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 奇症

作者 : 新燕顿旺

华灯初上,慈济医馆后房正厅。******请到看最新章节******

华回天和坐馆大夫乐斋、苏和谦、梁子川,连生还有几个伙计正在吃饭,忽然听得店外一阵拍门声。连生忙去开了门,迎进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心急火燎,到得后厅便道:“华大夫,我们家少女乃女乃着我来请大夫,小少爷得了一种怪病,像着了魔似的一个劲儿摇头

华回天道:“是后街布行的陆齐啊。别着急,你慢慢说有吩咐伙计去给端茶。

“不喝茶了,华大夫。这会儿正着急呢陆齐摆摆手道:“说起来是前几日的事,小少爷发高烧,八个月大的女圭女圭原是常见的。便找旁边的医馆李大夫抓了付药,烧就退了。这以后孩子就开始甩头,一开始少女乃女乃、少东家都没在意,但昨天开始更加严重,不自主地摇头,动作变快了,甚至全身晃动,直翻白眼。请来李大夫再瞧,也瞧不出原因,有人说莫不是撞了邪。这会儿,少东家正安排道士驱邪呢,少女乃女乃放心不下,便命我赶紧来请您

华回天道:“孩子是纯阳之体,受惊倒是有的,撞邪应该不会。乐斋,你懂佛法,就随陆齐去一趟吧

乐斋答应一声,让连生背了药箱,三人急忙向锦绣布行赶去。

锦绣布行少东家姓章,名泽权,他父亲前不久从四川随商队回定阳的路上,染了流疾,不幸过世了。章泽权刚接手布行生意,便碰上这灾荒时节,经营惨淡。他母亲名蒋氏,见孙子病得蹊跷,心想:莫非章家时运不济,孩子撞邪了?便要章泽权张罗请一位道士来作法,一则给孙子定惊驱邪,一则安一安客死他乡的丈夫阴魂,好求得家宅安宁,生意昌隆。章泽权是个没主意的,全凭母亲作主,只是他妻子黄氏仍放心不下,吩咐管家陆齐去请大夫。

约莫一刻钟,乐斋等人便到了,就见布行大门上,贴了好几张道符。进门后,一个四十多岁的道人,正挥着木剑,嘴里念念有词,左刺右砍,然后在供桌上抓起一把白米撒向空中,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符,在烛火上点着,快烧尽时,迅速放入一碗清水中,用手搅了搅。道人收起剑,端着这碗符灰水,对抱着孩子的黄氏道:“把这碗圣水喝了,孩子就没事了

妇人将信将疑,端着水道:“仙人辛苦,快坐下歇歇恰好孩子摇头摇得厉害,边哭边蹬,黄氏手里的水倒出半碗。道人见了,不高兴地瞟了黄氏一眼。章泽权见状,忙请道人去厅里喝茶。黄氏又命人端上酬金,道人眉开眼笑,将碎银子揣进怀里,笑道:“客气了,客气了

黄氏见乐斋等人到了,也顾不得给孩子喂那碗圣水,急忙将几人迎去卧房诊治。

乐斋小心翻了翻孩子的眼睑,见眼球颤动,又仔细查看嘴舌、耳后等处,舌质红,苔薄微黄,其他并无异常。接着他让人拿来一个拨浪鼓,在孩子面前逗玩。孩子摇头稍停,但转瞬又摇头如前。乐斋问道:“孩子睡时怎样?”

黄氏道:“睡时较往常晚些,但睡着时头不摇

乐斋道:“少女乃女乃,孩子的病是因外感余热未尽,伤及肺之气阴,肺不肃降,致使肝气上逆,引动肝风。我先给你开个方子,帮孩子先清补气阴,和阴熄风,凉肝镇惊

连生忙摆出笔砚,帮忙写了方子。北沙参,一钱半;石斛、麦冬、桑叶、黑山栀各一钱;全蝎,半钱;羚羊粉,些微(冲服),钩藤一钱半(后入)。

乐斋叮嘱道:“孩子太小,药量不可过猛,少女乃女乃切莫心急,此方服七剂,再来复诊

黄氏点头称谢,命人取了诊金,将乐斋、连生送至门外。

路上,连生问道:“师叔,这孩子的病好生蹊跷,您有把握吗?”

乐斋道:“我亦没见过。但从病症看,眼球颤动,眼睑下垂,是肝气上逆。肝阳亢盛而风动,故头摇,但病根却在肺。先前孩子高烧,大夫开方的药量,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减少,烧虽退了,仍需要依方巩固,同时滋养肺阴。是以我在方子中加入麦冬、北沙参清肺润肺,桑叶肺、肝调达

连生点头称是。

七日后,黄氏来医馆复诊,孩子摇头的速度已经减慢,不再浑身抖动。于是乐斋在原方子上加了“扁豆一钱”。嘱咐按此方服用十四剂。

连生问乐斋原因,乐斋道:“《金匮要略》上说:‘见肝之病,知肝转脾,当先实脾。’五脏相生相克,全蝎、黑山栀药力较猛,恐损肝伤脾,所以用扁豆实脾,防患未然

十四天后,孩子的病基本好转,每天只摇头几次。乐斋问了孩子的食量、睡眠情况,见无异常,便叮嘱按之前的方子继续服用。半个月后,孩子已经痊愈。

锦绣布行少东家章泽权,妻子黄氏,都万分感激,除诊金外,硬是送来两匹棉布。华回天读过医案,连连赞许乐斋的诊判,便收下这两匹布送给乐斋、连生,说道:“年关就要到了,你们俩正好做件新衣裳

乐斋甚是高兴,医者父母之心,何况治愈的是这种蹊跷之病,就如跨过一大障碍,也足可为以后小儿惊风疾病的研判当作借鉴。

就在慈济医馆大家热议章家小少爷医案的时候,有一小妇人进到乐斋诊室,作礼道:“乐大夫,妾身不知能否也请您帮忙开个方子?”

乐斋道:“妇人的病,我们医馆梁子川梁大夫是极高明的。他今日休息,你可明日再来

妇人见四下没有旁人,便道:“乐大夫有所不知,我原是由梁大夫诊治,但半个月下来,好似未见好转。所以……”

乐斋道:“你且说说病症吧,明日我与梁大夫一起议议。只是妇人之病我瞧得不多,回头你还要以梁大夫的方子为准

妇人道:“那我先谢过乐大夫。我本是定阳固家庄曹村的,四年前,嫁到鼓庄郑家。夫妻感情尚好,只是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身孕。前两年找村里的大夫瞧过,开过不少方子,都不见效。我家男人性子便有些暴躁,我心里也甚烦躁,与他时有吵闹,夫妻感情大不如前。现在村里人有些议论,说我是妨夫克子的命,会让郑家断了香火。这么着,公公、婆婆都劝我到县里来,请名医给瞧瞧

乐斋道:“月事可正常吗?”

曹氏道:“月例前,感觉胸闷、烦躁、月复胀。来潮时月复痛,量不多,血色紫暗。这个月四十多天了,现在还未来潮,月复部胀痛,胸闷,烦躁不安。j□j亦胀痛

乐斋又为她把脉,脉沉弦。看舌苔,舌红苔薄。心中寻思:曹氏乃肝经蕴郁,木失条达,疏泄失职。气郁则血滞,故经血不畅,胸闷月复胀。郁久化热,则烦躁易怒。脉症合参,证属肝气郁滞,月经不调,并原发不孕。曹氏的病,自己应该能治,只是与梁子川相处日久,知道他性情孤傲,如果得知自己替他医治的病人开方,必定心中不快。想到这里,便对曹氏道:“梁大夫先前开的方子可在身上?”

“在身上曹氏掏出方子递给乐斋。

乐斋定睛一看,梁子川开的是古方“温经汤”加减:当归、白芍、吴萸、川芎、半夏、丹皮、阿胶、甘草、川楝子、山甲、路路通、丹参。虽说也对治气血瘀滞,月经不调,却不能化热、疏肝。乐斋便将这方子改为:当归、白芍、柴胡、枳壳、云苓、香附、丹皮、元胡、泽兰、郁金、陈皮、灸甘草。

乐斋道:“我这方子与梁大夫药理一样,但用药习惯有些差异。你且服用十二剂看看效果,若是月事正常了,便来我这里复诊。梁大夫每月初五、十五日休息,你这两天来医馆找我会方便些。若是无效,再请别的大夫诊治

曹氏接了方子,称谢离去。

半月后,曹氏果然按约定的初五日来复诊,月事已经色量正常。乐斋便在原方子基础上加了“益母草、川楝子”,要她再服三剂,又开了逍遥丸、得生丹,叮嘱在汤剂后用丸药调理。两个月后,曹氏的丈夫郑利民来慈济医馆报喜。乐斋忙将谢礼交给梁子川,笑道:“我见曹氏用药后气血瘀滞得解,便在梁大夫的方子上加减而已,梁大夫才是恩主呢

医馆众人,均向梁子川道喜。梁子川哈哈一笑:“哪里哪里言下却颇为得意。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破壁最新章节 | 破壁全文阅读 | 破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