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梦 第102回:新旧相结合的婚礼

作者 : 田园风光

罗家院里来的客人,接到院外放哨小全子的呼唤声后,在主持的安排下,没有角色的,呼啦啦的走到院外。列队门西门东两侧,夹到欢迎送亲車队。二十多个高升炮竹叮叮咚咚地震天响着,倾刻间硝烟弥漫在罗家门口上空。

史青竹被原来她瞧不起的章红叶中年女人,把她安排到接待新娘的五人中。但是章红叶是这次罗家办喜亊,被罗婶封为上宾,也就是她没看得上的女人。

这位临时权力大使,笑着对史青竹说:“史姑娘,在人客百众面前,我章红叶能和史姑娘说句话,也是三生有幸。东家有令,史姑娘不必接待任何人,就坐在书房正位中,主持新郎和新娘交換定亲礼物,和给毛主席像三鞠躬,别的啥都不让干。章红叶我也是传个东家的话。”

现在罗家大院女眷,都听章红叶的摆布,史青竹以前真小看这位农村中年女人了。尤其是第一次看到她光着上身,午达宾吃她*时,她发出不堪入耳的申吟声的外表形态,让人心里作呕。那个记忆烙印打的太深,至今还不能忘怀。

再看今天的章红叶,沒有半点做作姿态,落落大方行为,口若悬河的褒义词,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在前面宾宾有礼的做着引路姿势,万分客气地把娘家客都让到东屋。众宾客露出十分滿意的笑容,办喜亊的关键是把娘家客待好,否则会出大麻烦,章红叶今天这套业务是众口赞赏,万无一失。

史青竹真佩服章红叶的这一整套服务,这种见啥人说啥话的随机应便能力,史青竹自叹不如。此刻简直就是一位标准的礼仪小姐,另史青竹万万也猜测不到,这就是去年中秋节中,在全民食堂大院里,史青竹亲眼目睹发飙的那位婆娘。那位当众*让光棍汉**不知羞耻的女人,判若两人,真另史青竹刮目相看。

新娘子被新郎官从马车蓬顶轿中,是把竹杆做的四框,用彩布围起来的。捆绑在马车上临时轿子,有点象古代高贵人坐的乌棚车。史青竹也是第一次见到,又长了见识。小心翼翼的抱了下来,又轻轻地放在一个装有半袋高粮袋上。然后,车老板把轿子马车赶到东院,由专人草料侍候。拉喜车的马也享受贵宾待遇。

新娘子再从高粮袋上,下到有红毡的地面上,由两个中年女人,娶亲婆和送亲婆掺着,向院里缓缓行走,不能太快。

有六个人在新娘脚下,用三块红毡子,一块一块地向前捣着。新娘子脚下始终得占在一块上,捣毡的小伙子们必须手急眼快。即不能耽阁新娘子双脚落地,又不准从新娘子脚下硬拽。这里人管此项仪式叫搗红毡。

四十米远的路程,六个小伙子搗完红毡,汗水把上衣湿的透透的,新娘子的双脚不能踩土,这是咱北大荒先人,从遙远的南方迁徙时带来的规矩。

第一歩捣红毡忙完了,走三块红毡上的新娘,如今也有了改革地方。把红盖头取消了,露出笑盈盈美丽大方的脸蛋。粉红粉红的红晕,細女敕白晰皮肤,给观赏者美的享受。围观众人只准观赏,不准表态,更不准起讧。这些秩序由屯里有权威的长者管着,所以没人找不自在。这一刻的新娘子是最公开阶段,乡亲们管这段时间叫看新媳妇儿。大姑娘在此刻也是在用心联想。从此刻起,红毡上走过去的姑娘,走到红毡尽头,就该变了称呼,第一次蜕变成新媳妇儿。

在窗前摆放着用三张饭桌子摞放在一起,叫天地桌,桌上放着一支称粮用的斗。北斗星原与此物形状得名。是一种量具,用来称量粮食用,一斗约五十市斤,十斗为一石(音蛋)旧时期量的单位。斗里放上五谷粮以高粮为主,中间插着一杆木棒上貼有天地灵牌或天地老爷画像。

新郎新娘到来之既,点上香火,意思是借天地之灵宝,让香火延续千秋万代。第一主持,在新郎引路,红毡上新娘到来之时,开始他的权力,宣布一拜天地,就是拜斗中的天地爷牌位,二拜高堂,是男女双方老人,男方为大,坐立与左侧,女方老人父母或祖父母,不包括其它亲属。

新规矩把夫妻对拜取缔,送入洞房改为室内礼仪,新郎新娘由东家指派有威望的人士,主持互相交换信物。之后,给毛主席像三鞠躬。

在这两项进行时,就主持一人讲话,不准许任何人插言。室内正戏算演完。室内还有双方老人讲话,要求简短,三两句。此时该放开了,新郎新娘可以多说几句孝敬老人讲演,之后,主持宣布新郎新娘说说恋爱经过。

室内的形式是解放后形成的,比较让人容易接受,室外那一套,据说是从唐宋时期就有,但在解放后十年还有人延续,今天是在百姓的领路人家。

罗支书在给儿子张罗婚事之初,路子是新的,八字方针,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並没忘,家庭中施政是罗婶,可是罗支书他老伴罗婶是佛教忠实信徒,对神学更是想往。罗丰军的婚礼,从头至尾都是妈妈张罗着,罗支书和老伴意见分岐,一赌气跑到县城小姨子家躲了起来,今天是儿子的正日子,已经走出去三天的罗方旭支书,也未见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恰似一梦最新章节 | 恰似一梦全文阅读 | 恰似一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