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五章(13)

作者 :

马艳丽的提议,马上就得到政法委书记朱玉、纪检委书记何长来的支持。

“马部长的这个意见,我看很好。现在讲究人才的流动,像林松这样的干部,放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位置,可能比在海北县委副书记位置上更能发挥作用,也更有前途。”何长来态度鲜明。

“我也非常赞同这个方案。市委宣传部这几年下去的干部少,那个小郭处长我熟悉,个人品德和工作表现确实不错,下到基层培养摔打一下很有必要。”朱玉表态也很积极。

当然,这都是黄一平事先做了工作,形成了默契。

贾大雄见状,楞了一下,照旧习惯性看了苗长林一眼,问:“那海北县委副书记谁做?”

“如果林松调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那么,根据海北县委主要领导的意思和考察情况,副书记只好由政法委书记魏和平提上来了,这个同志各方面情况还不错。”赵瑞星马上接腔。

“魏和平年龄偏大了些。按照常规,像他这样的情况,今年秋天党代会换届时就应当退出党委班子。”贾大雄提出不同意见。

“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同志在提名魏和平时,主要考虑这个同志的一贯表现,同时也兼顾他在常委里资历比较老,安排个副书记也算有些安慰的意思吧。”赵瑞星说。

其实,当初于树奎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建立在魏和平不可能担任副书记的基础上。现在,反倒让赵瑞星来了个借题发挥、以假当真。

“我看这样也好。一个做了十多年县委常委、政法书记的老同志,给个副书记也没有什么不妥。而且,魏和平挪了位置,倒是可以顺便解决了许海卫的问题。那个许海卫,不是放在检察院一直没着落吗?干脆就让他接政法委书记,反正当初已经考察过嘛。”市长秦众久未开腔,一鸣惊人。

秦众的附议,着实有些出人意料。本来,对许海卫的提议说好由朱玉出面,现在由他提出,似乎更加自然。事后,黄一平向朱玉打听,后者也不隐瞒,果然是他暗中请托了秦众。后者之所以肯于出来讲话,也是事出有因——数月前,秦众母校某教授的儿子,因为生意纠纷被阳城一家企业告了诈骗,依法应当处以刑律。当年秦众大学读书期间,家境贫困,经济拮据,几近无法完成学业,这位教授雪中送炭,给予他很多资助,毕业时还推荐他留校任教。如今,教授儿子犯事求到门上,秦众当然不能撒手不管。可是,毕竟法律无情,秦众又是个对前程、声誉特别看重之人,为此陷入两难。关键时刻,是朱玉主动帮忙,指令政法部门协调原告撤诉,让秦众大大松了一口气。如是,秦众还朱玉人情当可理解。

几个常委们三言两语这样一议,倒让苗长林、贾大雄乱了方寸。

“这样安排好是好,可毕竟事关海北班子的变化,是不是再征求一下海北县委的意见?还有,林松到市委宣传部来,职级是否随之提为正处?”苗长林的发言貌似随众,却暗藏机锋。

“是啊,这个方案还是应当听听于树奎同志的想法,这也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县里积极性、方便开展工作嘛。”贾大雄随声附和。

通常情况下,像这种讨论人事的市委常委会,涉及到下边县(市)、区的干部调整,但凡出现了不同意见,都会暂且搁置起来,充分征求一下所在党委主官的意见,或者冷那么一段时间再议。可是,这次会议讨论的干部情况特殊,廖志国当然不会按照常规套路出牌,而是要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