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光食色 第七十四章 昔日的朋友今日的敌

作者 : 火云

()田少被死拖硬拽拉上军车扬长而去。看着离去的军车,赵局长拨通了田刚的电话。

“田书记,向您反应个事…”

电话中传来田刚的震怒:“什么?谁这么大胆,敢把我儿子带走。政·治部的了不起,不就一个小小的中尉吗?他们的车牌你记下吗?我这就找他们领导。”

随即田书记拨通了住沪司令部的电话,没想到一向合作的军方,此刻竟然变得言辞闪烁、冷淡无比,一句简单的不知道,把他拒之门外。

田刚又气愤的拨通了一把手朱市长的电话…

田少随着军车进入驻军营地后,被带入一间审讯室,手铐一拷没人问事了!

这时,余杭的电话响了,吴卫国关切的道:“怎么样了!”

余杭将后续情况又说了一遍,吴卫国点点头,随即告诉余杭:“我已经给政·治部反应了情况,里面有我的战友,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这批人的猫腻,只要能找出一些东西,就什么都不怕了!不然私自动用军力可是大事情。这些天你和晓娜要小心,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行踪,更不要把士启牵扯进去,不然对他的仕途有影响。”

“嗯!我和晓娜会小心的。”

随后,余杭又给明叔打了个电话:“明叔,我在沪市遇到些麻烦…”

明叔听后不但没有责骂余杭,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余杭以为对方被自己气疯了,随后听到:“好啊!能在那种地方看场子的不用说也是青天会。”

“明叔,青天会是什么组织?你和他们有过节?怎么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哈哈!我给你讲讲历史:咱们现在的洪合帮就是以前的洪·帮,也叫天地·会。而青天会就是以前的青-帮。以前两帮天下一家亲,但是近些年来对方越来越不安分,总是想越界。老头子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这次也许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敲打对方一下。”

余杭一听,脑袋都快炸开了!心头顿时浮现出关于两帮的介绍:

人们常说青·洪帮,以为是一个帮派,其实是青-帮与洪·帮两大会门组织的简称。因这两帮之间确有同源关系、互相渗透关系,所以社会上常常合称青-洪帮。

洪·帮最早由“天地-会”、“哥-老会”等演化而成。关于洪帮的祖师,历来有四种说法。一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谓洪·帮,就是以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为记而起的名。二是洪英。洪英,又名洪盛英,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进士,为人慷慨好义,精明干练,在任直隶大同参赞军机时,有不少豪杰之士慕名而来,投奔其门下。三说是郑成功。1661年郑成功收复海峡,为了增强义军团结创立的。为了发展反清组织,郑成功派遣蔡德忠等5人化装潜入福市九莲山少林寺为僧,在洪-门中被尊称为“前五祖”,这就是第四种说法,世传洪-门的祖师是和尚。

翰林学士陈近南因反对清帝焚烧少林寺而辞官,在四-川组织“汉·留”,后又回到湖·北故乡研究道教,与途中结识的蔡德忠等人在红花亭同盟结义,由陈近南主香,推举朱洪竹为盟主,并以“洪”字为结盟之姓,把“洪”字拆为“三八二十一”作为会中暗号。这次集会称为“洪家大会”。

洪·门组织严密,内部规则甚多,称为家法。违背家法的处罚办法从处以极刑到三刀六洞、40红棍等等。

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已形成了全国性的帮-会,各种支流很多,但都以“洪·门”为正宗,统一于五字真言的口号下:“明大复兴一”(倒过来念即为“一心复大明”)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清力量。

革·命先躯孙中·山1893年在米国檀香山参加过洪·门组织,并利用洪-门组织,广泛联络江湖志士,进行推翻帝制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之后,洪.门被反动势力操纵和利用,日趋没落。

青-派建于洪帮之后,却后来居上,发展成旧社会最大的帮会组织。青·帮也叫“家理”,有一句话:“有理(指家理的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即是说,青·帮是社会上、江湖中以及各阶层和各行业中的通行证。

青-派的创建者是清朝雍正初年的翁岩、钱坚和潘清等3人,他们都是江浙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利用整顿漕运的机会,联络了旧有粮帮和天地会,统一了粮帮组织,并被推为首领。他们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组织迅速扩大。

洪.门成员之间是兄弟相称,而青-帮成员之间则是师徒关系,有一套论资排辈制度,以便层层控制,秘密活动。青-帮的帮规比洪.帮更加完备,也更复杂。帮规及其祖爷,家理的底细,都写在入帮的小册子中,称为“海底”。

清朝灭亡后,青·帮迅速超过洪·帮,成为遍布全国各地江湖码头的黑涩会组织,势力很大。解放前的大沪市,无论是权倾一时的市长还是有靠山的局长厅长等人,上任之前一定要先拜老头子。你胆敢不拜,用不了多久,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几个月,就会被赶出沪市。那些达官贵人,军阀显要,见了黄金·荣都要矮三分。蒋-介·石再有势力,到了后还必须拜黄金·荣为师,当了委员.长还照例去给黄金-荣拜寿,足见青·帮势力之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吾光食色最新章节 | 吾光食色全文阅读 | 吾光食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