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游三国 第0125章 王队 再回关中

作者 : 闹心

从巴西自汉中,这一路上,王队真正见识了“五斗米道”。

张鲁的汉中辖界,几乎没有人不是“五斗米道”教徒,真可谓“人人信道教,户户拜天师”。

王队最初有些纳闷,这“五斗米道”从道义上讲与黄巾军领袖张角所主张的“太平道”基本相同,都是讲究阴阳五行,以符箓咒语为人祛病解难。为何朝廷始终在追剿黄巾,却不干涉“五斗米道”的传播。

看得多了,王队明白了,张鲁接掌汉中后,巧妙地协调了宗教与政权的关系。张鲁将汉朝皇帝,捧到一个更高的位置,高到如同神祗、高到让民众甚至不敢相信“皇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步。众教徒既膜拜“天师”,也膜拜虚无缥缈的“皇帝”。“皇帝”是神,是遥不可及的神,“天师”也是神,是看得见模得着的神,是能为百姓祛病解灾的神,是活在他们身边的神。

有了这层伪装,皇帝和他的朝廷,便美滋滋地享受着遥远汉中香火。而汉中的“天师”则可以堂而皇之地想用那些档次较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供奉。

……

这一路上,王队也感受到了教众的淳朴、友善和热情,还有愚昧。

没到一处,都有教众主动指路,提供餐饮、住宿,当然,最后都免不了用王队听不懂的土话“叽哩哇啦”地传教布道。

王队不敢在汉中地界再停留了,一向认为信仰坚定的他也对自己产生怀疑,真不敢保证啥时候就被洗了脑。还是赶紧离开这被当地人视为“仙界中转站”,被自己视为天堂、地狱和人间之外的“第四极”。

……

自汉中往长安,可以走子午谷,也可以走正北方的斜谷关。

子午谷这条路近些,但张鲁为了强化汉中“政教合一”的统治,已假借益州刘焉之令,封闭了便利的子午谷。斜谷关保持着畅通,以便汉中与关中之间的物资运送。

舍近求远,物资运输困难了,文化传播也困难了。

斜谷关由汉中军队把守,严禁“五斗米道”教徒出关。自然是怕教众出去,被花花世界所蛊惑,动摇了信仰。像王队这种难以“教化”之人,汉中巴不得他赶紧滚蛋,既然不能说服入教,那是绝对不欢迎留在汉中,以免“教坏”了已经成为“候补神仙”的教众。

……

出了斜谷关不远就是眉县,当年董卓的封地,郿坞城的所在。

三年过去了,此时的眉县已破败不堪,郿坞城,也只剩下一堆废墟,残垣断壁上,依稀可见烟熏火燎的痕迹。郿坞城,曾当作坚固堡垒来修筑,然而令董卓想不到的是,刚刚开筑的堡垒,成了他丧命的祭坛。

废墟般的眉县,只剩少数人家,王队寻一人家,一个龙钟老丈开了门。

王队说明过路投宿之意,老丈没说什么,将王队让进屋内。

空空荡荡的几间屋子。王队从老丈处得知,连年战乱,家里人都搬走避祸了,只有老丈故土难离,舍不得这祖辈留下的老屋,留下看家。

王队掏出一把钱,不顾老丈的推月兑,塞进他手中。老丈感激一番,小心地将钱揣好,引着王队来到卧室。

屋子虽没什么家具,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丈为王队点上灯,又端来一小盆干粮,转身出去烧水。

一阵敲门声。

王队探头向外望望,是三个年轻人,也和自己一样,前来借宿,老丈引着三人进了王队隔壁的房间。

……

王队和衣躺在稻草地铺上,想着在益州探寻天坑的经历,久久不能入睡。

隔壁年轻人一边吃着干粮,一边低声聊着。

年轻人声音虽小,但在寂静的夜里,王队断断续续也能听明白三个年轻人的谈话内容。除了对世事的感慨,便是商议下一步的行程,大约是为了避乱想去益州,找些事做,求得一官半职。

……

雪。

风。

路,无尽的路,蜿蜒进密林的路。

洞,漆黑的洞,不知延展到何方。

说话声,耗子的嬉笑、教授的询问、蔡鹏的东北话、五木的歌声。

怎么还有一个声音?

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时而遥远时而近在耳畔,时而亲切似火,时而寒冷如冰。

这个声音在不停召唤,是友好的问候?是痛苦的哀求?是绝望的呼救?

都不是。

是诱惑。

你是谁?

没有回音。

你到底是谁?

没有回音。

难道是你?

终于,有了回音,是一串笑声,越飘越远。

突然,耳边响起阵阵瘆人的狞笑……

王队“噌”地坐起……

天微微亮了,给幽暗的屋里增了些许生气。

低低的笑声,在门外响起。

隔壁的三个年轻人早已睡醒,起身准备赶路了。

院子里,三个年轻人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低声说着话。

一人笑道:“你若如此,那便真的辱没了玄德先生的名声了

王队一愣,“玄德?!”这些人难道和刘备有什么关系吗?王队敬重的人是曹操,但喜爱三国历史的人,自然会对“刘备”“玄德”等称呼十分敏感。

王队赶紧冲到院子中。

三个年轻人和老丈告了别,正要出门,见王队急三火四地冲出来,都楞住了。三人都是二十不到的年纪,文质彬彬,读书人的样子。

“三位请留步

三人见王队衣冠不整,身上还挂着几束稻草,互相看了看,又都转头盯着王队。

王队也觉得自己过于失礼,赶紧抻拽几下衣服,施了一礼:“恕在下冒昧,方才听几位说起‘玄德’,不知说的是何人啊?特来请教一下

三个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年轻人道:“我等谈论的是家中长辈,与汝何干啊?”言语甚是不敬。

王队见三人十分警惕,自己也确是唐突,赶紧解释道:“三位小兄弟莫要误会,某只是仰慕玄德公已久,所以发问,无有恶意

三个年轻人看王队也不像坏人,一人开口道:“玄德先生系在下祖辈,不知与阁下有何交情?”

王队被年轻人的话说楞了,不记得刘备有什么近亲啊,况且现在刘备的年龄,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孙辈啊!

王队愈发糊涂,赶紧在施一礼:“冒昧冒昧,许是弄错人了,敢问这位公子高姓大名?”

两个同伴示意答话年轻人不要和王队纠缠,那年轻人性情倒很倔强,向两位同伴摆摆手,大声对王队说道:“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法名正,你待要怎样?”

“法正?法孝直?”

“就是我,你识得我?”法正也有些糊涂,面前的到底是什么人啊。

王队见对方敌意越来越重,赶紧陪上笑脸:“原来是法孝直法公子,在下王队,多有得罪,请恕罪

法正见王队恭敬有礼,面色稍微缓和一些。

“王某十分敬重‘玄德先生’,请问是公子什么人啊?”王队实在好奇,怎么法正会和刘备扯上关系。

法正见王队客客气气,也不再隐瞒:“‘玄德先生’乃我祖父,请问王先生还有什么事吗?”

“没了王队虽没弄明白,但也怕再纠缠下去,人家动了气,赶紧施礼。

法正和两个伙伴瞥了王队一眼,做做样子还个礼,走了。

王队望着三人背影,觉得自己这出闹得既莽撞又尴尬,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

边上的老丈道:“你竟然不知道玄德先生?”

王队摇摇头。

从老丈口中,王队才弄清楚,原来人家说的“玄德先生”,名叫法真,法正的爷爷,是汉末扶风名士,才学渊博,因坚决不出来做官,而名扬关中。

“嘿,我还真够丢人了王队自嘲一句,收拾行装,告别老丈,往长安而去……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组团游三国最新章节 | 组团游三国全文阅读 | 组团游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