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游三国 第0111章 耿浩 日子慢慢过

作者 : 闹心

曲阿,位于淮河与长江交汇处附近。

曲阿,是孙策的老家。自祖父孙钟起,孙家一直定居在此。

曲阿,也是一代将星孙坚的最后归宿,孙坚命丧襄阳城外,孙策将父亲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

曲阿,扬州太守刘繇的治所。

刘繇,汉室宗亲,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有人会问:不对啊,扬州的治所在寿春啊,刘繇跑曲阿来干嘛?这里得啰嗦几句。

刘繇也如同其他东汉末年的名人一样,出身名门,年少时就已经崭露头角,有过被人称颂的英雄事迹,自然而然,官职一路攀升。然后年龄大了,刘繇反而变得猥琐了,瞻前顾后,很有些不思进取的意思。朝廷几次委任他官职,他都怕朝廷祸乱殃及自己而没去赴任。

待得朝廷任命他做扬州刺史,刘繇觉得这是个好差事,兴高采烈地准备去赴任。

好事不可能来得那么容易,刘繇觉得好,别人一样觉得好,起码袁术也这样觉得。于是,袁术把自己任命为扬州牧,抢先占了扬州治所寿春。

刘繇自然不干,准备找袁术算账,结果是明摆着的,刘繇这几年四处避祸,属于有祸事时“躲事”的,而袁术这几年四处打架,属于没事时主动“惹事”的,“躲事”的怎么能打过“惹事”的,于是,刘繇便逃过长江,在曲阿建了临时治所。

刘繇是不是挺窝囊?是不是和被曹操赶跑的兖州刺史刘岱有些像?

怎么能不像,刘繇是刘岱的弟弟,汉室宗亲里一对窝囊兄弟。

……

耿浩和江波儿如今就居住在曲阿。

“波儿,你今年多大了?”耿浩抹抹手上的泥问道。

“二十一了

“二十一了呀,老爷们了,得给你娶个媳妇啦

“耗子哥你还没娶媳妇,我咱能先娶媳妇

耿浩笑了:“哪来那么多说道,你说实话,你想不想娶媳妇

江波儿低着头,红着脸,喃喃道:“想

“哈哈,想娶媳妇也不是啥丢人事,哥哥我一定给你娶个媳妇

“耗子哥,那你想不想娶媳妇?”

“我?”耿浩被江波儿的问题难住了。三十多了,怎么能不想女人,只是这想女人和娶媳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来到汉末,已经五年了,头一年跟着孙坚的队伍东奔西跑,没功夫想;后来在长安忙着铲除董卓,没心思想。现在在曲阿安顿下来,不再为生死担忧,也不再担惊受怕,闲下来,耿浩的确常常感觉莫名的烦躁。

“耗子哥,你想不想女人啊?”江波儿追问。

“想

“那你啥时候娶媳妇啊?”

“我不娶

“你不想说‘想’嘛?”

“这想女人和娶媳妇是两码事,你不懂的

“我为什么不懂?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想娶城外卖菜的钱寡妇!”

“去去去,信不信我抽你啊,赶紧去前面卖货去

江波儿嬉笑着跑到门口,回头道:“看你这样子,就一定是了,你每次都去钱寡妇那买菜

“那是因为她的菜新鲜

“人也新鲜呢!”

耿浩抓起块泥巴,作势要丢江波儿,江波儿闪出门去。

耿浩笑着摇摇头,还别说啊,那钱寡妇还真的对自己不错,每次都多给些菜,人长得也像她卖的菜一样水灵,二十几岁年纪也合适,性格也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在寂寞难耐时,耿浩也会像其他人一样,选一个幻想对象,做点见不得人却可以排解寂寞的勾当。

有几次,耿浩也曽幻想着和钱寡妇如何如何,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嘛,说出来很尴尬:耿浩觉得这钱寡妇长得太像自己的妈了。

……

三年前,在终南山告别了王队,耿浩和江波儿一路向东南,来到曲阿。

他们离开长安时,王允送了大笔钱,王队只留下一小部分,其余的都交给耿浩二人。两人到了曲阿,购置了小房,安顿下来。

按王队所说,以后孙策会来曲阿。耿浩到曲阿时,孙策已经安葬完父亲的遗体,领着残部闯荡世界去了,耿浩消消停停在这里等孙策和王队,可一晃三年,只偶尔听到些孙策部的零散消息,却不见孙策来曲阿,王队更是音信皆无。

从长安带来的钱,购置房子后,所剩已经不多。(唉,啥年月,房价都贵啊。曲阿,在汉末,那也算二线城市,购置江景房花费着实不低。)

不能坐吃山空,耿浩便琢磨着干点啥。

江波儿对市场的敏感程度远高于耿浩,江波儿提议,引进山陕(并州雍州)一带的烤饼,在这里一定畅销。

“耗子哥,咱们卖烤饼吧,我老家的烤饼子可好吃了,这里人没人卖,我会做

“好啊!”耿浩觉得这个主意真不错,投资少、风险低,值得一试。

“耗子哥,你卖烤饼,我再挎一筐梨,我们一起出去叫卖

听完江波儿这句话,耿浩立刻坚决地行使了否决权。

“咋卖?咱俩挑着担子,我喊一声‘炊饼’,你吆喝一声‘脆梨’?去去去,一边去,丧气死了!”

江波儿始终琢磨不明白,卖‘炊饼’和‘脆梨’有啥丧气的。

最终,耿浩还是选择了一个专业对口的行当:制作陶器。

您还别说,买卖还真不错。

耿浩的产品上,经常画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很是受顾客欢迎。

江波儿又善于销售,最典型的销售案例是:说服来买四只陶碗的顾客,捧回去十二生肖一套陶碗。没过几天,那顾客又来了,说孩子最喜欢的‘猴’碗摔碎了,想要补上一只。于是,江波儿又按定制标准,高价卖了一只出去。

耿浩受此启发,还曾琢磨是不是要做个108只的套装,后来考虑到顾客未必能接受什么“一百单八将”,作罢。

“陶器大师”耿浩亲手制作,“销售总监”江波儿亲自销售,“耿记艺陶”竟也渐渐在当地混出了小小的名气,不仅足够两人花销,还有很多结余,两人日子过得也算逍遥自在。

……

自从闲聊说起给江波儿娶媳妇的事,耿浩还真的上了心。

托了媒使帮忙,说了几家闺女,可江波儿都不同意。

耿浩初时还感纳闷,后来突然醒悟:“小子,你是不是有了意中人了?”

再三追问,江波儿终于说了实话,原来相中了不远卖布店的闺女。

“靠,有目标了不早说,害我和媒使废了那么多口舌。有目标就好办了,只是闺女家也算殷实,咱不能太随意了,都得按程序来

接下来,少不了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程序,一切顺利,加上最后的程序“亲迎”,“六礼”齐备,热热闹闹为江波儿迎娶了新媳妇。

耿浩原本想把正房腾给江波儿小俩口住,但江波儿死活不同意,于是耿浩继续住在正房,小俩口住在偏房。

小俩口以兄长尊耿浩,做饭、洗衣、收拾房间,自然再不会让耿浩插手。

耿浩享受起“老太爷”的待遇。

……

晚饭后,耿浩溜达着,很惬意,像平常的“老太爷”一样,伸手抚模自己的下巴,可惜,缺了“老太爷”们标志性的长胡子。

模着下巴上刚刚冒出头胡子茬,耿浩不禁又回想起了二十一世纪,回想起自己真正的家。

“唉,孙策不回来,王队也没消息,难道自己真就在这里安家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组团游三国最新章节 | 组团游三国全文阅读 | 组团游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