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而行 第一百九十四章探寻

作者 : 香笼草

“别呀,母妃!您可不能这么说林家二哥。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他诗书满月复、素有志向。以后必定能靠自己成为朝中重臣,区区一个爵位有啥好稀罕的?而且他又善良又温柔,在女儿看来,他是独一无二的好!可不许您说他。”周娇娇一听急了,不假思索的话冲口而出。

常山王妃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起来,常山王也笑着摇了摇头,冲常山王妃说“看见了吧!女生外相啊!刚才还哭着叫着要跟我们回封地呢!现在呢?唉!怪不得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呢?”

夫妇二人一起朗声笑起来。

周娇娇胀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憋出一句话“您们笑个够吧,我回院子了。”说着便低头向外跑去。根本没发现这本就是自己的院子。

常山王与常王山王妃互视一眼,又笑了起来。

周娇娇一口气冲出院子后才猛然醒悟那本就是自己住的院子。

想折回去却又拉不下面子,干脆在小花园踱起步来,好让自己剧烈跳动的心与火红的脸恢复正常。

想一想今日发生的一切,她犹自觉得宛如梦中一般。不曾想解开了父王、母妃与自己的心结;不曾想,从明天起自己就要成为他未过门的妻子。脑海里又浮现起那人白衣翩然、俊朗温文的样子,她的脸颊又发起烫来,一双美丽的眼睛如同雨水洗过的宝石一般晶莹剔透,闪着迷人的光彩。

平谷县县衙内,林知行打开父亲星夜送来的家书,一口气看完后,他微笑起来。那个用笑声掩饰愁苦、从来都是挺胸抬头,宛如风中翠竹的坚强女子是自己的未婚妻了,如此很好!

刑部大厅内。一夜未眠的宋砚脸色略显憔悴、眼睛泛着几丝血丝。紧抿的薄唇透出一股坚持,此时正紧张而期待的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老银匠。

老银匠粗糙却灵巧的双手正摆弄着眼前的一堆碎片,不时摇摇头,叹息一声,双手却是不停。

林知义同样憔悴而疲倦的匆匆进入,看了看大厅内尽是宋砚的人,以及顾府大伯母罗氏的族兄弟。向宋砚点点头。示意宋砚借一步说话。

宋砚会意的走过去。两人一起朝门口走去。

“如何了林大哥,可有收获?”宋砚低声问道。

林知义依然没有太多表情,只点了点头,用轻不可闻的声音轻轻道“算是一条线索吧。据村子里的猎户讲,昨晚打猎归来遇到一队大约千人的将士,身着盔甲从青龙山下来,抬着些许猎物,像是打猎而归。而一位行商也讲,在昨晚巳时左右,他从邻县进货归来,也听见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在山上响起,但当时天色已暗。且月色被乌云遮蔽。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人!”。

宋砚看着林知行,思索了一下“打猎归来!?需要千人之众吗?猎户与行脚商人所说的时间是否一致?”。

林知行眼里有一丝欣赏之意“我问过了,猎户说的是傍晚,大约卯时,而行脚商却肯定的说他是在巳时才赶回来的。所以说。他俩说的时间并不一致。我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本就有两队人马,一前一后下山。二嘛就是同一队人马,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分成两队一前一后下山。而且下山的地点也不一样,一条路是从前山,一条路是从后山。”

宋砚点点头“不管怎样,这也是最大的一条线索了。如果能查出是哪些将士曾上青龙山打猎就好了?”他模了模下巴上的胡茬自言自语。

林知义终于有了一丝笑意“这有何难?大批将士出城本就有记录,你只需找到二皇子一问便知。他这段时间因为腿伤的原因可一直负责着五城禁卫军的调动。”

宋砚眼睛一亮“小弟马上就去。”又望了望刑部大厅,向林知义说道“那位老银匠还在拼凑现场带回来的,好似模具一般的东西。看来还要一会,林大哥您先回去梳洗一下,给嫂子打个招呼吧!她有孕在身,为你也担心多日了。”

林知义听他说起怀孕的妻子,眼睛里闪出一片柔意,迟疑了一下。

宋砚又道“您就放心吧,我去了二皇子府,还有宋福、宋禄在此看着呢!没事的,再说,您回去顶多也就两个时辰,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会马上派人去林府通知你的。”

林知义想起几天未见的妻子,终是点了点头“好吧,那这里就辛苦你了。我回去换身衣裳,给木氏说声就回刑部。”

说着冲宋砚拱了拱手,向门外走去。

宋砚一笑,转身进去向宋福吩咐了几声,也出了刑部,直奔二皇子府。

林府内,顾氏正头昏脑胀的看着面前的册子,一边看,一边蹙眉。嘴里喃喃自语“唉呀!这不行,这件也不行,这放起来,是要给善儿的。这件不错,这件我想留给大孙子、、、、、、”砖头厚的册子摊开了一桌子。

林老夫人慢慢放下手中捧着的细瓷八仙过海茶盏,抽出帕子拭了拭嘴角。咳了一声,开口道“我说媳妇儿,别在那挑挑选选了好吧?你不嫌看得眼花,我听得都头疼。这好那也好,不是老婆子自夸,这林府的东西还真没那件不好的!我今天叫你来挑是给天娇郡主挑聘礼的,可你倒好,挑了快一个时辰了,给知善挑了一大堆出来。什么好的都想留给知善,你倒是给知行小两口留点呀!”老夫人带了丝好笑。

顾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抬起头,笑道“娘,您别怪我。虽说善儿的嫁妆一早定了,可媳妇今儿个一见这些好东西,就忍不住想再挑几件给她。您也知道,善儿是要离开我们,嫁到别人家过日子,多些好东西傍身,不是有底气些吗?”她喝了口茶水。

老夫人点点头“话是这个理,我也疼善儿。可你知道,她的嫁妆已经够丰厚了,再说宋家还送来了那么多的聘礼,林家不留任何东西,全是随嫁妆发回宋府。所以呀,你适可而止吧!这知行娶得可是郡主,可不能有一丝的怠慢,但也不能越过木惠当初的聘礼去。虽说贵为郡主,可入了林府的门就只是林家的二儿媳妇,上有嫂子下有小姑,该敬的要敬,该护的要护着。但那孩子自小是个没亲娘疼的可怜孩子,细微处你还是要多上心一些。”她看了一眼顾氏,接着说道“我知道,这桩婚事你心里一直有着疙瘩,置疑那孩子的品行。但你想啊,那蜀王老王妃,一辈子最重的便是规矩二字,她都说那孩子心性是个好的,你就不要在那担心了。高高兴兴的把聘礼给准备啰,过两日便抬到常山王府去吧。”

顾氏想了想,笑着爽快的说“是,我听娘的。我这就准备好,当初迎木惠进门是足足一百二十抬聘礼,郡主那,我也就准备一百二十抬吧,想常山王府也能理解我这么做的目的。”

林老夫人笑着点点头“正是这个理儿!”说完,又阖上眼睛,转起手中的佛珠来。

打定了主意,顾氏就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明麻利,拿着册子就订好了聘礼,拿出纸张就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待写满几大张后,她再次仔细的看了看,吹干了上面的墨迹。双手呈到林老夫人面前,林老夫人眨了眨眼睛,把纸张凑到眼前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她笑着看了顾氏一眼,点点头“不错不错,既隆重又不逾越,仔细又周到,应有尽有。就这样呗,待知善爹回来了再给知善爹看看,让他也拿拿主意。”

顾氏高兴的点了点头,将单子交给身边侍候的大丫环,大丫环马上拿出一个黑檀木的匣子小心翼翼的放进去锁好。

顾妈妈脚下匆匆的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激动的笑“老夫人,夫人,大少爷回府了。”话音未落,林知义高瘦的身子已出现在门口,遮住了外面明晃晃的太阳。

林老夫人早就惊喜的站起来,向前倾着身子,一迭声的叫着“义儿,快、快上前让祖母瞧瞧,在那刑部可有受苦啊!?”昏花的老眼噙着泪水不断上下打量着林知义。

顾氏早已紧紧握住自己大儿子的手臂,生怕他马上会飞了似的。回头对顾妈妈吩咐“快去告诉大少女乃女乃一声,叫她不必挺着大肚子来回跑了。义儿给祖母请安后便回碧波居去瞧她。”

“哎!老奴马上就去。”顾妈妈抹着眼泪回道,脚底带风的向碧波居走去。

林知义的脸上含着一丝轻轻的笑意,握了握老夫人的手“我很好,祖母别担心。”

顾氏看了看他满脸的胡茬与遍布血丝的眼睛“又没能睡个囫囵觉吧?真是辛苦你了。”大大的凤眼闪着泪光。

林知义无所谓的一笑,模了模下巴“孩儿还好,倒是宋砚,还在忙着呢!他让我先回来给家里说一声,他自个又去忙了。”

林老夫人与顾氏脸上浮起一丝满意。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知善而行最新章节 | 知善而行全文阅读 | 知善而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