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学院那些事儿 122 没有被消灭的敌人

作者 : 李哲

我虚伪而无助地笑出了声,呵呵,在这个用灵魂与磁场来把我这个无端地被气质吸引的人箍住的同时,我感觉我的上身就像被紧箍咒催活了一样,身体猛烈地一阵颤抖,什么想说的话也忘记了,只感到我虽然可以那样地“做不到位,”可以那样地“浪费壮年”,可以“学无所成而自恃桀骜,凛然于市侩嬉笑诸人。”但是就算这样,也实不忍心看着她日复一日地堕落风俗,不忍心看她和我倒戈,我曾经在梦里梦到过她的身影,那是多么美丽的一个梦啊。

“你记得你坐在图书馆的背影里,而我借你裙带飘落的时机,向你传递的那脸笑意吗。

你记得我们一起晚餐的夜里,我送你玫瑰花而你推辞的那抹疑意吗。

你记得我把你的相片放在回忆的剪影里,而你不屑一顾地让心头充满他人的脸庞时的那种惬意吗。

你是否记得,我在寒冰落下的午夜里,为你布置新年,幻想你快乐时候的那种恣意呢。

我不曾忘却曾经所有的片刻,因我从来都没有悔意。

因为你那无甚可喜的颦熠点燃了我青春的嫌隙,每一个夜都因你而七彩无异,让一颗懵懂的心更接近自然,与翔翼。”

但愿昨天能把你铭记,那岁月的转云间,你永不消逝的电影情怀,在我的心里。

我潇洒地道出了对她的心诉,顿感心神畅快如飘然,没有完美的完美便是如此地如诗如絮吧,仿佛眼前尽是阳光绿波荡漾的树林,斜阳草地,海滩海鸥,延绵的大桥,架设出一派烟光四溢的绢潜流程,通向了宽阔无邪的路的天边。两岸枝头齐飞燕,回头明月照晚斜,他年若归他乡客,也要赋琴曲未眠。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你在一起的最好的时光,和国民党蓝色阵营无关的,只属于我们的蓝色时光。

“你知不知道,当你轻巧地拿过别人的手里的我的作业,在哄堂大笑中把那本小册子还给我的时候,我对你是多么的感激,我至今不会怪你,就算发生了不该有的神经病事件,我也不会对你不满意,因为你本身就成了一种丰富的意义。”

“我……”,她被我说得不知道怎样才好,尤有羞容地低下头去,这时我少有地接近并搀起她的双手,默默地放在了彼此的心口,钟声终于敲下十二点钟。

“不要这样,我们不合适,我有,我有男朋友了。”

我是这样地多情,“因此,你这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我是不会太在乎你的,写红楼梦的人都不会把男女之情看得太重,何况是我这个超人主义的人呢,嘿,告诉你罢,我们这个班级之所以滥竽充数,没有规矩地堕落下去,你也有份!听说你在老师的报告书中加入了——学校应让学生自学——等等话吧,这是不是又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示啊,我要告你状,哼。”

“你是说……”

“自由是需要限度的,不然就造出不分青红皂白的希特勒了,还有大江大海1949,你看多么地弱智啊,竟然也让它出出来了,就是你这个人和你的同党的无知,放纵式的*,让你的夜曲1933都弹得那么不流畅,那么没有力度,嘿嘿,我看你该先把哈侬重练一遍再来请教我怎么弹吧,你把痴暗的意思搞搞清楚,再诩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吧。哇哈哈吓。”

我说出最后一段话的时候,她的手明显地抽离了我,那叫一个摩擦力了得,从土星飞回去的金心也要变成飞弹了,正在大家幻想着关东大地震到底死了多少人的同时,突然,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咔咔嚓,咔……”

“小心,”我把一言不发的她拉到了身后,同时揩了记油,将她一把搂在怀里——这,这是怎么回事,我看到,一个独眼龙一样的人正撞开重重的“迷雾”,钳着一盒单反的相机,像《断指人》一样,开动“喀哧喀哧”的步伐,并露出一排机器般的金属牙齿,一溜烟地向这里走来。

“你,你干什么,干什么呢!”

“瓦达西瓦,吼吼吼吼!我系基督山的传教士撒旦抗逆吉娃,你们要不要测一测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星运历程呢。”

说话间,伊又一把推开了我,看得出来她是真的不喜欢我了,那个自诩为传教士的独眼龙“哈”地一下伸出了他的魔爪,而在这金属利爪的缝纫衣间是伊急闪身去蹦入其间的无望的身躯,在我看来,她是跳到火坑里了,就和戈培尔的拒绝者的幼稚的灵魂一样,就像林语堂所说的“思想混乱的中国女性,”我现无法想象自己的愚蠢,就和这个把我拒绝的女人的“悲哀”,一样。

“你走吧,你这只不知死活的母猫,你走罢,去伤心流泪,去黯然心碎,去偷渡那爱的代价施予的惩罚,去永生永世地诀别他吧。GAMEOVER!”

“哇哈哈哈,你这个狂妄的男人,妹妹是永远也不会喜欢你的。”

“我狂妄吗,”我看到,独眼龙的身后升起火光了,他一手夹持着伊的腰肢,一边哈哈大笑着蒙上了她纤秀的双眼,一块*布让我们实质地走向了两界,太阳慢慢地探出头了,但是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了,假上帝的阴影遮蔽了一切,而我,自恃没有特别的能耐能让盘绕着荆棘的恶毒姑娘回心转意了,她说我不够男人,没有用身体力行帮住学校月兑离没有人气的生活氛围,是的,很好玩的自取其辱,无知而苛刻的少女让我们知道,在一对近乎“不问人情”的经济精神高标准的“标榜女人”的机械化的择偶目光的考量下,顺乎其俗的男人会变成奴隶,而人才也只是廉价的消费品,不完全是时代的弊端,多藏必厚亡,正是那种独生一家而教育不全的小气,小人格,让一个本应有能力贡献世博的孩子,一个本应有余地兼济他人的学生,一个本该为灵光的撞合相踪水元的温柔歌谣,最后变成了回望无甜的水泥时空,钢筋森林,正如那匆匆走过岁月的西风,长路无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