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16好好活着第十六步

作者 : 雾十

——好好活着第十六步:被穿越前辈坑惨了有木有!

康熙十九年,上元节康熙在乾清宫大摆筵席,宴请群臣,这次不再是很抠门的一碗粥了,各种珍馐美味看的胤祚食指大动,却又不敢多吃,因为上一世的死,他真的是对美食又爱又怕,他目前还是没能走出那个被最爱的点心弄死的阴影。

“怎么了?”太子爷在一边小声问道,“这次不是粥了很显然他对上一次万寿节的粥也是耿耿于怀,虽然当时为了给康熙面子没有明面上,但心里肯定是记着的。

因为我发现这一大桌好吃的还不如一碗粥呢,最起码我不会陷入到底是吃还是不吃的两难境地!胤祚鼓着一张包子脸如是想。但他却不能这么对他二哥说,所以他说的是:“我就是不想看到这么多吃的

太子爷表示,弟弟真是难伺候……那以后我办宴会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请他呢?

宴会上康师傅赋诗一首,胤祚发现他过去的哥,现在的爸好像真的挺喜欢作诗的,他是不太明白那些诗作的好不好,但光这种逢年过节动不动就作诗的数量就已经足够他仰望了,已经入学一年的皇三子胤祉也小小的表现了一下,虽然他是背诗,但用那些拍马屁的大臣讲就是,三阿哥背的很是应景!

出现了,终于出现了,胤祚等待多时的阿哥之称,以前在他还是天祚的时候,他曾经奇怪过为什么宫里无论是太监宫女,还是服务于皇室的内务府对他们哥几个一律都是尊称爷的,即便当时他这个爷才刚出生。

依旧是受《还珠格格》这部影响深远的电视剧影响,胤祚一直以为皇子和公主应该是称呼阿哥和格格的。后来才发现……尼玛满语里阿哥和格格其实就是男孩和女孩的意思,但凡是旗人家里孩子都可以称呼为阿哥和格格,就跟我们问别人家你家是男孩还是女孩一样,旗人问的是你家是阿哥还是格格。

顺治、康熙一直在强调汉化,所以旗人在说汉人家的孩子时说的也是男孩和女孩,不过在说道旗人时却会坚持格格和阿哥之称,因为阿哥和格格是在旗的旗人,一出生就归国家养,身上都有一份钱粮,这是男孩和女孩所没有的,强调阿哥和格格不过就是为了显示这一份与国家的紧密联系而已。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这么说更加洋气,更加高贵。

所以说,虽然旗人的“阿哥和格格”比汉人的“男孩和女孩”的身份高贵,但“阿哥和格格”仅仅是一种说词,不能用于称呼。

宫中之人,无论是太监宫女,还是内务府的人都是伺候主子的人,自然不能用阿哥和格格这样更类似于平辈的说词来称呼自己的主子,这可是大不敬的。而为了显示皇室对于大臣的优待,他们可以在口头上在与皇上对话时称呼没有品级的皇子为x阿哥,但在书面行文上则必须写为皇x子。

至于皇上和宫妃,他们一般都是直呼孩子名字的,就好像没有多少父母会称呼自己的孩子为x总什么的,无论孩子有多大的成就,他们还是直呼其名。当然,分位底的宫妃为了以示尊敬会用皇x子代替,但要是叫x爷那就是自降身份打脸的事情了。

在皇宫里,不同的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称呼是一门特别庞大而冗杂的学问,反正胤祚至今都没能全部搞明白,他能不让自己出错已经很不容易了。

好吧,人不能太铁齿,他偶尔还是会犯错的,好比……

“胤祚你在想什么?”一派其乐融融之中,唯独胤祚在走神,康熙自然一眼就发现了他,更不用他身边还有一个猪队友太子在努力想要不着痕迹的让他不要显得那么不合群,却反而因为动作太懂更招人眼。

“儿子在想,在想,三哥背的这首辛弃疾的诗真美皇三子胤祉刚刚背的正巧就是那首特别注明的“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胤祚很庆幸他知道这首诗!

“……”诡异的沉默之后是突然爆发的哄然大笑。

我做错了什么?!胤祚的脸上赤-果的表达出这一个意思。

“这首诗是岳飞岳鹏举作的太子和胤禛一起在旁边小声提醒道,顺便特别默契的开始担心未来胤祚入学后可怎么办。

“!!!”真的是被穿越的前辈们坑死了。

“算啦,算啦,你能知道辛弃疾已经很不容易了康熙笑的眼角都出现泪花了,看着儿子那么一本正经的笃定这首诗是出自辛弃疾,还特别骄傲的等着求表扬,康熙就什么气都没有了,今天心情好,关于儿子文化知识的教育问题他决定私下里再慢慢和儿子讨论。

众大臣纷纷附和表示,六阿哥真是天真烂漫,童稚十足。简单来说就是,傻的可爱。

你们这群什么都不知道的愚蠢人类啊,元夕真的是出自辛弃疾之手,真的!qaq胤祚只能在心里这么想了。

倒是宴席上与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坐在一起的查理第一次仔仔细细的打量起了胤祚,没有嘲笑,也没有鄙视,只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衡量和对比,好像在拿他和什么人进行对比,默默的在盘算什么。

那次宴会之后没多长时间,胤禛就入学了,他跟查理当初的突发情况不同,早在去年年底钦天监就已经算好了入学的吉日,到点报道就行。

一个伴读,两个贴身太监,四个书童,八个哈哈珠子,构成了胤禛入学的基本班底。

以前胤祚一直以为知道哈哈珠子其实就是伴读的自己实在是太有文化了,后来到了大清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一知半解害死人,哈哈珠子在满语里确实是有伴读的意思,但伴读却不一定是哈哈珠子,皇子们的伴读是从宗亲和朝中重臣之子中选,而哈哈珠子则是由包衣奴才担当。在书房里替皇子挨打的永远都是哈哈珠子,不是伴读;在书房里替皇子对师傅进行“弟子给师父端茶递水天经地义”这项活动的也是哈哈珠子,不是伴读。

书童则是从八旗中子弟中挑,专门负责皇子的茶食,轮流值班,每天两人。贴身太监……他们就做好他们一开始的本职工作就ok。

可以说伴读、哈哈珠子、书童以及贴身太监都是为了皇子读书服务的,只不过他们服务的内容不太一样,各司其职,如是而已。而在一般大富人家,这些职责一般都是由一到两个仆人来完成。

用胤祚话来说就是,皇室也不过就是穷讲排场,一两个人能完成的事情非要整出个七八个才能甘心。

据说皇子入学后,教学方式也不是传统的1对n,而是n对1,但具体有多少师傅班子要围着一个皇子,这个胤祚就不知道了,因为康熙不允许他去书房给他几个勤学苦读的哥哥捣乱……胤祚表示,皇阿玛,难道我在心中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吗?!

康熙表示,事实上,胤祚在他心中的印象远比胤祚所能想的还要调皮捣蛋,他总觉得他充分在这个宠爱的六子身上明白了什么叫一个小男孩的精力充沛。

有次康熙甚至为此在给他的好基友纳兰容若批示的奏折里直接聊起了儿子的教育问题。

纳兰兄自然不能说皇子坏话,即便对方不是皇子,只是单纯作为自己朋友的儿子,他也不能对自己的朋友说你家的儿子实在是迥异与他这个年纪男孩该有的表现,于是他只能在下次上奏折的时候表示,男孩子都是这样的,甚至我家的两个儿子比六皇子还古灵精怪以及淘气呢。(纳兰家两个比猫都乖的男孩表示躺枪)

康熙本来也没打算听什么实话,他只是需要一个安慰,即便那是虚假的,听到别人家的儿子不如自己儿子,他瞬间就得到了治愈。(喂)l3l4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清穿]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最新章节 | [清穿]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全文阅读 | [清穿]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