理人,由代理人去月兑手与零售,这一进一出尽量做到营业额相当,达到资金平衡,双方只是从各自的销售差价中获取利益,达到双赢。

而对于海川,由于距离江川较近,且工业发达,工业产品较丰富,有良好的港口与码头,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适宜大量采购货物,这是公司扩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货物支撑,江鹏飞准备让江茂华带着龙秋香在这里驻守,以方便集中时间进行采购。因为海川只是一个采购点,因此便无须在市区租用商铺,只要在码头附近租一套类似江川租屋的仓库便可以了,并且江茂华和龙秋香也不必长期在这里驻守,只须在采购的时候再来到海川就是。这主要是因为海川的位置正好处在江川到海州与江川到泰州这两条航线的中途。因此,当江鹏飞一行人要去海州或泰州的时候,江茂华和龙秋香便可随着江鹏飞他们一起走,在经过海川时,然后再让江茂华和龙秋香下船,而江鹏飞他们则驾驶着小轮船继续前行,有时为了考察市场或者是跟供货商签订协议与商定价格,江鹏飞等人也会在海川下船,逗留一下,办完事再返回到船上继续前行。等到江鹏飞等人从海州或者泰州采购好货物回来时,到了海川便停留一下,江茂华和龙秋香便带着货物上船,江茂华和龙秋香就是趁着江鹏飞他们去海州或泰来回的这段空隙将货物采购齐全,然后随同江鹏飞等人一起回到江川。当然,为了熟悉市场,江茂华和龙秋香有时候也需要在海川逗留一段时间,总之,江茂华和龙秋香驻守海川的这个差事比较自由,行动不会受到约束,但在海川停留的时间应该更多。这江茂华和龙秋香就等于是“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一对采购员。这种差事对于江茂华和龙秋香二人来说,别提多美了!从而也体现了江鹏飞对江茂华和龙秋香二人的高度信任和器重,这也等于是放手让江茂华去独当一面了。

江茂华和龙秋香被安排去负责海川的驻点之后,江茂华之前在公司负责管钱的这一差事便让江朝奉顶了下来,同时让孙思儒在一旁协助。江鹏飞觉得江朝奉年纪大,做事更沉着稳重,毕竟管钱这一差事需要耐心和小心,还不要存在任何私心,这些素质江朝奉均具备,所以,江鹏飞才会选择他。

海川的事安排好之后,剩下的便是江川本部了。江川是“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实际经营点,也是“江川特产贸易公司”最终的经营目的地,至于河州、海州、泰州和海川只是货物的采购点而已,因此,江川的经营至关重要。

自古以来,由于江川的特殊地理位置,且水系发达,使得江川成为了一个水陆交通的枢纽,造成了商贾云集的场面,不仅商业发达,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越积越多,又造成了人口稠密的局面,由此,资源便相对匮乏了,因此,江川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大市场,在这里推销货物,那是再理想不过了。江鹏飞想怎样扩大经营规模都行,只要你的资金和货源有保障就可以。

因此,江鹏飞等人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扩大商铺经营面积和规模,并迅速重新租用了一个大卖场,重新开当,然后将“江川特产贸易公司”原先让江鹏翔经营的那间商铺转手给了别人。新开当的商铺没过几天便火爆了起来。这样,江鹏翔便忙不过来了,还另外聘请了几个营业员,繁忙的时候,连在江川的江雅灵和盛桂英都派上了用场,帮着搭把手。于是,江鹏飞便将江鹏翔原先负责公司账目的差事让龙志清去试着接手,江鹏飞亲自在一旁协助,江鹏翔便腾出手来专一去管理商铺。这龙志清接手了这一差事,平日干活的劲头便更足了。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生意一做大,名声在外,麻烦事便也跟着来了。

这天,商铺里的生意正在火红地进行着,就见一伙不三不四的不速之客晃悠悠地逛了进来。正好江鹏翔就在现场,一看这架势便知道来者不善,肯定是一伙来搅场子的地痞**。以前,江鹏翔在那个小商铺里也经常遇到这种事,主要是一些地头蛇来收“保护费”,江鹏翔为了不找麻烦,便会按照一些江湖上的惯例花点钱打发他们走人。但今天似乎不一样,看这伙人的来头似乎更凶恶,气焰更嚣张,队伍也更壮观,看来是要找大麻烦。

果然,为头的敲了敲柜台,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嗬!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怎么赚了钱就独自享受呢?把大爷们晾在一边喝西北风!”

江鹏翔赶紧满脸堆欢地上前招呼着,说不过是混碗饭而已,有什么招待不周的请海涵,万事好商量,然后请这伙人到后堂喝茶。为头的见江鹏翔还客气,迎奉到了位,便也转变了一点态度,说江鹏翔很识相,懂规矩,接着便率领那帮弟兄鱼贯而入地跟随江鹏翔到了后堂。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先礼后兵”,这江湖上的地痞**也不例外,甚至更讲究这套,称之为“江湖规矩”。江鹏翔也深谙这些,知道不能硬碰硬,得来软的。

在后堂,来人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地说,“大爷们近来手头紧,要借点钱花。”又说,“以后有什么麻烦事尽管找我们,大爷们立马帮你们摆平。”这也是收保护费的性质了,随后便向江鹏翔开了一个价。江鹏翔便说生意刚开张,没有那么大的利润,是不是少一点。接着来人便降了一点,说不能再少了。江鹏翔看这架势是不能再违拗他们了,否则便有砸场子的危险,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敷衍下来再说,便说他暂时做不了主,得请示一下老板们再说。来人给了江鹏翔两天的期限,江鹏翔又及时地付了点小费,那伙人这才扬长而去。

由于江鹏飞当时并不在江川,江鹏翔便火速赶到孙家,将这事告诉了孙夫人,让孙夫人去通知孙佛鼎。孙佛鼎闻讯后,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事。于是,孙佛鼎立即动用了一点关系,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人帮忙,让这个人出面去跟警察局斡旋,请警察局的人帮忙摆平这事。

两天后,江鹏翔按照孙佛鼎的要求将谈好的“保护费”如数地给了那伙人。

不久,那伙人便因斗殴而被另一伙人给灭掉了。正当那另一伙人也要来“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商铺里收“保护费”时,却发现警察局已及时地出动了警察在“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商铺附近加强了巡逻,以维护秩序,还让辖区的警长亲自在商铺门口坐镇了两天。警察局这样做的理由是“江川特产贸易公司”是纳税大户,对政府对社会有特大贡献,应以重点保护,如此,警察局的举动便并非是师出无名了,完全是正义之举。只这一下,所有的地痞**便从商铺门前销声匿迹了,跟着,人们便知道这家商铺大有来头,惹事的不敢出声,购物的尽可放心。所以说,在那个年代,想要顺利地干点事,做点正经营生是多么地不容易!

于是,“江川特产贸易公司”也来了个顺水人情,及时地组织了一批外地采购来的上好的土特产作为慰问品送到了警察局,向警察们表示了慰问和感谢。这样便加深了一下“江川特产贸易公司”与警察局的感情。见此情形,警察局便也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地将巡逻点常设在了“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商铺附近,为“江川特产贸易公司”的商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营业氛围。这样,警察局一来可以向上面有个交待,二来还可以从“江川特产贸易公司”那里得到一些好处,达到了互惠双赢。而对于“江川特产贸易公司”来说,有警察局作保护总比被地痞**“保护”要强得多,前提是得有像“孙佛鼎”这样的人物罩着。

如此,孙佛鼎的作用便举足轻重、至关重要了。这一点,江鹏飞当然清楚,否则,他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干,去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

规模扩大后,生意便跟着大了起来,事儿便也多了起来,这样,江鹏飞回龙江的时间便越来越少。龙仪清便坐不住了,便要求跟随江鹏飞一起去江川。江鹏飞考虑了一下,觉得不妥,虽然龙仪清的到来对江鹏飞来说是件大好事,但风险更大,容易留下后患。于是,江鹏飞便跟龙仪清解释,又跟龙裕淳商量,觉得还是暂时维持现状,等江鹏飞在江川完全站住脚了再说。况且,龙仪清一走,柳妈和那两个孩子也得跟着走,家里一下子便又空了,这也是龙裕淳不想看到的。因此,龙裕淳更不赞成龙仪清离开龙江。不过,江鹏飞答应龙仪清以后会尽力多抽一些时间回龙江陪她,龙仪清这才转忧为喜,安静了下来。

商铺迁移了之后,离码头这边的租屋便又远了一些,大家便感觉有点不顺,于是便又在商铺后面新扩建了一个仓库,这样,租屋便被作为了临时的贮货处,主要还是用来作为公司员工的落脚点。虽然江鹏飞还不想将家安在江川,但江鹏飞还是在寻找机会,希望在公司与商铺附近买块地,建造一栋房子以作为自己以及公司与公司员工的栖身之所。事实上,这也是大家的一个构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