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不争宠Ⅱ:第一女官 第一章 沈府(1)

作者 : 清无韵

崇宁三年。

此时的长安城是一座充满传奇而又恢弘的帝都。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异国旅人,满载着高丽纸的新罗商人、背着经卷的扶桑得道高僧、肤色黑如焦炭却戴着白色帽子的大食牵驼人、金发碧眼打扮轻薄的波斯舞娘……这些人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而来,为的是感受这座帝都的繁华与海纳百川。

长安城的规模与齐整的设计足以让每一个驻足者为之惊叹,正如诗中所云:千百家似围棋书,十二街如种菜畦。它方向端正宛若一块规则明朗的棋盘。长安城有十三座城门,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一百零八个坊。以朱雀大街为界,东部隶属万年县,西部隶属长安县。而公卿士族又多居于长安县,贫富贵贱一目了然。

暮色降临,一钩新月攀附着卷翘的屋檐慢慢升起,千门万户亮起烛火,长安城渐渐归于平静。

位于长安县兴化坊内的靖国公府里此刻亦是一片灯火辉煌。

穿过这朱门大户的重重院落,在一视野宽豁、僻静悠闲、梨花寂寂之处,建着一栋酷似江南园林的雅致小楼,因藏书过万取名“万卷楼”,是这家主人的书房。

此刻楼内有一女子立于高脚几旁,纤白的手指轻轻捏起插在香瓶里雕工细致的铜香匙,往左手中的黑漆螺钿香盒里捻了一点沉香屑,又慢慢抖落到高脚几上一只黄铜镂花小香炉内。香炉中,香灰如雪,上面一点香饼细芬袅袅。

“祖父。”

女子柔声开口,垂手退到一旁,端庄而立。

被唤作祖父的便是这家的主人——靖国公沈陌。而那女子便是他的孙女,名唤宜良,此刻刚刚添完香,正静静地等候着她祖父的教诲。

堂内燃灯若昼,把匾额上“墨香”两字耀的银光雪朗。

沈陌鬓髯花白,双眸微阖,似乎在品着这极其珍贵的香料。良久,他终于看向一旁端立着的孙女,缓缓开口:“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染,顷刻而灭。取味,则味幽香馥,可久不散。”顿了顿,嘴角带笑地说道:“这满门的沈府女眷之中,也就你拿捏的最为得当,这沉香在你手中也算物尽其能。”

红袖添香,在天曌是名门闺秀必修的一门学问,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教养、品味,甚至还有财富、权势。

像这种极为珍贵的沉香,不是皇亲贵胄,名门望族,一般人家是万万用不起的。

“多谢祖父夸赞,宜良不过仗着祖父叔伯们的疼宠才有幸学得这些。”稚女敕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她不过十三岁,听了长辈的夸赞却是不嗔不喜,举止相当谦和有度。

沈陌很满意孙女这番大家闺秀的举止,指了指下首的位置,沈宜良这才慢慢走过去,曲膝福了子后才款款落座。

这是规矩,没有长辈的允许,晚辈是万万不能私自落座的,这也是大家闺秀该有的风范。

沈陌看着她双手规规矩矩地交叠在膝上,双腿并拢,身体端正,发间一支珍珠素簪半分未动,心中越发地欢喜、欣慰。

事实上,这个孙女极受他的宠爱,甚至这座楼建成之初,他便属意她为此楼题字,匾额上“墨香”两字便是出自她之手,那一年她还只有十岁,他便能命那能工巧匠将她所书之字做成匾额挂上厅堂,除却她本身书法功底了得以外,宠爱之情可见一斑。

作者题外话:本书参考资料:《中国全历史》、《花间十六声》、《中国文化简史》、《诗经》、《悟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娘子不争宠Ⅱ:第一女官最新章节 | 娘子不争宠Ⅱ:第一女官全文阅读 | 娘子不争宠Ⅱ:第一女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