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新经 第二百二十二章 挑战②

作者 : 苏灵

养病的日子总是难挨,但是现在看来,却很安逸。请记住本站的网址:n。难得的安逸。

这些日子以来,秦阮茵大概套了些话,弄清楚了现在的境况。这是大宗朝,天宗三年春。哥哥秦风振五岁,是父皇继位前在潜邸出生的唯一孩子,自己三岁,在宫里出生。母亲是皇后,但是身体不好,常年卧病。父皇目前没有其他妃子,一是因为夫妻俩感情好,在潜邸时,没有纳妾,二来,自继位后,忙于朝政无心后宫,也就没有机会纳妃。

这到是个好消息。至少自己的儿童时期会比较开心吧。此时的小阮茵还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一晃眼,就到了六月间,身体基本复原的小阮茵再也闲不住了,每天去正宫请安,与母后聊聊天,其实也没什么好聊的,都是皇后吩咐叮嘱,柳嬷嬷答应,小阮茵只顾着装傻卖乖哄皇后开心一笑。因为皇后病着,吃食上颇有讲究,所以小阮茵一直是回自己的小院吃饭。午后小憩,醒来后,日子就难挨了。小阮茵,其实这个三岁身体里的真正的秦阮茵,已经是个二十八的成年人了,便开始思索起来。这个大宗朝并未存在自己所知道的历史里,也就是说,这是个架空的历史,既然是架空的历史,那么,自己无论做什么,应该都不会改变时空的正常交替吧?自己既然是公主,应该也是可以做点什么的吧?

做此思量的时候,秦阮茵并不知道,她的举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嬷嬷,咱们去书房玩吧。”天真的对着柳嬷嬷撒娇。这几个月的相处,大概了解了柳嬷嬷,和蔼可亲,老实本分。嬷嬷看着小小的秦阮茵,笑着哄道“公主小小年纪就想着上书房呢,真是好孩子。可是书房里咱们不能去呢。嬷嬷带公主去玩秋千好不好啊”。

书房不能去?这是为什么?一边思量着,一边为了配合三岁的身份。秦阮茵只能欢快的同意柳嬷嬷。去院子里玩秋千。

柳嬷嬷不让秦阮茵去书房,仅仅是因为秦阮茵年纪小,怕她不知轻重,损坏了皇帝的书籍物什。而本着八卦精神的秦阮茵,却是想着,难道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机密?必须找个机会进去看看。若是自己年长几岁,还能找个借口说是去看书,可惜自己只有三岁,还没有到启蒙的年纪,若是贸贸然表现得太早熟。万一引起关注,那可是得不偿失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那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所以这段时间,她表现得太正常了,简直就是个典型的三岁小孩。以至于柳嬷嬷一点也没起疑,所以柳嬷嬷不准她去书房,因为三岁小孩。正是乱来的年纪。而秦阮茵不这么想啊,她急于知道这个时空的情况。她需要看书,因为书上会有她想要的过去的知识,若是还有现在的时事消息就更好了。想这些的时候,她却是忘了,自己才三岁,在这个时空,自己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就这样过了又过了几天。

这天是六月二十,皇后的生辰。虽然是小生日。但是皇帝提前两天就说了,皇后体弱,不宜大办,一切从简。所谓从简,就是一家人围在一个桌上一起吃长寿面。皇后宫中伺候的,每人赏九两银。饭后,皇帝皇后并肩做在上首,秦风振和秦阮茵站在左右。黄帝看上去很开心,便检验秦风振的学习情况。父子俩一问一答很是默契。皇后面带微笑,不停地点头。心中酝酿着欣慰欣喜。才上学几个月就能有这样的进步,这样的儿子,怎能让人不骄傲。考校了两刻钟,天色已经黄昏。皇帝看看努力站着却是左脚换右脚使力的女儿,不禁失笑。抱起女儿放到腿上。“瞧瞧,累坏了咱们的小茵茵了”。秦阮茵嘟着小嘴。“哈哈,看看,这是不满咱们冷落了她呢”。皇帝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大家又是一阵嬉笑。

酉时将近,皇帝打发了秦风振回去温书歇息。又和皇后说了会儿话。命人伺候着。自己亲自抱着秦阮茵送她回房。路上父女俩说说笑笑,很是温馨。

尽管皇帝一路都不时大笑,但是眼底深深的忧虑不安,却没能逃过小小的秦阮茵的眼。是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吗?为什么一家团聚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忧虑不安?现在的自己,根本无法知道任何重大的事情。也别提为父分忧了。所以,要读书啊。

来到这世界的几个月里,除了刚开始那几天,皇帝每天都来看望自己。但是后来,基本一个月就能见一两次面。一家人,总是见不到面,原因就那么几个,要么是躲着,要么是隔得远,要么就是各自忙碌。显然,自己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皇帝老爹很忙。那么自己想去书房重地看书的愿望,不趁现在提出来,说不定又要等很久了呢。这样想着,秦阮茵就小声地像是自己嘀咕似得说出了想去书房“玩”的愿望。皇帝小小地诧异了一下,但是想到皇后病弱,无法顾全孩子,奴才们总归是不放心,倒不如放到自己眼皮底下来得安心。这么一想,便也学着秦阮茵的样子像是不经意的说到“好啊,有小茵茵陪着父皇,父皇开心还来不及呢”。

待送回秦阮茵后,便着人前去工部传旨连夜在书房修葺一个隔间。平时无妨,但若是大臣觐见,小茵茵总归是要避开的,修个小隔间就好。又返回皇宫寝宫看了看,见安顿好了,便往鎏金殿去。折子还有一堆要看。

皇帝的书房就是大。这是秦阮茵的第一感觉。看书,就是要挑自己想看的书来看,但是她现在的年纪,看一些高深的书,很容易让人生疑。所以就图册开始看好了。叫小太监帮着拿到自己看中的书,秦阮茵带着贴身宫女翠竹直奔小隔间去了。打开书,心中一惊,竟然是一册地理志。大宗朝的疆域,山川地理,人文概貌,尽数有记录。虽然内容高深,好在书中时有插图,即使被人发现了,也有个说辞。这回可是遇到宝贝了。秦阮茵想着这就好比是足不出户却可知山河万里,能省下不少心力。

说起这《大宗地理志》,还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一套地理志,原是大宗朝开国皇帝,元恒皇帝当年开疆辟土之时,每占一州便命人前往各处了解人文地质,修著成册,凡一百三十四册,即一百三十四州,待正式安邦定国后,着六部齐力派人组成修书小组,费尽人力,花了二十余年时间,才算完成。元恒帝的初衷,是希望后代皇帝们通过这一套地理志,不用费尽心思行万里路却能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这样对于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也是大有裨益。这一套书中,却是能引出近乎所有的方面,比如水利,比如防御工事,在比如四时农业。相当于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这大好河山,乃是自己戎马一身所拼下的,后世人不能亲自踏遍他的足迹追寻,但是能在拜读这一巨著时,对当年的景象能有个壮丽的描述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务实的元恒皇帝并非好大喜功之人,修著这部地理志纯粹就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统治便利着想。

秦阮茵看到史官有些近乎刻板但是显得很是公正的序,心里微微有些感慨,不得不说,元恒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太爷爷,确实是高瞻远瞩,用心良苦。左右也是无事,看看这样的书对自己也没什么害处,秦阮茵装着不经意的样子翻看着书页,却是用心记忆着每一个文字,就好像珍惜的的的确确的是那大好河山一般。

日子就这样循环着前进。直到进入了金色的九月。重阳这天,皇帝一下早朝,便直接到了咏禧宫,和皇后闲话小叙。待秦风振下学回来一家人一起吃了午膳。皇帝带着皇子前往太庙祭拜。而皇后难得的精神尚佳,便留了秦阮茵。母女俩有说有笑的聊了很是一会儿。赏了菊花,吃了糕点。因天气尚有些闷热,皇后怕女儿闷着了,就嘱咐人帮着除了外面的大衣服。然而看着女儿穿着的奇异“中衣”,说是衣服,都有点勉强,只能说是两块布随便缝合罢了,袖子只遮住半截手臂,而且也没有领子,只圆圆一圈滚边,甚至连条衣襟也没有。

皇后眉头微微一皱,想着这宫里的四个正经主子,皇帝事忙,自是不会过问这等小事,而自己常年卧病,深居简出,皇子公主还小,只当是当差的人奴大欺主,做事不用心,糊弄皇家。自己也是公主出身,关于宫里那些捧高踩低的事情不是不知道,只是觉得没必要理会罢了。眼下竟然怠慢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天宗朝唯一的公主头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庶女新经最新章节 | 庶女新经全文阅读 | 庶女新经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