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画鬼师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画心何用?

作者 : jiuquan

四爷爷在地府上混了十年,自然有些熟悉,急忙上前,道:“我是来接我老伴。这个少年人是做梦,魂魄跑出来的。无常大哥若是带走他,可白白害了一条人命啊。”四爷爷口气之中尽是委婉的口气,既是卑微。

“你居然在阴间流连十年……既然在半步多得了鬼心岂不是没有用了。再说,当今世上战乱不已。横死之人不知几何,我哪里知道这少年是不是真的是做梦出来的。”黑无常怒喝道。懒

半步多一个通往人界,魔界,仙界的地方。人,神,鬼,都会在这个客栈打尖,半步多是三界的转折点,三界的中心。连接三界的地方,只有到半步多才能去别的界,半步多一天只开一次。传说有一个地方,名叫半步多。这是个诡秘之地,从此地出发有三个方向,一个是仙道,一个是妖道,一个是人间。当你站在半步多的时候,你将面临选择:成仙,回人间还是做妖,抑或是成魔?这四爷死时会去半步多,领了鬼心,才能去阴间,他也有鬼心,又回到阳间,岂不是乱了法度,是以黑无常才如此生气。

到了这里,看官们一定会明白了,为什么画鬼师要为恶鬼们画鬼心了?诸位想想,这半步多开放时间短,如果一旦排不上队,那就真的成为孤魂野鬼,是没有鬼心的鬼。

世上多了画鬼师,少让一些游魂成为孤魂野鬼了。虫

是以常说画鬼师做了事情,有一半是阴间的事情。这是秘术所在,让排不上队,或者怨恨的魂魄聚在一起有了鬼心,只能才能去往半步多,到阴市里去。

四爷爷说到底只是一只老鬼,黑白无常至少也是公职人员,如何能够打动了他们。

“二位,实话说。我两个时辰前见过十位阎王。他们请我回阳间的。”何夕有些火大,故意用请字。黑白无常私下嘀咕,原来听闻有魂魄直接到了森罗宝殿之上,这事情本来就很少人知道。

我们只听过游魂,是因为这个魂是可以月兑离身体的,但是这个魄却不能,一般鬼魂都只有魂没有魄的。魂多半是阴性,但魄多半是阳性。能包着魂不飞魄不散,必定是有道行的人。

眼前少年人除非是亲身经历,否则就不可能胡说一气。

黑白无常道:“信了。”

“你是阴阳师吗?是谁的徒弟。”白无常哈哈地笑道。阴阳师也有一说,都是吃阴间饭,很多高深的阴阳师和鬼差都有交道,白无常这样说也有个好处,就是留个人情这里。

“不是。我是画鬼师。”何夕淡淡地说道,觉得白无常笑得时候,比哭还令人难受。黑无常手中的链条锁链晃荡作响,听了画鬼师三个字,竟然有些敬畏。犹豫了一下,道:“我放你们走也可以,回去之中记得给我们烧些钱来。”

“我若不呢?”何夕反问道。

“真是有性格。不过谢大哥要你钱,自然不会让你吃亏的。”白无常说道。(这话里面还有个故事。传说中白无常名叫谢必安,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也称「七爷」、「八爷」。据说,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这两爷们,也真是厉害的狠,令人佩服不已。)

“你就听他们的吧。”四爷爷偷偷地说道。

何夕叹息了一声,莫非阴间里面也被金钱给买通了啊。

“你们画鬼师每画一个鬼心,就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消耗不起,只能找你要些钱。”白无常说道。何夕一想,觉得也对,阴间本来只能养活多少鬼,自然已是有规定的,自己平白送了不少进去。

那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烧些纸钱却理所应当。

何夕点点头。只见黑白无常带着四爷爷和老伴消失在夜空。

何夕魂魄在咸阳四处迷茫散步,忽然听到几处笙歌热闹处。在李少家中,几处歌舞传来。李少大幸,并未受到伤害,李老爷连夜庆祝。

“我何不去看看,那边的风景到底如何?”何夕自言自语地说道。

十几个从青楼叫来的女子正在演奏乐器。

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美酒佳肴琳琅满目。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贫富不均,何夕不由地想道。终究落入到难以解月兑的困境之中。自古多少豪杰多少才俊都苦思过这个问题,最终都没能实现。老子说,小国寡民,鸡鸣狗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的,就是一村子自己管自己的事情,活着就好了。

后来有了许多起义,都是打着这个旗号的。

但是只要有人存在,总会有不公平,总会有穷人有富人。起义的带头人成了新的权贵,屁民还是屁民。若是哪一天国富了民富了,那就好了。何夕思绪飞快,竟比平常要来得飞快。

“哪里来得孤魂野鬼,来这里做什么?”门神大声叫道。

门神怒喝,屋内笙歌不断。(据《山海经》说:在沧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将秦琼、尉迟恭。故事在这里不细细将了,《西游记》中有这个故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今日看不惯这事情,想进去吃喝一顿。麻烦你让个路。”何夕心中愤愤不已,出言不逊,挑衅着门神。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少年画鬼师最新章节 | 少年画鬼师全文阅读 | 少年画鬼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