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国 玉粒子

作者 : 张澜

董川的兄弟朋友,若要在女孩儿心目中排个人气榜,第一位肯定是他的姑舅哥哥沈明玉;居榜眼就是十三少了。张锦诚最肯花心思逗女孩儿开心,这似乎是他人生最大的乐事。见了韩幼霖就说“渴了”,黏上半天必定要扳着脸颊吸上一口;看见绣良就赞她活计越发好了,跟她讨要绣帕或物坠儿;与宁慧媛则捎来美国英国许多新鲜的消息还有姐妹们的话。每个人都有礼物;而且必定带她们去外面度假疯玩。因此侍女们管他叫“礼拜天”。

今天午饭摆在康乐厅,毗邻静一居的一处用餐室。这是董川的安排:让林霄鹤入席,方便主仆叙旧;同时也是张锦诚的意思:他与林霄鹤倒没多少话可说,却是为了表示对大哥的尊重。吃完饭,就在静一居闲聊。林霄鹤早让人预备了水,亲自沏茶款待,茶是张锦诚喜爱的福建云雾,香气溢齿;壶用惠孟臣做的紫砂朱泥小壶,造型简朴繁华尽褪,茶盅刚好只配了三只。宋震山赞不绝口;林霄鹤知道董川喝不惯云雾茶,另用茶碗泡了杯龙井给他。

林霄鹤喜好古董,何青何红都争着哄张锦诚开心,拿出各样新奇玩意,蜜蜡佛手、汝窑笔洗、贵妃香囊、犀角杯,诸如此类,张锦诚都见惯了的,究竟没多少意思,看看也就罢了。因见屏风桌底下放着一个装冰块的瓷瓮,说:“前些天在郎秉中家看见那架玉粒子倒别致。是神女出浴群雕,挖空的,冰粒子就装在里面。所以那雕像肌肤水滋滋的,赶是活了似的。”

所谓玉粒子,是一种降温的设计。贵族推崇“自然循环”,他们的生活似乎是逆时代而行的。比如说夏天,消暑不用现代化的空调、电扇之类,反而会沿用古代的传统,讲究静心少作,其次利用荫凉、手摇扇等降温;当然最盛行的办法是举家迁往避暑地消夏。这种玉粒子是夏季最得宠的物什,其上盛放不同形状、大小的冰块——雅称“玉粒子”,利用冰融化降温的简单原理,往往能达到凉气袭人的效果。人们习惯称盛放冰块的容器为玉粒子。玉粒子制作有粗有雅,最简单的一个瓷缸就是。由于盛行成风,做工越来越讲究,渐渐成为贵族争奇斗胜的玩具。

林霄鹤听言一笑,向何青说:“姐姐把咱们的那架拿出来,给三爷看看。”

何青巴不得一声,回身用钥匙打开一架二斗橱,又搬出一个五尺来高的小厨子,也是红木两扇门的,放在圆桌上。何红忙赶过来扶着,说:“千万小心些,别震着。”

小柜子不带锁,只用木叶形销闩着,抽掉木销,打开门,里面的东西用白纱绸罩得严实,张锦诚移步过来,笑说:“什么东西值得如此珍重?”说着伸手扯掉纱罩,一个圆锥形的玉雕便呈现眼前。何红笑道:“有个名儿呢,这叫‘化蝶’。”说着搬出来,只见它高不过三尺,系用洁白无暇的羊脂玉雕刻而成,从上到下,漏刻着一层层的透底儿的茧窠,以盛放冰粒;承水的底座是其外浮雕椭圆形柞树叶纹的绿玉盘。张锦诚点头赞许说:“像个好东西。”何红忙笑道:“哟,这就好啦?文章在里头呢!”说着手轻轻一拧茧山顶上两片椭圆形的柞树叶,原来是个严丝合缝的盖子,掀开,里面别有洞天。整个茧山是挖空的,中间有十几根细如葡萄藤的玉丝,用以导水,保证了冰融水滴全无声息。内壁上雕着几十只蝴蝶,姿态各异,有的刚露个头,有的尚闭着身子,有的在挣扎,有的已展开双翼;或飞或止,或单或双,须如发丝,翼比纸薄,线条圆润优美,栩栩如生,恍如幻境。有几只栖在玉丝上,还有一只藏在顶端盖子背面,仿佛趁人掀开盖子视察水位,就呼啦飞走似的。最令人称奇的是,整个玉粒子包括导水的玉丝,是用整块玉挖出来的,无任何粘连卯榫。张锦诚听她们说,不禁摇头,说:“是个好东西,九层象牙球也比不过它,怕是连老太太屋里的‘贝子满堂’也难匹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民的国最新章节 | 民的国全文阅读 | 民的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