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人生:冲破四面楚歌 附录三 论语名句解读

作者 : 南宫寒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巴,二只耳朵,就是要我们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的问题,自己就是老师,不必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宽广,敢作敢当,小人却心胸狭隘,经常算计别人。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要动不动就迁怒于他人,也不要重复同一种过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干好活儿,必须事先将工具打磨锋利。这句话,与“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异曲同工之妙。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领袖人物如果能做好这一点,将会让其魅力四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或者比自己强的人,就应该想到与他看齐,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不知疲倦、气血尚未定型,在“性”上必须警戒,不可放纵自己;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壮,精力旺盛,要警惕争斗,尽量避免伤人害己;到了日落西山的年纪,人老体衰,离死不远,此时如果还贪财,则会提前向阎王爷报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不应该因为谨慎小心而误了行动的最佳时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事、做学问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拿结果。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做事情一味图快反而达不成目标。例如,我们开汽车,快即是慢;开飞机,稳即是快。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如果早上看透了人生,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遗憾。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为了仁义决不会贪生怕死,他们宁可牺牲性命也要保全大义。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志向远大,专心学习;三十岁时,知书达理,为人处事都很有分寸;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于迷惑;五十岁时,知道自己来这世上要干什么,该怎么干;六十岁时,听任何人讲话,都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欲望人生:冲破四面楚歌最新章节 | 欲望人生:冲破四面楚歌全文阅读 | 欲望人生:冲破四面楚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