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梦 第021回:生日礼物野山百合

作者 : 田园风光

“老师,学生今天没课,您二老今天也该休息一晚上,我是特意给姐过生日的”司马青山一边说着,把背在后面的手拿过来,原来是一束山野花。

“小弟,你知道这些花都叫什么名字吗?”

“青竹姐,当然知道,有两个品种不太准确,这束花以山百合为主色调,其它七种,一共八个品种,每个品种十二朵,正好是十七棵,这些数字您记好,都象征着什么,有时间姐给个答案吧。”

从东北的一座大诚市,来到偏僻地区一个闭塞的小村——清辛庄,已经两个多月时间。让史青竹体会到了许多人间冷暖,也结识了许多乡村朋友。

史青竹有幸碰到这样一群热辣辣的乡村小姑娘、和在校时象兄长一样,又文质彬彬的假冐小表弟。

说心里话,条件是艰苦了许多,可在那样环境中,从象父亲一样的支部书记,到小表弟。还有那颗心热的燙人的竹兰、王笑梅、李珊等姐妹,我对史青竹的命运打了个一百分。

每天从全民食堂吃完早饭,再到大队办公室,坐在大队会计祝正祥对面,这张桌子是支书罗方旭的。

把昨天送来的各类报纸,分成五份。然后再阅览各栏标题。这些史青竹要用心分析过滤,检出经典部分新闻。

因社员田头休息时间有限,不能把所有的報刊文章全读。

只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各小队读報员来之前,史青竹要把各队的各类報刊,应该念给社员章节圈点好。分给各队读報员后,史青竹自己也拿一份。

纷纷离开大队下到社员中去,在社员田间休息时念念新闻。在下乡短短一个多月后,史青竹能有这份工作,史青竹心滿意足。远远超出史青竹,刚到时的予想……

在那火红年代,从城市到农村,青年人还没有过生日的习惯,是家中父母的理念中从没有过的风俗。

从城市到农村,民俗间还延续着四十年代风俗,尊老有余,爱幼不足的风俗。史青竹的生日爸爸根本就不记得,所以没办法想起来。

应该算是真忘了。因为他小时候也没有过生日的习惯,算是传统吧。

妈妈是真没忘,可是她每年都存在心里。今年初到农村,所以也沒说,让一个外人来给女儿给送生日礼物,也算给二老提醒一下。

这时,爸爸有些愧疚感,当司马青山把那束美丽漂亮的山百合野花花束,递给史青竹的时侯,爸爸妈妈感到很尴尬,又出现短时间的语塞。

在一般场合中,二老是不会出现的局面,因为原来这是两位深受天之骄子——大学生,尊敬的讲师。

爸爸才恍然大悟的说:“唉,欣怡,咱俩个还是青竹的父母吗?

你看咱这做父母的,还不如青竹表弟了,惭愧呀惭愧。

这些年总是忙些学院的事,分不出这份心来,今年心里是清静了,可是咋把这么重要日子忽视了呢?

青山呐,你是怎么知道青竹生日的呢?

我史凤来真要好好的谢谢你,你能做到的,而我们做父母的都没想到。

今天你能给青竹送上一束花,不管是啥花,它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青山,在咱中国好象还没兴起献花呢吧?”

司马青山笑笑说:“二位老师莫见笑,青山实在拿不出东西来给表姐做生日礼物的。一是囊中羞涩、手里没钱,二是市场物资溃乏。

有钱市面上也没什么可做礼品送人情的商品,咱国家各项建设还是在刚起步中,百废待兴,还没轮到这层次上的展现呢。

所以城乡商店里找不到一件这类赠品……

可是我又想要表现一下做弟弟的诚意,所以今天中午我跑出去,在北山上采来八个不同品种野花,其中是以山百合做主色调。

可惜的是,找遍半个山坡,盛开和待放的只找到两只,原意是多了不采,少了不可,必须是三支,象征老师一家百年好合。

这是多日来已经形成的计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可是,我找遍东西南几处山坡,只找到两支时,生产队钟声响了,我急忙跑回来,刚才把它打成花束,这就算是生日礼物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恰似一梦最新章节 | 恰似一梦全文阅读 | 恰似一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