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 权色官路 195

作者 : 某九

权色官路195

“别的学校我不管,五中必须补课!”林建军口气很坚决,“真要被省里查住,免了我的校长,我可以昂着头回平津,我可以挺直脊柱站在你面前,拍着胸脯说我无愧五中,无愧平津县的教育事业。可如果学校因为教学质量差被撤并,我回平津当副局长,我也抬不起头来。”

“那样的副局长当着没意思。”林建军说。

赵国峰真有点感动了,现在人们想的都是明哲保身,林建军能有这种想法,难怪五中教学质量提升那么快。林建军还是年轻,不成熟,可正因为年轻,他有拼劲,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才能带着五中转起来、跑起来。

“楼上订好包房了?”赵国峰问。

“嗯。”

“你给刘杰打电话,喊他过来打麻将。”赵国峰说,“趁着还不忙,大家一块玩玩。”

“好。”林建军准备借用宾馆电话。

“你别打了,我联系刘杰吧。”赵国峰拉住林建军,他一边拨号一边说林建军:“你也是校长了,怎么还没带上手机?抓紧买一个,联系、办事都方便。”

“我是罗锅上山——前(钱)紧。”林建军笑着说。

这时候电话通了,赵国峰喊刘杰来打麻将,联系了刘杰以后,赵国峰又要喊郭东生,趁开学前与三个高中校长一起玩玩,既增进感情,也可以在闲逸的氛围下,谈一下工作。

林建军赶紧喊住赵国峰,说赵局,你别喊老郭,我和他玩不到一块,你要是喊他,我就撤了。

“你这是小心之心,啊,人家老郭怎么你了!”赵国峰笑着说,他一边说着,一边挂了电话。

“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跟他一起总感觉别扭。”林建军说。他和郭东生的矛盾,起因就是帮王政求情,被郭东生拒绝了。之后两人各有机遇,林建军从局里到五中当了校长,郭东生当了一中校长,林建军带领五中,大踏步前进,抢走了原本属于一中、属于郭东生的风光,郭东生对他不满。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从不私下交往。

“你不让我喊老郭,你给我推荐个人。”赵国峰说。

“我常年在柳林混,我能认识几个人,还是您找人吧。”

赵国峰略想一会,打电话喊了四中校长冯玉辉。县城两所初中,四中成绩更好,校长地位便高些。等待冯玉辉的间隙,林建军接到了黄在刚的传呼,问他明天是放学生离校,还是继续补课。林建军借用赵国峰的电话回过去,说警报已经解除了,明天继续补课。

黄在刚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确定了以后,心里便安稳了。

正月十一开始,各学校拉作业的车辆又一次开进五中校园,眼看着一车车的作业本运出去,有些老师又开始后悔当初没承包印刷室了。

开学前,林建军给全体领导干部开会,安排开学前的事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林建军在会上说你们觉得应该干的活,就主动去干,别等我催,我要是催你干活,那就是批评你。众人皆笑。

“新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学生管理都要迈上新台阶,宿舍楼、教学楼的修建工作也要开始计划了。”林建军说,“另外,我计划修建一到两栋教职工家属楼,大家有什么想法?”

“现在住得不是挺好,修家属楼干啥,没有必要吧。”于海军小声嘟囔。

“就是,楼房那么贵,买一栋楼房,这么多年的积蓄都要被掏空,十几年的工作算是白干,还得往里搭钱。我觉得现在住平房就挺好的,没必要非得买楼。”向伟跟旁边的崔福祥说。

“也不能说没必要,住楼还是更方便一些。”崔福祥说,“而且现在一家三口挤在一块,的确挺不方便的,来了亲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如果住楼,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

一群人议论纷纷,各抒已见,林建军面带微笑的坐着,大部分人都觉得现在住得挺好,不愿意花一大笔钱买楼房。

等老师们的议论声音渐小,林建军才阻止了大家的议论,说新学期为了方便联系,也是对大家努力工作的奖励,校级领导每人补贴一千元通讯补助,中层干部每人补贴五百,用以购置通讯器材,大家有什么想法?

“梦”“小”“网”

mdxs“岛”“说”

这个提议得到了参会全体人员的赞同,林建军说这笔补贴不直接发钱,每个人凭购买通讯器材的发票报账。

“林校长,超支了怎么办?”

“超出了,自己补上。”林建军解释。

“那要是没花那么多呢,比如中干补贴五百,买呼机只用了三百多。”

“余额不发。”林建军说。

“这不是逼着人买贵东西嘛。”有人小声嘟囔,林建军不解释。

散会以后,林建军单独留下邹明宇,把近期开支的发票交给他,简单讲了一下用途。然后林建军问邹明宇集资款目前达到多少了。邹明宇说年前年后又集了一些,现在有一百三十二万六千。

“林校长,如果有人集资,还收吗?”

“收,为什么不收,我看县里的意思,教学楼全额拨款怕是指望不上,能补五十万都有难度。”林建军说,“教学楼恐怕还得指望咱们自己想办法。”

“县里这也太过分了,同样是县直高中,咱们是后娘养的咋地?一中和三中的楼都是财政拨款,轮到咱们,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这叫什么事儿呀!”

林建军哼了一声,周海山对林建军透露过,县里对五中的状况、发展前景有两种观点,一是取缔,把师资和生源分掉,既然要取缔,自然不会浪费资金修教学楼,这种观点以县长李庆华和樊爱国为主导;另一种观点则以宋阳为主导,认为五中还是有发展潜力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农村高中教育和发展的新模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只要给予更多支持,五中必然会对平津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而且五中教学成绩的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飞速进步,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林校长,学校现在每年光集资款的利息,就要十几万,继续集资的话,利息将会更多,会不会对学校的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邹明宇有些担心的说。

“明宇能想到这个问题,并及时提醒我,非常好。”林建军拍着邹明宇的肩膀说,“放心吧,我并不会为了盲目扩张,让学校陷入危险的处境。只要学校沿着目前的状况走下去,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增加,学校收入也会提高,每年集资款的利息,只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就不会有问题。”

看林建军信心满满,邹明宇的担忧便消失了。

赵国峰说林建军该买一部手机,有事联系起来很方便,林建军深以为然。他回到平津购买了一部黑色摩托罗拉掌中宝翻盖手机,带回家以后,何洁看到林建军买了手机,显得很高兴,挽着林建军的胳膊,说以后有了手机,去哪里都要提前向我报告,我可以随时查你的岗了。

“欢迎老婆大人随时查岗。”林建军笑嘻嘻的说,将老婆搂进怀里,轻轻亲吻。何洁赶紧推开他,娇嗔说:“爸和妈都在家呢,你要死啦。”

“趁还有两天开学,你抓紧把家里收拾一下,省得建国搬过来时乱七八糟的。”何洁说。

“行。”林建军笑着看着妻子,“老婆,你真好。”

“你就会拿甜言蜜语哄我。”何洁脸蛋红红的,白了林建军一眼。

“那我去收拾咱们的小家,争取今晚就搬过去,咱们痛痛快快做一次,可劲的折腾上一宿。”林建军坏笑着说,何洁要掐他,林建军赶紧躲开了,朝何洁眨眼笑笑,出门去了。

尽管修建家属楼,林建军只是随口一提,但这个消息还是在五中老师们中间传播开来。与领导干部相比,老师们对修家属楼反对意见更大。普通老师收入基本是固定的,主要就是工资、奖金、绩效工资和假期补课四块。林建军来五中之间,更是只有工资。九十年代,教师月薪只有四、五百,存款很少。

开学之前第三天,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了假期补习成果验收考试,考试结束,补习就结束了。

学生离校以后,林建军就让教务处根据工作量,计算假期补习的工资,并要求尽快发放到老师们手中。补习占用了老师们休息的时间,为了弥补,林建军只能从补贴金额和及时发放上让老师们舒心些。

开学前一天,各年级组、各科室组织人员开会,布置开学以后的重点工作,帮老师们尽快回到工作状态。这次会议之后,老师们便忙碌起来,集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计划,制定学期学科目标。于海军组织工人,打扫校园卫生,整理厕所。刘涛组织几家承包户,准备餐厨物品。

全校人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假期时校园平静安谧的环境被打破,变得忙碌喧嚣,正是这种忙碌和喧嚣,给校园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最新章节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文阅读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