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全译 §§§14.师友(宾主类附)

作者 : 未知

无弹窗小说网

宣圣杏坛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马君绛帐后列女乐而前授生徒

注解:(宣圣杏坛)宣圣就是孔子唐太宗尊孔子为宣圣仲父典出《唐书》杏坛在鲁东门“孔子游于经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诗孔子弦歌鼓琴”典出《庄子》“孔子自周反鲁弟子弥众自远方來受业者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典出《家语》(马君绛帐)汉马融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自己坐在高堂的上面置一红色的帷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典出《汉书》

译文:孔于设教杏坛弟子号称三千贤人竟有七十;马融传经绛帐后面是列女乐前面却授生徒

设教有如振铎待问何异叩钟

注解:(振铎)钟就是铃口是金的舌是木的所以叫做木铎古时国家宣布政教要叫人到乡间把这木铎一摇聚集人民都來听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句出《论语》(扣钟)“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语出《礼记》

译文:设施教化就要像木铎的振声一样声一响民众就來听讲等待好学之人提出问題和叩钟大则大鸣小则小鸣的道理是沒有不同的

贾氏舌耕后人认为糊口;孔门心服诸生赖以折衷

注解:(贾氏舌耕)汉贾达精通五经求学的不远千里兽栗满仓时人以为舌耕典出《拾遗记》(糊口)是在外谋食的意思二字出《左传》(孔门心服)“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语出《孟子》(折衷)衷是中折衷是使他得乎中道的意思二字出《史记》

译文:贾达满月复经纶靠传授学问为生时人称为舌耕后人则以此自认为糊口;孔子门徒都对于孔子心悦而诚服诸门生的疑问和异议靠此而得以寻出一条中庸之道

师号西宾尊师席曰函丈;学名家塾馈学俸曰束修

注解:(西宾)先生称西宾也称西席:“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向事乞西宾”见柳宗元诗(函丈)函是容说是两席相距可容一丈;二字出《礼记》(家塾)“古之学者家有塾”句出《礼记》(东修)修是干肉十条一束古时相见必有礼物束修是最薄的“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句出《论语》

译文:先生是称西宾尊先生的讲席叫做函丈学堂名为家塾送先生的薪俸叫做束修

门墙桃李谓受业之众多;苜?阑干言供膳之菲簿

注解:(门墙桃李)桃李尽在公门是唐狄仁杰的事解已见前(苜草阑干)苜草菜名;唐薛令之做教授因为供给菲薄題诗壁上云:“朝日正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草长阑干”(菲)就是薄

译文:门墙尽桃李是说学生的众多;苜?长阑干是说供膳的微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后进之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喻弟子之优于师傅

注解:(冰生于水二句)见《荀子》(青出于蓝二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荀子南北朝时李谧初拜孔□为师后來孔□还就李谧求学所以人家说道“青出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典出《北史》

译文: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寒冷这是用來比喻后学的人胜过教学的先生;青色是由蓝色中析分出來的但彩度却胜于蓝色这是比喻弟子优于师傅

未获及门曰宫墙外望;已承秘授曰衣钵真传

注解:(及门)学生称门人也称门生及门是登门拜他为师(宫墙)“气夫子之墙数庙不得其斗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语出《论语》一仞是八尺(秘授)是传授秘密的学问(衣钵)本來僧家传授徒弟叫传衣钵这是五代和凝的事解见前

译文:不能登门拜师者称为“宫墙外望”言不能窥墙内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的意思;已经承继独门的传授者称为“衣钵真传”言得到本门的真学问真功夫的意思

杨震是关西夫子贺循乃当世儒宗

注解:(杨震)汉杨震字伯起华阴人深明经籍博览群书诸儒称为关西夫子典出《汉书》(贺循)晋贺循字彦先山阴人元帝渡江成立东晋一切宗庙制度都是贺循定的真是当世儒者所宗仰的一人典出《晋书》

译文:汉朝的杨震学问渊博有关西夫子的称誉晋朝的贺循订定宗庙制度所以为当世的学者所宗仰

负笈为千里游李固就师之笃;候门立三尺雪游杨敬学之诚

注解:(负笈)笈是书簏簏竹高箧也通作蛊桂注引楚辞九欺注:“方为筐圆为簏”负笈是负了书簏远道从师(李固)汉李固本來是司徒李邰的儿子他却变了姓名负笈从师不远千里后來成为大儒典出《汉书》(游杨)宋游酢杨时都是程伊川先生的弟子有一天去见伊川先生先生方瞑目静坐二子就侍立在旁边等到先生开目见了二人说道:“你们在这里吗天已晚了何以归休”二人退出门外一雪已深至三尺典出《宋史》

译文:背负书箧千里从师问学李固好学的坚定信念可称为相当笃厚;候立门中有积雪三尺之久由此可见游酢、杨时诚敬的向学心思

称师善教如坐春风之中;感业有成得沾时雨之化

注解:(春风)宋朱光庭去见程明道先生回來对人说道:“我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典出《宋史》明道先生是伊川先生的兄名灏伊川先生名颐(时雨)是及时的雨:“有如时雨化之者”句出《孟子》

译文:称道老师的善于教化就说是如坐浴在春风中一样感念学业的有成就就说是得到及时雨的普化

师严乃道尊甄陶必资模范;友良斯德备攻玉端籍他山

注解:(甄陶)甄音针是制造瓦器这是譬喻教养成材(攻玉)攻是刻治的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句出《诗经》:石是粗的但是磨玉却要用他是譬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

译文:为师教导学生要能严格治学这样所传授的道理才能受到尊重陶铸人才必自取资模范;交友都是有良善品性者德性才算完备因为人人都有长处必须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取善辅仁贵于益友;往來交际爰有嘉宾

注解:(辅仁)辅是辅导仁是仁心“以友辅仁”句见《论语》(益友)“益者三友友随友谅友多闻益矣”语见《论语》(交际)就是朋友的酬酢二字见《孟子》(嘉宾)就是佳客“我有嘉宾”句见《诗经》

译文:取别人的善來辅助我的仁最可贵的是有益友;朋友往來互相交际于是乎才有所谓的嘉宾

尔我同心似金兰之最挚;友朋合志可麓泽以相滋

注解:(金兰)金是坚定的不可离间兰是香的最能赏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语出《易经》戴引正每得密友登记一册焚香告祖考号金兰簿典出《宣武遗事》所以后人结义弟兄称金兰交所通的谱叫金兰谱也叫兰谱(挚)是真挚就是诚恳(麓泽)“麓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句出《易经》麓是附兑卦的象是两泽相附彼此互相滋润朋友讲习同得益处也是这个样子

译文:你我如果同心就会像金之坚兰之香一样的真挚;友朋如果志同道合就能像两泽相附一样互相滋润

先世通家尊为父执;平生齐契号曰同袍

注解:(通家)汉孔融年十岁闻李膺有重名登门请见管门的人不肯为他通报他道“我是公的这家子弟”等到见了李膺膺问是何亲谊融道:“吾祖孔子与老子有师资之道故仆与公累世通家”典出《汉书》又今人称通谱叫通家(父执)是父亲的朋友;二字出礼记(齐契)齐是齐一契是死生的盟约;“齐契在今朝”句出《文选》(同袍)袍长襦也释名释衣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友也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达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同袍《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借作”后世军人相称曰同袍相谓曰袍泽之谊均本此故同袍于此有同心合意的意思

译文:先代有相互來往交通的情谊在礼貌上应称呼为父执;生平曾立下同生共死的誓言者称呼为同袍

行合趣同乃云莫逆;披衿领契是谓忘形

注解:(行合趣同)行是品行趣是意趣(莫逆)是大家心上沒有远逆的意思“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途相为友”语出《庄子》(披衿领契)衿同襟是襟怀;契是契合披衿是敞开襟怀领契是领会心中的契合(忘形)是不拘形迹的意思;“忘形到尔汝”见李太白诗

译文:品行和合志趣相同就称之为莫逆之交;敞开襟怀让彼此的心意互相交流这就是所谓的忘了自我

廉庆为刎颈之交孙周原总角之好

注解:(廉庆)汉廉范杜陵人庆鸿洛阳人两人为刎头交典出《汉书》(刎颈)刎割、断也是彼此可以割下头的意思(孙周)孙是孙策周是周瑜两人为总角交典出《三国志》(总角)是幼时沒有加冠把发束了成一角髻二字出《礼记》

译文:廉范、庆鸿有刎颈相交生死与共的交情;孙策、周瑜则自幼感情契合是总角的至好

胶漆难坚不若雷陈之谊合;鸡黍有约应知张范之情通

注解:(胶漆)胶黏著也亦云黏质物胶漆是比喻交谊之坚也《史记蔡潭传》:“与有道之士为胶漆”(雷陈)后汉雷义字仲公鄱阳人陈重字景公宜春人二人的交谊最深当时有人说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典出《后汉书》(张范)汉张邵字元伯汝阳人范式字巨乡金乡人二人同在太学中读书后來都回家中临行的时候范式和张邵说“我二年后必至君家”就约定了日期过了二年到这日期张邵告诉母亲杀鸡治膳范式果來典出《汉书》

译文:胶漆的黏着力虽然很坚固但是和雷义和陈重之间的友谊相比却还不及;具鸡黍以待二年之前有约的朋友到來由此可知范式和张邵的情谊交互流通

王阳在位贡禹因以弹冠;杜伯遭刑左儒不辞死谏

注解:(王阳)(贯禹)汉王吉字于阳贯禹字少翁二人为友意气很是相合后來吉为益州刺史禹就弹冠以待吉果荐禹为御史大夫典出《汉书》(弹冠)是用指弹去冠上的灰尘预备出仕(杜伯)(左儒)周宣王将杀杜伯左儒在王前力争争至九次宣王不听左儒就和杜伯同死典出《通监》

译文:王阳既在高位贯禹知他必举用自己就先弹去冠上的灰尘准备整装出仕;杜伯误遭极刑左儒不惜冒死九次上谏于宣王

信乎同人于野如袭芝兰之香;倘若比之匪人如染鲍鱼之臭

注解:(同人于野)句出《易经》就是说朋友意气相同的同处草野之间(袭)是取得的意思(芝兰)芝是瑞草兰是香草(比之匪人)比音避句出《易经》比是亲昵匪人是行为不正的(染)是沾染(鲍鱼)是腌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语出《家语》

译文:可以相信的是若占得“同人于野”这句话就如同取得芝兰的香气一般假如占得的是“比之匪人”就如同染着鲍鱼的腥臭

肝胆相讬是谓心期;意气不孚无非面友

注解:(肝胆相吒)是肝胆可以相照缓急可以的意思(心期)是心相印合的意思;二字出文进(孚)是相信相合的意思(面友)即面朋谓朋友貌为和好而心不相契者《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译文:彼此肝胆可以敞开交讬就是所谓的心相印合;若是意气不相信合那么就是不能契洽的朋友而已

始终如一曰耐久老幼相得曰忘年

注解:(耐久)唐魏玄同与裴炎为友能保始终时称为耐久交典出《唐书》(忘年)后汉礼衡年尚未到二十孔融年五十相交很好称忘年交典出《后汉书》

译文:自始至终有如一日叫做耐久;此老彼幼相得甚欢叫做忘年

果能如水以全交须融冰炭;爀以干修之失德遂致参商

注解:(如水全交)“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语出《礼记》(冰炭)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也《后汉书传燮传》:“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韩诗:“毋以冰炭置我肠”(干修失德)“民之失德干修以愆”句出《诗经》:修乾是粮愆是过二句是说人如失了和睦的美德就是为了干粮的一些小事也要彼此寻找过失(参商)参音身参商二星名解见前

译文:果然能够保全淡如水的交情必得先融化胸中的冰炭;切爀因为争粮食这等小事而伤了自己的德性而导致彼此的距离有如参、商星一般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莫云春树企望丰标

注解:(落月屋粱)“落月在屋梁犹疑照颜色”句出《杜甫怀李白诗》(莫云春树)莫同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撙酒重与细论文”句出《杜甫思友诗》(丰标)就是丰采

译文:夜深落月朦胧已在屋梁上彷佛中故人的容颜依稀可见在日暮云容春天树色里引颈想望友人的美好丰采

隆士和折梅逢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摩诘攀柳赠行快唱阳关三叠曲

注解:(陆士和)宋陆凯字士和(折梅逢使)“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句出《陆凯寄范哗诗》陇是甘肃(聊)姑且也(王摩诘)唐王维字摩诘(攀柳赠行)“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出《王维送别诗》(阳关三叠曲)阳关关名在甘肃今昆剧内有阳关一出中有三叠的曲调

译文:陆士和折取梅花欣逢驿使道江南别无所有这一枝春色借寄微情;王摩诘手攀杨柳怅送行人为阳关最是伤情唱三叠歌词藉酬别意

班荆倾盖途遇交欢;操彗扫门迓迎致敬

注解:(班荆)班是布字的意思荆是草在地上布好了草相坐共谈叫做班荆二字出《左传》(倾盖)倾是倾侧盖是车盖两车相并方可交谈所以车盖互相倾侧;二字出《家语》(操彗)操是执彗是帚(扫门)是洒扫门前汉高祖往见太公太公操彗扫门典出《史记》太公是高祖的父亲(迓)迎也

译文:披草铺席而坐倾侧车盖相互交谈是指途中相遇愉快攀谈的情形;亲自持着苕帚清理门里门外是为了表示迎接嘉宾的敬意

频來无忌居然入幕之宾;不召自來洵是不速之客

注解:(入幕之宾)幕是帐幕晋郗超为桓温参军谢安王坦之至桓温处论事温命超卧在帐中听他们的言论风动帐开谢安笑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典出《晋书》(不速之客)速作请字讲句出《易经》(洵)信也

译文:时常來家出入无须避忌可以叫入幕之宾不用征召自來自去这个是不速之客

叙别则曰分袂缔交则曰盍簪

注解:(分袂)袂是衣袖彼此分手做分袂(盍簪)聚合的意思“爀疑朋盍簪”句出《易经》说是至诚不疑&nb

sp;自然有朋友相合聚集的

译文:共叙别情叫分袂和人结交叫盍簪

设醴不常楚王礼贤之意怠;投辖无厌陈公留客之心殷

注解:(设醴)设是陈设醴是甜酒汉楚元王礼待穆生很尽敬意穆生不能饮酒元王常在他的座间特别陈设醴酒后來元王死了继立的王起初也常为穆生设醴有一天竟忘设了穆生道:“可以去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矣”就此辞去典出《汉书》(投辖)投是丢去辖是车轴的螺丝汉陈遵每天欢宾客必取客人的辖投在井中使他有急事也不得去典出《汉书》

译文:设置甜酒款待士子的举动时或忘记这是指楚穆王礼贤下人的心意已经怠惰了;常常将访问的车轴螺丝丢入井中这是指陈遵挽留客人的心意殷切

中郎倒屣以迎宾大圣握发以待士

注解:(中郎)官名后汉蔡邕官居中郎人称蔡中郎(倒屣迎宾)屣是鞋子王粲年幼去见蔡邕邕闻得粲來就倒拖了鞋子出去迎接典出《后汉书》(大圣)是指周公(握发待士)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以待天下贤士典出《史记》:说是方洗面时闻得有人來见不及理发加冠就握了头发出去接见;方进膳时不及饭毕就吐了口中的饭出去接见

译文:蔡邕为了迎接嘉宾急切的竟将鞋子倒着穿周公渴求人才闻有士子到竟不及梳理颈发就握着散发出见

府尹重徐生之德下榻为欢;廷陵遇子产之贤缟相赠

注解:(府尹)官名后汉陈蕃曾做过南昌府府尹此处就是指称陈蕃(徐生)后汉徐稚字孺子南昌人(下榻)榻床也按榻为床之低而小者释名云:“长狭而卑曰榻”陈蕃做府尹时宾客來见的少蒙接待独设一榻平时挂起待徐孺子到就把他放下來典出《后汉书》(延陵)地名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封延陵此处就是指称季札(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公孙侨(缟)缟是素绸是麻吴季札见郑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女典出《左传》

译文:陈蕃重徐稚的美德特为下榻以叙欢情;季札和子产是两贤缟带衣互相投赠

绝弦伤友为乏知音;割席拒朋谓非同志

注解:(绝弦伤友)周时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道:“峨峨然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子期听了道:“洋洋然若流水”后來子期死伯牙就把琴弦断绝了典出《列子》(割席拒朋)后汉管宁和华歆读书共坐一席后來管宁觉得华歆的人品卑鄙就把坐席割分两半典出《三国志》

译文:断绝琴弦伤悼逝去的朋友因为自此以后缺乏赏识琴音的知己;割席分开座位以示拒绝邪朋因为此人不是与自己志同道合者

分金多与独知管仲之贫;遇故赠袍深怜范叔之困

注解:(分金多与)春秋时齐管仲少时贫困和鲍叔牙同营商业分金时管仲往往多取鲍叔牙不以为贪是知他的贫典出《史记》(遇故赠袍)战国时魏范睢跟随须贾至齐齐王闻范睢是有口才的人赐他金井牛酒须贾回去告诉了魏相魏相大怒把范睢几乎打死范睢逃至秦国改名张禄秦王拜他为相须贾又奉使命至秦范睢穿了敝衣步行去见须贾须贾惊问道:“范叔一寒至此乎”取丝袍给范雎范睢就亲为须贾御车到丞相府范睢先自进去通报须贾在外面等侯许久不见范睢出來问了相府中人方知进去的就是张禄丞相须贾膝行进去谢罪范睢坐责他道:“汝昔谤我今赏杀汝以丝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姑免汝死耳”典出《史记》

译文:平分余利多与友人鲍叔独知管仲的贫穷;遇见故人丝袍相赠须贾深怜范叔的寒苦

宾主情联须画东南之美;友朋义合共期□切之诚

注解:(东南之美)“宾主画东南之美”句出《唐王勃滕王阁序》(偲切之诚)“朋友切切什什”句出《论语》;切切是悬到偲偲是详勉的意思

译文:要想宾主之间情谊相联就须聚集东南的俊秀于一堂;若想朋友往來义气相合就得彼此有诚恳、详勉的心意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幼学琼林全译最新章节 | 幼学琼林全译全文阅读 | 幼学琼林全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