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魔法师 第七十三章演出后的余波中

作者 : 吴乐府

这些都是戴维整理出来的,对他评价不怎么正面的几份报纸,本着先甜后苦的思路,他决定最后再看……仔细看(怎么也觉得心中有一股怨气)。

首先是《先驱日报》,上面的观点让戴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阴谋的味道。

文章的位置:第二版头条,大标题为《胡拼乱凑的大杂烩》。

行文起始就以看似客观,实则不太客气的笔调简单描述了戴维-迪蒙的万圣节晚场秀,“……试图以歌舞助兴,却不符合当晚的节日主题,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如此敷衍的开场,显得极无诚意。”

“第一个节目,其实就是简单的找牌魔术,不过稍微变了个形式,难度很低——不得不说,戴维-迪蒙先生在表演上的功力超出魔术技巧多多,他更像是一名演员。”

“在第二个节目中,他的演技得到了再次证实——他的确是一名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明星……整个环节的亮点有二:斗剑以及痛苦的挣扎,这让我联想到了蒙面侠佐罗,还有《加勒比海盗》(听说他与奥兰多-布鲁姆是好友)……”

“至于最后一个节目,我只能感慨,用一张白纸以及一台投影机就能表现出来的效果,何以被人吹捧成传奇?!除了最后一手变黄金,其他任何环节只需要一名电影放映员都能胜任!哪怕是最后一手,也不过是最简单的魔术技巧……”

“我们不要忘了,他戴维-迪蒙不过是一名流浪魔术师的弟子,贫瘠的知识,浅薄的底蕴,根本无法支撑他完成大型魔术,唯一擅长的不过是乞讨行骗的技巧……”

“这么一分析下来,他的魔术处处都是破绽,偏偏还自以为高明,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以为可以蒙蔽世人,殊不知人人都可以将他看穿。”

“这场所谓的万圣节个人秀,根本就是一场失败的表演,用漂亮的脸蛋,金钱堆起来的光影效果……等包装出来的魔术,真的是发展、进步吗?”

戴维一字一句地把它看完,狠狠地吐了一口气。

这是污蔑,偏偏还用看似内行人的笔触写出,想必能蛊惑不少人吧。

他记住了这家报纸,还有那撰稿人。

接着看下一份——《华尔街日报》。说真的,戴维自己都不相信有关他的娱乐新闻居然会出现在这份美国金融界最具权威的报纸上,但是,它真的出现了,还是在头版。

按照《华尔街日报》一贯的风格,这篇报道里没有图片,没有彩字,只有一排图表,列举了一堆数据,说明戴维-迪蒙的明星身份以及笼罩在他身上的魔术师光环将影响多少美国人,从而给经济带来如何负面的作用。

戴维看后只想笑,谁说数据帝不懂幽默的?手中的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证明嘛。

什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戴维-迪蒙先生的受众群体多为12岁~40岁之间的人士,他们是构筑经济的主体……从业人才的流失,必然带来负面的影响。”简直是狗*屎一样的逻辑推理出来的狗*屁论断嘛,但考虑到《华尔街日报》的权威性,还就有人信了。

有点郁闷,戴维继续翻开下一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看这份报纸的名字,戴维就想骂娘:你好好一份以基督教冠名的报纸,专心地去宣传迷信思想与宗教信条不好吗?偏要参合进“科学”两个字,报道的是与名字根本不沾边的国内国际大事件,居然还受到知识界的推崇,这简直……不科学嘛!

当然,这只是戴维乱发脾气时的无理抱怨,人家名气这么大,创刊百年资历深厚,不是他这个小角色能够诋毁得了的。

依旧是头版,依旧是加黑的标题,这次终于跟科学沾点边了。

“《企图颠覆科学的恶魔》?”戴维有趣地将标题读出声,随后晒然一笑。

“……我们注意到了戴维-迪蒙先生在表演时的台词及语气,对科学事物充满了不屑,然而纵观他的魔术,真的那么神秘,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吗?”

接下去,作者一一例举了戴维当晚表演的所有环节,全面地做出了分析:

“开场的小蛋,是一种热带雨林中的菌类,有个美丽的外号:戴面纱的女人……虽然,实际上我们找不到能长得那么高大的,生长速度如此迅速的同类(怀疑魔术师可能使用了某种催化剂),但基本确定这是自然现象,不是怪力乱神。”

“……悬浮的纸张是一种失重现象,科学同样也可以做到这点……找牌更是魔术表演的基础项,与鬼魂没有任何关系……”

“……炼金术是谜中之谜……认真地反复观看那场表演,对比魔术师的手出现在画板前时的不同……有时有阴影,阴影下画布上的图案不变、或仍在变化,这说明不是投影科技,对此我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我相信,一定有人可以;有时画布上没有手影,对此用……理论来论证,无法得出解释,但以演出耗费金额推算,排除大型科技仪器的使用可能,估计为一种障眼法……”

别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还是相对客观的,一些环节基本被揭秘,另一部分也推理的**不离十,而极少处“反科学疑点”也是直言不讳,不过语言的修辞,潜在的导向是不可避免,还在戴维-迪蒙的接受范围内。

文章最后还提议,由专业魔术师牵头制作魔术揭秘类节目,或者干脆请戴维-迪蒙来主持这类节目,认为适度地揭穿一些古老的魔术秘密有助于促进思考,破除迷信跟魔法,并提升整体魔术风气的正面效果。

了解这些秘密之后,观众不见得就会因此而丧失对魔术的兴趣与好奇心,因为当他们看到现代的魔术师做出了许多明显地不可能用那些方法完成的新表演时,他们只会对那些魔术师感到更加地敬佩。

戴维摇了摇头,心里暗暗道了声“呸!”。

任尔等巧言令色,我自岿然不动!。

魔术师守则第一条:珍惜魔术的秘密与价值。他如果上电视揭秘魔术技巧,收视率肯定会有,但无数同行的饭碗也肯定会被砸,那就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他有“干爹”扶持,有看得见的大好前途,是超级新星,是无数同行者的榜样,因此何必要去铤而走险,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个世界虽然尚未发生,但是前世时,戴维知道有个叫做法尔·范伦铁诺(valvalentino)的职业魔术师,就曾以“蒙面魔术师”的面具伪装参与了福克斯广播公司拍摄的系列电视节目:《魔术掲密》(原名为:breakingthe

magis‘agic‘sbiggestsecretsfinallyrevealed),结果立刻引起了全世界(注意,是全世界)魔术师的震怒与抗议,将他斥之为“魔术界的叛徒”或“魔术界的通缉犯”。

最终,这位“魔术界的叛徒”顶不住重重压力乃至死亡威胁,辞去这一档“给魔术界带来重大伤害的节目”。

然而,事情还没完,魔术师法尔·范伦铁诺先生必须为他自己轻率的行为负责,他遭到了全世界魔术界的封杀——哪怕他辞去了节目的拍摄,先后移民到巴西和日本,也依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因此,戴维-迪蒙咬定青山不放松,绝对不会去干这等鸟事。

放下包藏祸心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戴维舀起了最后一份报纸——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纽约时报》。

在第二版,戴维看到了醒目的标题:《devil=恶魔,demon=魔鬼,戴维-迪蒙=魔中魔!别沉醉于他编织的幻梦,请警惕,或离开!》

虽然没有放到头版,但超长加彩加粗的标题,整版的图片和长篇幅的报道、分析,无一不显示着《纽约时报》对这则新闻的重视。

戴维通读了一遍,又细细品味了一遍,感情复杂,思绪万千。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娱乐魔法师最新章节 | 娱乐魔法师全文阅读 | 娱乐魔法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