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舞尸山 姬舞尸山 36伪军起义

作者 : 活得长还是宽

第36节伪军起义

这年的冬天来得早,且比往年更阴冷。寒流伸出凶险的爪子,抠进了大地的缝隙里。对周叔屏部伪军来说,这个冬天是难熬的。军饷时断时续。杨经曲借口游击队砍了他老婆,抢了他的家财;盐矿的收入又要向日本人分红——澳津以提供劳工为条件入了干股;开始克扣军饷。这还不算,五战区李宗仁部发起“破路战”后,烧毁了平汉铁路的枕木。澳津即令周团进山伐木,制作枕木。日军在两湖的装甲师团,陷入了河网地带,也急需木板铺路。日军监工催逼日急,周团官兵怨声载道。

曾经被软禁在周团的杨桑然,一度劝说周叔屏起义。因*罪毙掉侄儿的周叔屏,本非池中之物,对桑然又素有好感;虽奉杨经曲之命,限制杨桑然自由,却并无“开导少爷”之意,反而受少爷开导,动了反心。周团驻地柳林镇,驻扎有日军。炮楼上挂着膏药旗。锯木厂运来了日本轮锯,墙头架着“歪把子”。锯木厂墙虽不高,但筑有原木掩体,日军还拉上了铁丝网。周部缺乏重武器,攻坚有一定困难。桑然去与游击队联络,准备里应外合,结果却陷进了活埋哥哥的事件中。来柳林的一路上,桑然失魂落魄,忐忑不安,连马也感觉到了,跑跑停停,落在了后面。他在哥哥的坟头插了根树枝,又暗中返回将树枝拔掉,就是为了透点气给哥哥,好争取时间。浓雾遮掩了他的行动。少川正疑惑时,桑然及时返回,说是马掌掉了。少川已猜到七八分,他已经冷静下来,没说什么。

柳林镇是个鄂西北村镇:村子的东南两面,被沼泽所包围。沼泽中的芦苇,构成了村东的屋顶。西北两面,断续环绕着森林,提供了剩下的屋顶材料。石料场沼雾弥漫,长满多汁的牧草。镇子像一个鸟巢,掩映在云杉的荫蔽下,非常素净。透过粗壮多节的荆棘,少川等人可以望见镇子:那些深井般的小巷,巷口仄狭,已经有兵马在调动!在这一九四零年灰暗的早晨,列列兵马,宛如一块灰暗的山石上,凿出的道道青痕。起义已经箭在弦上了!

周叔屏起义是真实历史事件。周叔屏和漆少川一样,是本书中用了真名的历史人物。漆少川智夺机枪,凿墙洞炸死宋墙13名日军等故事,均可在《黄冈县志》中查到。周叔屏用“炸弹原木”攻下日军据点,也有据可查。所谓“炸弹原木”,就是将有节疤的原木劈开挖空,填上炸药,导火索藏在节疤洞口,再用“炸弹原木”替日军筑掩体。本书将这一发明归功习幕洲,是为了吸引漆少媛的爱慕。

习幕洲站在运送原木的大车上,攥着颠簸的车栏杆。将这一车原木送进锯木厂,就万事俱备了。透过高处发亮的枝条,他发现锯木厂四周都是日本刺刀!架好的机枪,备好的鞍马,刺鼻的人马馊气,呆滞的扁平面孔,完全破坏了村镇的静美。一个呆板的伪军厨师,更是差点破坏了计划的完美——厨师拿起一根有节疤的原木,扔进炉灶里烧火做饭!习幕洲抢出原木,扑灭残火时,突然想到:导火索藏在节疤里面,并不容易引爆!鬼子在耐火砖房里,储存了大缸清水,原计划的火攻,如果不能及时引爆炸弹,只要鬼子浇灭火点,那就前功尽弃了。必须派一个“死士”,掏出节疤口的导火索亲手点燃!此人必定同归于尽!

见弟兄们争当“死士”,漆少川决定发牌抽签。魔术师身上有扑克牌,大家盯着他洗牌的手。他洗起牌来赏心悦目,似乎牌在他每个指缝间跳舞,或呈扇形延长,或以珊瑚之形分裂开来;就像枯风漫舞在林梢漾起的波纹。少媛还在惊叹,牌已经发完了。习将“死牌”发给了情敌桑然。杨府管家崔兆川不干了,说牌没洗散!桑然给了管家一耳光:“就这么定了!我去!我只有一个要求,请转告安雪寒:日本人敢剖月复,老子就敢碎肝碎胆!”崔兆川回屋,悄悄换上一身日本军装。事后有谣传说,杨桑然是崔兆川的私生子——人们不相信一个管家,会去为少爷替死!习幕洲窥见崔跳窗跑进树林,明白了*分。他掏出魔术棍,催眠了杨桑然,并在桑然面前摆上酒碗。众人见桑然转眼就喝醉了,议论纷纷。芝麻曹道:“少爷酒量惊人,咋会醉成这样?”陈彰道:“别是装醉不愿去死吧?”

习幕洲故作慨然:“我来当‘死士’,替桑然赴死去!”——他希望这样能堵住少媛的嘴,遮掩他在山匪面前弃义逃命的事。习幕洲一路上慷慨激昂:“昔日聶政刺侠累,白虹贯日;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要离刺庆忌,苍鹰击殿!荆柯刺秦王,风起云涌!瞧那天边的风云,何其壮哉!天人感应,快哉!快哉啊!拿酒来!”少媛含泪上酒:“我敬您!”习幕洲一饮而尽,吟诗诵句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了。今日的起义就是为了月兑离汪伪,他吟诵的却是汪精卫的诗!好在少媛等人不明其中典故,只是崇敬地望着他。习幕洲不时停下要酒喝,神情上似乎在倾听等待着什么……“轰!轰!轰!”爆炸声接连传来,老管家果真点燃了炸药,腾起的烟尘漩涡,吞没了叶片上的蜡光。习幕洲暗自松了口气……

巷战中,积雪被踩踏着,像是铺开了一层大网。闪光的网眼上,鼓起许多灰色结头——灰色的护耳皮帽是日军冬装,全都毛茸茸的,像一群巨大的灰茸蛾;想飞扑进每一窗口;与硝烟的窗帘相缠弄。只有少数日军骑兵,逃出了镇子。日骑不用踢马刺,手腕上悬着两根鞭子:一根细一根粗。马鞍高高隆起,皮垫子上是木头外柜,显得人高马大。冲锋时紧驱鞍辔,晃荡着微醺的身子。周团没有骑兵,游击队的马则跑过长途,累得追不上日骑。除了这一点缺憾,起义大获成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姬舞尸山最新章节 | 姬舞尸山全文阅读 | 姬舞尸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