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危机:前妻的诱惑 72、第一所乡村老年大学

作者 : 海灵草

桃林、清泉、双溪三个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约5000口左右,共有90人在外地工作或读大学,在外地打工人数约1000人,留守儿童约400人,其中没有户口的或者“走后门”补办户口的“小黑孩”约160人(不完全统计)!其中没有儿女赡养的五保户共有10人。

这只是约略估算,最后以整十计入的,应该说只是大概数字,不是非常精确,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这些天,杨墨每天拉着我们转悠,查找各种数据,明察暗访,东村一天、西街一晚地跑,我们三个女生都好久没有穿高跟鞋了,衣服也越来越中性化,裙子就不用提了,那个穿起来更不利于行走。

我们的计划是,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人们的不良习俗,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需要从根上抓起!单靠简单的思想工作是不凑效的,人们需要看到的是——结果!而实现结果的过程,无疑是漫长的!

我们的行动步骤,分好几步来走——而第一步,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步是,让老有所依不再是一句空话!

准确地说,我们要做的事是,由三个村子联手,同时在村里建一所老年大学,一所留守儿童之家,每个村子成立一家图书阅览室。由于桃林村最大,地处双溪和清泉之间,我们大家来去商量事情都以这里为中转站,很方便。

我们初步打算半年之内完成这个综合目标。当然,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好在镇里有我表姐主抓这个项目,村里的老书记杨正直也大力支持,我们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难度最大的是老年大学的选址,这很关键。因为牵扯到用地、建筑等经济问题,所以起的波澜会最大。

我和杨姐一起在村里寻找合适的地方,我们的意思是,最好有现成的房子可以使用,最好有十余间屋,一块宽敞的空地。村里近年来外出居住的不少,空房子也有很多,但是零零散散的,不在一起。

找来找去,几家闲下来的房子不是间数太少,就是活动的空间不足。找到最后,我和杨姐叹了口气,不约而同地说:“看来只有新建了!”

汇报上去,杨支书也有些无奈,看得出来,他在为费用而担心!房子,布置、设施全部上齐了,绝不是一笔小数字,为此大家都有些一筹莫展。

这一天直到黄昏,我才下班打算返回镇里。经过村南边的那所破旧的小学校时,虽说学校已经迁到新址了,但是这里依旧是小村的文化中心,相当于城市的文化广场。很多人习惯于在那儿逗留,有说笑的,有逗狗的,还有学骑自行车的孩子,好不热闹。

我立即停下来,走到小学校里面去看了看,房子有二三十间,不过破旧了些,有的已经是危房了,裂缝很宽,蜘蛛网到处都是。但是院子很宽敞,据说村里开全村动员会都是在这个院子里举行。

学校门口是块空地,种了许多树,很杂乱,但是最粗的杨树已经一搂粗了。

我忽然灵机一动,问题这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想到这,我赶紧调转车头,急速往村委会赶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男人危机:前妻的诱惑最新章节 | 男人危机:前妻的诱惑全文阅读 | 男人危机:前妻的诱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