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 寄养

作者 : 新燕顿旺

佛历四千一百年,阎浮提南赡部洲。******请到s*i*k*u*s*h*u.c*o*m看最新章节*****有一国,名中州,国号靖。淮河以北,有县名定阳。定阳县偏西,坐落着一个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民都姓连,故称“连村”。

连氏先祖原为躲避战乱,迁于此地。因地瘠民贫,水资源缺乏,虽祖祖辈辈辛勤耕作,却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外村的闺女,都不愿意嫁到此地。如此数十载,逐渐凋零败落,人才不出,诸史不载。

是年冬天,连村连老汉夫妇喜得一子。孩子出生时,不见风云突变,也没有满天红光,平平静静,与平日无异。

连老汉抱着新生的幼儿,喜上眉梢。嘴里念叨:“乖儿啊,今年地里虽然歉收,祖上香火却是丰收,真是好兆头。族里我这一支血脉,到我已是孤苗,今儿可算了了老汉心病

连老汉的内人名方氏,也十分宽慰,笑道:“香火旺,灶火也会旺。我可是做梦能生四五个娃呢

连老汉笑道:“果然就好了,这娃便叫‘连生’吧,都说老蚌生珠,越生越勇

张氏啐了连老汉一口,“老不羞,这家底子养得起呀?不过‘连生’的名字挺好。以后就叫他‘连生’吧”

连老汉自打得子,干活更加出力,早出晚回。只是方氏半生操劳,体质很差,女乃水不足。连生虚弱,抵抗力极差,受不得风寒,时常咳嗽流涕,发烧不退,日夜啼哭。几茬下来,方氏气力更见不济,不到半年,已卧病在床,自己尚需要人照顾,哪还经得起小连生的折腾。

村民见连老汉辛苦,不时来他家帮忙照顾方氏,但终究不可持久。如此半年,连生母子都病泱泱的。邻居们见状纷纷摇头,心想再这样下去,恐怕不但连生早夭,连老汉一家也就此败落了。便有人劝连老汉找一户家境好的,将连生送去养活。

连老汉愁眉紧锁,心道:连村三十几户人家,家境皆是平常,大家乡里乡亲,说是过继,其实是帮他养孩子,谁能真正愿意?要去别的村,十里八乡打听,即便有了合适人家,连生过继别的姓,连家依旧是断了香火。

连老汉思绪万千,也不知如何打算,唉声叹气,抱着连生无意地走着。

这时有一化缘和尚,见到连老汉怀里的连生,面黄肌瘦,啼哭不止。和尚道:“施主,我听这孩子啼哭之声,孱弱无力,想必是病了

连老汉叹了一口气,道:“家里不济,这孩子不是病,是饥寒所迫,怕是难保了

和尚听罢,沉吟良久。道:“施主,我今天见着这孩子,甚是亲切。如果你信得过我,不如将这孩子付与我养大。我是距此二十里地,栖凤山来仪寺的智圆和尚

连老汉上下打量了一番智圆和尚,见他约莫五十来岁,面目慈祥,眼神和善,不像是邪佞之人。但托养子嗣关系重大,不知如何回复,半晌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村民连大洪,曾去来仪寺上过香,见眼前的和尚,果然是来仪寺的智圆和尚,便劝连老汉:“我听说有一种孩子的命格,要寄养在寺庙、道观里,反而能养大的。今天既然智圆法师与连生有缘,不如将连生送了去,也比过继到别家,自己断了香火强得多。何况如今各地连年受灾,反倒是寺庙里受百家供给,饮食无忧

连老汉既知道智圆和尚不假,又听连大洪说得有理,便回家与方氏商量。

方氏听后,躺在床上自顾啼哭,半日不语。连老汉知道她心中不忍,一跺脚道:“且送去,待你身上好些了,来仪寺距此二十里地,来回不过半日,我们三、五日便能去看连生一回

方氏见连老汉这般说话,擦了擦眼泪,将孩子抱回怀里,掀起衣裳,要再喂连生一口女乃。连老汉从柜子里翻出几件连生的衣裳,包裹起来。见方氏喂好了,将方氏从床上搀扶起来,老俩口抱着连生,一起出门,将连生交到智圆和尚手里。

说来也怪,智圆和尚抱起连生,连生便露出甜甜的笑容。老俩口见状,心想可能连生命中注定,有这善缘,健康养大该有指望吧。

方氏又拿出一张纸,塞在连生衣裳的包裹里,对智圆说道:“这孩子唤作‘连生’,今后有劳法师了,这是连生的生辰八字,我放包裹里说完老俩口跪在地上,向智圆法师磕了一个头,道:“今后法师您便是连生的再造父母,我们俩口子必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智圆见状,连忙扶起。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我定当尽心抚养,上天有好生之德,连生吉人天相,你们无须担心。女施主可好生调养,待好些了,便去来仪寺看孩子

“嗯连老汉夫妇连声答应。智圆和尚从布袋里掏出几付草药,说是能固本培元,理气通达,方氏正用得着。俩人感激不尽,又送了智圆和尚一程,不必多表。

智圆和尚抱着连生,满心欢喜,回来仪寺的路上,便向几户人家要来一些粥水,每隔两个时辰喂一次。到了寺里,又焙了几个红薯,刮成泥,连生颇爱吃。

从此智圆和尚不理祈福、超度等事,吃用不足了,便背着连生,一声佛号,四处化缘。运气好的时候,能得些羊女乃,甚至有女乃水的妇人喂连生几次。当然也有讥诮言语,背后指指点点,但智圆从来不以为意。自打抱养连生之后,智圆的日子增添不少生气和乐趣。

连老汉夫妇和连村的农户往来来仪寺,见连生活泼无恙,都啧啧称奇。连老汉夫妇宽慰万分,家中但有结余,四时蔬谷、新添衣裳,不时往寺里送。

如此过了一年,连生已经撒欢乱跑了。智圆和尚带着连生日间劳作,夜间开始教连生识字、书写。想不到连生聪慧伶俐,半年时间,《百家姓》、《千字文》已能成诵。智圆又教他《论语》、《诗经》、《老子》、《庄子》。

连老汉夫妇再到来仪寺,本想把连生带回去,见孩子这般长进,又与智圆和尚感情深厚,便打消了念头。心想:连生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才能像富家子弟一般识书认字。这可是连老汉夫妇想都不敢想的。至此,更当智圆和尚是连生的大贵人,他们家的活菩萨。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破壁最新章节 | 破壁全文阅读 | 破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