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帝王妻:璃妃传(全文) 《璃妃传》的初评论

作者 :

璃,形声字,从玉、离声。

借玉喻人,宜男宜女,孔子说玉有十一德,皆是美意,笔者却选这玉字配了一声“离”。玻璃琉璃皆非玉,未读时,不由想:怕又是一出“新人美如玉”的桥段吧。

最初,存放这篇文字的地方是最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后宫文的,只是那个地方虎头蛇尾者居多。鄙人本也是闲来无聊,抱着“翻翻看看”的心态看文,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当时,作者的勤奋更新,以及其大名“风宸雪”倒更吸引我的眼珠。

甫读开篇甚至有种果不其然的感觉。

这个架空的时代,用着西周时代的地名,汉唐时代的官称,甚至妃嫔的等级似乎都照搬了大明宫。然而,在这个“后宫”泛滥的时节,肯选用东方大唐的妃嫔制度而不是照搬流潋紫那一套自创体系的人也是稀有的,这分稀有,促使鄙人细细的读了下去。

然后就用到了一句老话: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起手就是玉簪坠地的不祥,赠簪之人的薨逝噩耗来得如此恰逢其时。宸儿并非不识人间烟火的天真少女,言儿的娇宠烂漫背后不晓得藏下几幅丘壑,太后与女官一唱一和的台词比鳄鱼眼泪更让人心升寒意,接踵而至的是让读者早就料到又渴望转机的厄运: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父兄跪称臣;长姐昨日方西去,弱妹今朝又侍君。

拥有天下第二尊的姓氏,原来不过是花样年华莫名凋零,原来不过是孝期不满便行嫁娶。待到赢天烨出场,那样出人意料的冷漠,那样出人意料的行事,与其说是对读者的诱惑,不如说是笔者卖了大大的一个关子。

评文道此时,鄙人也要承认,起初是小觑了作者的。这并非是某个地方的练笔细作,竟是笔者满溢寄托的拳拳心。鄙人如今静静的看着作者成文,情节如何已经不重要,爱其文笔爱其心。

这就扯太远了。

才说道赢天烨,鄙人着实是不大喜欢作者塑造的这个形象。也许是鄙人小女人心思过重吧,实在是不晓得一个婴儿和家国天下有什么冲突。若说母命难为,睿嫦是滺儿骨血,他既然能狠绝至斯,皇太后又安能掣皇帝的肘?君不见嬴政怎么对待邯郸姬?非要说他是对滺儿情深意重呢,生于帝王家,不晓得“集宠既是毁灭”的道理也就罢了,有个恨不得生啖安陵的老娘,还要专宠安陵氏。莫说宸儿,就是鄙人都几乎认定,滺儿就是他间接害死的。

再说宸,在入宫这件事上,那宸儿何罪之有?身为天子还不晓得入宫之事不是宸儿能左右的么?更不论他如此对待的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还是他引为挚爱的滺儿的同胞妹妹,这样行事连大丈夫也该羞愧吧,他可还是一国帝君!

另一个出场的皇帝是冥吧。不晓得作者是否有意,不过冥的出场却论证着某个暗相传送的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的早。冥这样的一个地上神,对自己唯一的妃子也是淡淡,初遇宸儿,竟因为不愿见她血溅当场,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结果,阴差阳错,变成了美救英雄……天寰玫瑰罕有,一抔热血酬知音的女子更罕有;十六字的箴言晦涩难懂,

此时也在作者的笔下慢慢撕开神秘,让读者窥见只影片缕。凡事最怕比,冥于烨,止于面上观之,一温润,一冷漠,两相对比多少会有些高下立显的感觉。罗嗦到此,偷偷问一问与鄙人一起看文的诸君,可有人更希望宸儿能一生受那北国君子怜惜的?

呵,就到这里吧,下一次,写羽熙和宛如好么?

******************************************************************

雪:谢谢景的长评,很感动,熬那么晚写这么多。而且字字都落进某雪的心里,很期待能看到你点评价的羽和宛,她们的番外某雪也会尽早写完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不做帝王妻:璃妃传(全文)最新章节 | 不做帝王妻:璃妃传(全文)全文阅读 | 不做帝王妻:璃妃传(全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