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 权色官路 151

作者 : 某九

林建军个人认为,扩招对于当前的教育来说,起码对他和全体老师来说还是很有好处,扩招可以提高升学率,让更多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扩招对高中教育和招生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既然考大学容易了,高中也可以扩大规模,增加在校生人数。

至于就业压力、人才浪费,甚至可能出现的大学生摆摊卖臭豆腐,那起码是十年后的事了。

“就是扩招,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必须扩招,扩招有很多好处。这些好处,不用他们列举,我们也能说出很多条。”熊乃亮有些无奈的说,“可是某些人根本没想过,扩招就像开火车,开起来容易,停下却难,扩招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林建军觉得熊乃亮是反对扩招的。

“扩招以后,必然出现大学毕业生素质降低,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育降低了,还谈什么人才!”熊乃亮忧心的说。

“您现在就是搞政策、理论研究的,可以向上边反映您的观点呀。”

“国家是想扩招的,逆流而上,于事无补,于己有损。有些话,我酒后跟你说说罢了。”熊乃亮无奈的说。

即使对某些事物、事情持反对意见,也不会提出来,连熊乃亮这样的知识分子都开始明哲保身了,这是国人变得更聪明了,还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丢失了?当知识分子失去了气节,这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悲哀的事情。

林建军想起上次熊乃亮说的,改革开放让人富裕了,但改革开放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伦。人们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却落后了精神文化的建设。教育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如今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又要扩大招生规模了,扩招以后,学生素质降低将是必然结果,师资力量不足,大学又要聘请更多教育者,这些教育者从哪来,多数还是未来几年的毕业生。

教育,其实是一个循环。

酒足饭饱,林建军送熊乃亮回家,熊乃亮邀请林建军到家里坐坐,林建军欣然应允,这是第一次登门。熊乃亮喝了酒,面对的又是并无利害关系的林建军,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与林建军畅聊起来,谈了很多他对教育、政治、文化建设的想法和看法。

林建军主要是倾听,偶尔顺着熊乃亮的想法说几句附和的话,林建军能与自己观点一致,熊乃亮越发高兴,对林建军很有知己之感。

从熊乃亮家出来,已经快十点钟。林建军打车返回宾馆,黄在刚还没睡,与周显臣一起看电视。

“林校长,你回来了。”黄在刚打招呼,林建军一身酒气,黄在刚估计他出去应酬了,却不带着自己,黄在刚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嗯。”

“林校长,耿天宝那边怎么样了,有消息了吗?”

林建军摇头:“明天我们再去找他一次,如果他还是不同意,我们就回柳林。”

“哎,县里就是偏心,一中每年经费足足的,三中也凑合,五中就像后娘养的,就算今年考出了清华,经费也还是那么点。”黄在刚抱怨说。

“如果给五中和一中同样多的经费,五中肯定办得比一中更好。”黄在刚说,“也就是林校长有本事,县里不给拨钱,您是自谋生路。”

“我听人说,有些老师说我是压榨他们的劳动力,说我比周扒皮还狠呢。”林建军笑着说。

“谁说的?”黄在刚也笑了,“一派胡言,林校长没到五中的时候,他们一年到头除了工资,年节福利都发不了多少东西,还敢抱怨!您来了五中,才有绩效工资,老师们收入翻了几倍不止,大家都说是林校长的功劳。”

林建军笑了笑。黄在刚这个人,也挺有意思。

“林校长,我觉得耿天宝这个人,比较好面子,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黄在刚建议。

“怎么入手?”

“我觉得耿天宝好显摆,我刚才想起来,他在五中念书的时候,靳鹏飞老师很瞧不起他,批评他就是小聪明,没有大出息。”黄在刚说,“耿天宝现在发财了,肯定想用事实证明,靳鹏飞看错了。他如果能帮五中修起宿舍楼,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靳鹏飞,五中有这个老师吗?”

“你到五中以前,他就退休了,退休以后他住到了省城的女儿家,几乎没在回五中,所以你不认识他。”

“他会愿意吗?”林建军问,让一个以前自己瞧不起的学生,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显摆他是多么成功,证明自己当初看错了,这对老师的自尊有影响。

“靳鹏飞老师是老五中人,在五中工作了一辈子,对五中感情很深,只要我们与他讲清状况,我想他会愿意帮忙的。”黄在刚说。

“你能联系上他吗?”

“能,我带着电话本上,有他的联系方式。”黄在刚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找到电话本,翻到靳鹏飞那页,递给林建军。

“你给他打电话,看我们能不能拜访他,当面谈一下。”

“这会太晚了,估计他已经睡了,要不还是明天早上再打?”黄在刚商量的口气问。

林建军拍了一下自己的头:“你看我这个人,都糊涂了。明天早上再联系就好了。”

次日吃过早饭,林建军就催黄在刚给靳鹏飞打电话,听说黄在刚和学校新校长到了省城,想拜访自己,靳鹏飞挺开心,他在五中工作一辈子,对五中很有感情。退休以后,他就到了女儿家,学校那边有什么事情,都是黄在刚帮忙处理,靳鹏飞也挺感激。

听说靳鹏飞同意拜访了,林建军要去商店买些礼物,黄在刚说靳老师爱吃柳林腊味鸡,我看车里还有两只,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好。”林建军点头,经过一处水果摊时,林建军还是让黄在刚下车买了些水果。

一路打听找到靳鹏飞所住小区的门口,他已经在等着了。

靳鹏飞中等身材,头发已经花白了,脸膛红润,精神很好。腰板挺得笔直,并不显老态。

“哎呀,你好啊,靳老师,从上次离开五中,有一年多没见了吧。”黄在刚亲切的笑着。

“可不是吗。”

“我来介绍,这是学校的林校长。”黄在刚说,靳鹏飞打量林建军一会,笑着说:“林校长好年轻。”

“您好,靳老师。”林建军主动伸手,与靳鹏飞握手的时候,微微弯腰,充分尊重对方。

“走吧,到家里坐。”靳鹏飞说,林建军和黄在刚左右陪着他,周显臣提着水果、腊味鸡,跟在后边。

“你们太客气,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我这什么都不缺。”

“林校长知道你爱吃腊味鸡,特意给你带了两只。”黄在刚说,“就是不知道你还啃不啃得动!”

“我看靳老精神矍铄,一只鸡肯定不成问题。”林建军夸赞说,靳鹏飞挺开心的笑了。

一边走,靳鹏飞一边问起五中的情况,听说今年高考居然有学生考入清华,还是全市理科状元,靳鹏飞对林建军真是刮目相看了。五中什么样子,他也清楚,眼前这个年轻的校长刚到五中一年多,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看来真是有两把刷子。

“学校现在三个年级,十八个教学班,在校生接近一千人了。”黄在刚说。

“看来林校长很有本事,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嘛。一个好的领头人,对一个单位意义重大,”靳鹏飞说,“老关这个人其实还是不错,态度认真、待人也好,干活肯下力,可惜就是方法差点。”

“关校长去年六月份去世了。”黄在刚说。

“我听说了,哎,我听说的时候晚了点,就没去吊唁。”靳鹏飞感慨的说,“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人已到了岁数,这身体就由不得自己,得由老天爷说了算。”

一路絮絮叨叨,说了好些闲话,总算到了靳鹏飞女儿家。

喝着靳鹏飞倒的茶水,黄在刚与靳鹏飞唠家常,说一些五中早年间的人和事情,那些老老师退休了,哪个老教师去世了,哪个老教师现在过得怎么样……不知不觉间,就勾起了靳鹏飞对五中生活的进一步回忆。

回忆往昔,岁月如歌,说到高兴处,靳鹏飞笑容满面。

说完了过去,黄在刚把话题扯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上,说今年高考成绩显著,五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年学校招了两个复课班,高一和高二各有两个实验班,成绩都非常好,五中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了。

“这是好事呀,说明新一届领导班子还是很有能力。”靳鹏飞看着林建军,笑着说。

“能取得一点成绩,关键还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与领导班子是间接关系。”林建军说。

“林校长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黄在刚笑着说,林建军与靳鹏飞一起笑了。

“学校眼看蒸蒸日上,按说发展应该更快,可眼下却遇到了难题!”黄在刚一副苦恼的样子说。亅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最新章节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文阅读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