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 权色官路 156

作者 : 某九

“耿总,各位,五中虽然坐落在柳林镇,但地处乡镇也有好处,远离城市喧嚣,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没机会接触三室一厅这些坏东西。”林建军说,“五中虽然是县属高中,但今年高考出了全市理科状元,全省第四名,今年高三复读班成绩很好,高一、高二实验班的成绩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可以说五中还是很有潜力,未来的发展不能小觑。”

“但是只凭目前的条件,五中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太难了,如果天宝集团能够助力五中,推一把,五中就能越过发展的瓶颈,五中发展好了,学生人数增加,天宝集团的投资回报率相应也会增加。”

“我刚看过五中的校园,教室基本占满了,就算建更多宿舍,你们的教室也容不下更多学生了吧?”陪耿天宝一起来的一个男子发问,耿天宝介绍对方是天宝集团的投资顾问矫喆。

“我已经向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汇报过了,只要学校自筹一部分资金,县里愿意拨款帮助五中修建教学楼。”林建军回答。

“据我所知,涉及几十万的拨款,不是一个管教育的副县长能决定的吧。”矫喆问。

“如果能获得天宝集团的投资,我想县里会重点考虑五中的情况。”林建军说。

对话之间,电话响起,周海山说他和宋书记一会出发赶往五中,让林建军做好接待准备。

“耿总,县委宋书记知道你来了,正在赶过来。”林建军说。

县委书记的重视,对耿天宝来说,算不上多大的荣幸。天宝集团到其他县市,耿天宝是各地领导的座上宾。

“林校长,你们学校现在有多少在校生?每个学生每年交纳多少钱的住宿费?”矫喆继续发问。

“五中现有在校生九百多人,每个学生每年住宿费一百六十元。”林建军说。

“九百人,每人一百六,一年住宿费就是十四万,十年的话一百四十万,我没算错吧?”矫喆问,

“只要解决了校舍问题,五中就要扩招,学生多了以后,住宿费也会相应增加。”林建军说。

“林校长很自信呀。”矫喆笑着说,“可你现在所说的,都是预测,而且都是向好的方向做的预测,如果五中教学成绩下滑,以后招不到学生呢?我们的投资岂不是要打水漂。”

林建军看耿天宝,耿天宝一脸微笑,并不说话。林建军觉得这个矫喆真是烦人。

“矫先生说的情况,肯定不会出现。”林建军信誓旦旦的说,“五中有敬业奉献的老师们,有刻苦努力的同学们,今年高考我们已经证明了五中有能力教出好学生,今年高三成绩也很显著。只要抓住了教学和高考升学率这条生命线,五中就不会出现矫先生说的招不起学生的情况。”

“哈,林校长对五中未来的信心十足,但我们不能光凭你有信心,就拿出一百多万,投入到五中。”矫喆说。

林建军被他说得心里起火,脸上却依旧挂着微笑:“矫先生,平津县现有初中生七千多人,这其中能够升入高中的,不到两千。剩下的五千学生,他们的家长肯定也希望孩子能有进入高中,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只要五中扩招,生源绝对不成问题。如果五中解决了校舍这个瓶颈,每年可以多招收三百名学生,三年以后学校在校生将达到一千八百人,宿舍楼建成以后,住宿条件改善,住宿费可以适当增加,每年二百元的话,一年就有三十六万元的住宿费,五到七年就能收回成本,接下来就是纯盈利阶段。投资回报率,比你们想象的肯定要高。”

林建军与矫喆的辩论,让五中黄在刚和周跃辉都觉得气氛紧张、凝重,而天宝集团一行人脸上却都微笑着。

“我想还是先见到你们那位宋书记,如果他同意拨款给五中修建教学楼,我们才有继续谈的必要,没有教室和教师,修起宿舍楼也是白搭。”矫喆说。

“好的。”

避开了投资这个话题,众人开始闲聊,气氛便轻松多了。

过了一会儿,林建军接到龚跃飞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到了柳林镇,再有三五分钟就能到五中了。

林建军起身:“耿总,县委宋书记马上到了,我出去接一下。”

“好的。”

“黄校长,你和周校长陪耿总说说话。”

“是。”

林建军赶到学校门口,略等片刻,宋阳和周海山的车子就到了。两人都带了秘书,下车以后,周海山就问林建军投资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林建军摇头苦笑:“耿天宝倒没说什么,他带来的那个什么投资顾问纯粹搅局的,各种质疑、很多问题,说要见到宋书记,确定县里能投资五中,修建教学楼,他们才愿意继续谈下去。”

“现在这些商人,都是这副嘴脸,持币而骄!”周海山哼了一声说。

“这很正常。”宋阳说,“领导干部怎么出政绩?现在的考察主要看gdp发展水平,全国各地都在拉投资,这些拥有资金的大集团就成了抢手货,每到一地,当地父母官要全程陪同,听说有些地方还要警车开道。”

“建军,你觉得耿天宝投资的意愿强烈吗?”

“看不出,姓矫的一搅合,我拿不准耿天宝的想法。”林建军说。

“嫌货才是买货人,他越问的细,越说明他有投资的想法。”宋阳笑着说,“他要是不想投资,那就简单了,干脆找个借口推月兑了就是。”

“哎呀,宋书记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呀。”林建军笑逐颜开。

“你是身在局中,没看清问题所在罢了。”宋阳笑着说,看得出宋阳今天心情挺好。

“春江,一会你也见一见耿天宝,和这些企业家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思路,对你今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宋阳对马春江说。

“是。”马春江点头,宋书记让自己多和企业家接触,还说会对自己今后工作有帮助,他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让我去开发区?

马春江跟宋阳时间不短,对自己服务对象的脾气、性格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平津县九六年建起了开发区,作为加速平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是平津一没资源,二没便利的交通条件,开发区建起来以后,乏人问津,并没拉到多少投资。

各地为了拉动经济发展速度,多数地区、县市都建立了开发区,为了拉投资,各出招术,竞争非常激烈。平津开发区在竞争中,并没优势,很难找到投资。宋阳对开发区班子很不满意,有意调整。

耿天宝总还不算太过火,在林建军办公室门口,迎接了宋阳。不用林建军介绍,宋阳就直奔耿天宝,主动伸手:“耿总,欢迎你到平津来。”

“你好,宋书记。”

落座以后,双方先说了好一阵闲话,宋阳猛夸了耿天宝一阵,说他是平津出去的优秀企业家,为平津县争光添彩云云……林建军和黄在刚根本插不上嘴。

闲聊结束,宋阳这才提起投资的事情:“耿总,我听林校长说,他请你到五中投资修建宿舍楼,今天就是来考察的?”

“是。”

“考察的结果如何?”宋阳问。

“还算可以。”耿天宝说。

“在商言商,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矫喆插话说,“说实话,投资修建宿舍楼,投资回报率低不说,资金回笼时间也很长,我们天宝集团随便投资做点别的项目,肯定比为五中修宿舍赚得多。关键我们耿总是平津人,总想着为平津办一点事情……否则我们根本没必要到平津五中考察。”

“耿总对母校的感情和对教育的责任感,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周海山笑着说。

“我们投资的前提,是建立在五中扩招的基础上,而五中扩大招生,除了解决宿舍问题,还有教室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平津县准备拨款给五中修建教学楼吗?”矫喆提出问题。

“五中最近两年发展很快,尤其今年高考,他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宋阳说,“平津县的人民,都有这样的希望,希望高中扩招,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给平津学子,一中和三中规模已经不小,能扩招的只有五中,我前段时间与庆华县长已经研究过为五中拨款的事宜。”

“平津县准备拨款为五中修建教学楼吗?”矫喆问。

“是的。”宋阳给出肯定的答复,林建军舒了一口气,内心狂喜,解决了教学楼和宿舍楼的问题,五中就能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自己这个校长总算为五中做了一件大好事。

林建军想起初到五中,困难重重的局面,如今五中就要在自己一手带动下腾飞了,内心激动喜悦不已,有些走神了。

得到宋阳肯定的答复,矫喆就不再提问了,接下来的决策就要由耿天宝做出了。亅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最新章节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文阅读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