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 权色官路 158

作者 : 某九

“林校长,我有个同学在平津县人民医院当主任,县医院今年有一个下乡义诊活动,我和他说想让县医院的人到咱们学校。老师们平时工作忙,生个病只要不严重,就嫌麻烦不去医院,不如把他们请到五中来为老师们义诊,您觉得呢?”马志平商量的问。

“这是好事儿,你与你的同学好好商量一下,争取把县医院的医生请过来。”林建军说。

“好的。”

“志平,你和凤刚结合一下,国庆以前,组织一场学生文艺演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一年,我们也要庆祝一下。”林建军说。李凤刚现在担任着团委书记,团委在学校里属于边缘科室,职能范围少,进步空间小,李凤刚过年时给林建军送了厚礼,想调换一个科室,没能如愿。

“是,一会我就去找他商量,有了初步方案以后,再来向您汇报。”

“好。”

林建军对马志平凡事先请示、做完以后再汇报的做法,表示满意。马志平出门前,林建军夸赞了马志平两句,说他工作态度积极诚恳,只要按照目前的工作态度,肯定会有进步的。林建军的夸奖,让马志平一阵飘飘然,赶紧表态,说以后一定谨遵林校长指示,更好的、更积极认真的开展工作。

马志平离开,林建军函授培训下一期考试的书本,翻看了两页,完全看不进去,脑子里装的满满的都是宿舍楼。耿天宝要求的十五年收费权,对五中来讲时间太长,但是耿天宝语气很坚决,估计很难让他做出让步。

接受他的条件,还是另找一个投资商,这是林建军思索的问题。宿舍楼是一定要建的,五中不能错过发展的良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五中满意、投资商也满意的方案。

林建军心绪烦躁,索性合起书本,准备到校园里散步。

黄梅敲门走进来:“林校长,这是上个月的招待费,你看一下。”

林建军简单扫了两眼,提笔签字,林建军看到黄梅提着一个纸袋,里边放着教案本、课本,林建军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套化妆品:“黄梅,前几天看你气色不大好,我去康城学习的时候,给你带了一套化妆品。”

黄梅接过化妆品,看着满高档的:“谢谢。”

“你要注意身体,不要累着自己。”林建军关心的说。

“嗯。”黄梅把化妆品放到纸袋里,用教案本和课本掩盖了一下。

“黄梅,过段时间,你跟我去一趟松江市。”林建军说,目光灼人,盯着黄梅。黄梅看到林建军的目光,心情复杂,点了点头。

黄梅离开,林建军的目光就落在黄梅扭动的臀部,心里想着她平时羞涩,上了床却疯狂的情景,身体里的**蠢蠢欲动。黄梅走后,林建军拿起电话,打给周海山,把耿天宝的条件叙说一遍,周海山沉吟片刻,说你晚上回来,我们一起坐坐,见面再说。

“好的。”林建军说,“老领导,我这会很纠结,拿不定主意了。”

“嗯。”

“老领导,您眼界宽,想事情也周到,还是要帮我出出主意。”林建军恳求说。

与领导交往,下属一定不能显得什么都会,什么都明白,什么都能解决,这是错误的。有时候请领导帮忙,可以显示领导的能力、能量,借帮忙的机会表达感谢,反倒能增进下属与领导之间的情感和交流,对促进关系很有作用。但是要注意分寸,你求的事情,既要领导能办到,又不能让他太为难,否则就起反向作用了。

周海山笑了:“你这个小子,总是给我出难题呀。”

挂了电话,周海山还真的认真思考林建军拜托的事情。如果我是林建军,我要如何选择?周海山还进而想如果我是林建军,我能利用两年不到的时间,把五中带到现在的地步吗?

下午,林建军听取了李凤刚和马志平关于国庆节学生文艺汇演的报告,文艺汇演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申报节目,每班限报两个节目,再从上报的节目中择优选用,主持人从学生之中选拔,学校音乐教师进行一个小合唱。

李凤刚和马志平离开,林建军拿出函授教材翻看,没一会儿尚广军和顾学红来了,尚广军手里拎着个纸袋子,进屋以后笑嘻嘻的:“林校长。”

“啊。”林建军看看两人,尚广军从袋子里拿出一包高档糖果:“林校长,我和顾学红打算凑十月一跟前办婚事,请您吃喜糖。”

“哦,好事呀。”林建军笑着说,“登记了吗?”

“已经登完记了。”尚广军说。

“小尚,你小子下手得早啊,小顾这样好的姑娘,不知道多少小伙子盯着呢。”林建军笑着说,尚广军嘿嘿的笑:“他们都没我竞争力强。”

“具体日子是哪一天的,定下来了吗?”林建军问,他剥了一块糖,放进嘴里,印象里自己好久都没吃糖了,甜丝丝的感觉勾起了林建军以往的回忆。小时候农村日子不好过,家家都没多少闲钱,林建军家尤其困难,每到过年时候才能吃到糖果,那时候的糖可真甜呀!

“定下来了,九月二十八号,在我家办喜事,十月八号宴请老师们。”尚广军说,“林校长,您给给我们当主婚人吗?”

“可以呀。”林建军笑着说。

“那先谢谢林校长。”尚广军说,“您忙着,我们先走了。”

林建军心想顾学红来学校才多久,还不到半年,这俩人动作挺快呀!

晚上,林建军、周海山、张正强和龚跃飞坐到了一起,林建军把耿天宝的要求说了,征询周海山的意见。周海山是副县长,他说出来的话就代表了领导的意见,会对林建军的决定产生影响。因此周海山并没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先让林建军表达观点。

“第一,五中宿舍楼必须建,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错过的话太可惜;第二,五中修建宿舍楼,缺的只是资金,这个资金可以是耿天宝出,也可以是别人出,所以我的想法是尝试找其他人投资,实在找不到,再答应耿天宝的要求;第三,还是尽量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林建军说。

“平津县每年初中毕业生差不多有七千人,能够升入高中的不足两千,生源不成问题,扩大办学规模,有利于学生和家长,也有利于平津的教育事业,可以一举两得,县委县政府还是应该考虑,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林建军说。

“平津是农业县,财政基本只够吃饭,明年计划要修两条路,指望财政拨款基本没戏。”周海山说。

“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未来的摇篮,可是连修建一栋教学楼的钱都不肯拨,教育重要性就成了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假话。”林建军抱怨说。

对于林建军的抱怨,周海山深有同感,他是教育局长出身,知道平津教育的实际状况。所谓一切为了教育、要将资源向教育倾斜……口号喊得响亮,可是到拿钱的时候,财政却勒紧了带子。一方面是领导们、干部们胡吃海喝,一方面是各乡镇、各机关拖欠工资,一到年根下,工资、福利就让县领导伤脑筋。

“建军,你是五中校长,有些判断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张正强说,“只要本着为学校发展负责的态度,就不会出错。”

“这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一定要过校委会或者领导干部会,不能自己轻做决定。”周海山特意叮嘱了一句。

“是,我明白。”林建军说。

回到家,林建军躺到床上,本想从周海山那里讨个主意,结果周海山并没表态。看来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自己拿主意,想办法解决。

“怎么了,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何洁关心的问,她能感受到林建军情绪低落。

“没事。”林建军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趴到儿子稚女敕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

“你别把他弄醒了。”何洁说。

“对了,房子弄得怎样了?”何洁问。

“最近挺忙的,我没问张强。”林建军说。

“哎,你还没说呢,为什么事发愁呀?”何洁问。

“学校想建宿舍楼,县里不给拨款,我联系了耿天宝,他同意帮忙建宿舍楼,但是要收十五年住宿费。收费时间太长,学校损失比较大。”

“五中现在不是发展的挺好,你为啥不找银行贷款呢?”

“贷款也挺难的。”林建军苦恼的说。

“我记得你以前的办公室主任叫张正强吧,他妻子不就是银行的吗,你为啥不找她,请她帮忙问问。”何洁说。

“她就是银行的小职员,做不了主。”林建军说。

“她总比你关系熟,帮你问问还是可以的。”

“明天再说吧,先睡觉。”林建军说着,搂住妻子倒在床上,又亲又模,何洁被他弄得动情,房间里很快响起夫妻做那个事情的声音。亅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最新章节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文阅读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