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四章(10)

作者 :

这些想法,黄一平当然不宜直接说与廖志国。跟随廖志国四年有余了,相互之间的感情远远超出上下级,也甚于当年同冯开岭的亲密度,可毕竟没到、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掏心袒肺的程度。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事该明白,什么事即使明白了也要装糊涂,正是衡量一个秘书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志。很多秘书,原本与领导关系倒也不错,往往就是因为一念之差头脑发热,多嘴多舌了那么一言半语,从此给了领导恶感,便不再得宠。上述涉及到领导之间的关系,尤其又牵扯到书记、省长那样高的层次,你一个秘书作为旁观者虽然看得明明白白,却也不可轻易道出。但是,嘴上不便说的话,却可以通过行动体现出来。

“那我马上联系一下汪秘书长他们,试试看。不过,我得打着您的旗号,或者由您直接跟他们说。”黄一平征求廖志国态意见。

“好的,抓紧联系。还有,明天我们市里不是在阳西有个农业规模化现场会吗?正好,就以这个会议的名义请关省长停一下,给全市干部群众鼓鼓劲!唔?”廖志国首肯。

黄一平双手击掌,说:“妙!农业规模化经营,正是关省长特别关注的事项。去年,阳西万顷良田集约化经营的那个材料,关省长作了长达二百八十字的重要批示哩。我觉得利用这个会议主题,将关省长请来阳西、调离海北,把握更大了。”

“好啊!你要是能联系成功了,明天阳西的会议规模就扩大,规模层次提到最高。”廖志国居然手舞足蹈起来。

当着廖志国的面,黄一平像一架上足了发条的挂钟,精神抖擞且有条不紊地忙碌开来。

第一个联系对象,是省政府汪秘书长。

汪秘书长是阳江籍出身的官员,曾经是廖志国岳父苏老主席的手下,同廖私交颇深。

电话交到廖志国手上,也不拐弯抹角,就把要求说了。

“既然我们下边一个小小县委书记都能做到的事,难道我这个市委书记就不行?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阳城的情况你也多少知道一些,就看你这个大秘书长是否肯帮忙了?”廖志国与汪秘书长说话,似真似假,亦真亦假。

汪秘书长表示为难,说:“我这里没有问题,你那边的情况我也清楚。关键是旁边有个卜国杰,于树奎一切都是和他交涉。而且,他是常务副省长,点子比我大,说话也比我硬哪。不过,如果你们能在关省长那边说到话,我可以从旁帮助敲敲边鼓。”

“好的,一言为定!”廖志国道。

第二个联系对象,是本市阳西区委书记。

关省长随行人员中,有个新华社驻N省分社的刘社长。省府办毛副处长曾介绍,此公与关省长关系如何密切,在省长面前又怎样说得上话。黄一平当时听了,抑制不住兴奋,差点在电话里呼了万岁。何故?原来,此人与阳西区委书记乃大学同学,关系不是一般铁。某次,黄一平与阳西书记赴省开会,中途到刘社长家看望,书记同学居然一一拉开社长家的冰箱、食品柜,随手取出点心、熟食之类大快朵颐,对方竟也熟视无睹。而这位阳西区委书记,既是黄一平至交,也是廖氏阵营中人。

这次,黄一平未曾劳廖志国大驾,三言两语把意图说了,再如此这般一番交待,说:“时间很紧急,必须马上联系,而且一定要给你那个刘同学加足压力,务必请来关省长参加你那个现场会。廖书记有旨,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军法从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