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战争游戏 海圻号巡洋舰

作者 : 再生逍遥无忧客

()基本信息海圻号巡洋舰是清朝zhèngfǔ于1896年从英国购买的巡洋舰。海圻号排水量4300t,航速24节。舰长129.3m,宽14.2m,吃水6.1m。装备2门203mm主炮,10门119mm副炮,12门47mm副炮,4门37mm机关炮。另有鱼雷发shè管5具,人员编制445名。

辛亥革命中,它与清海军10余艘军舰一同起义,拥护孙中山合法zhèngfǔ。中国抗rì战争初期,为阻止rì本海军进入长江中上游,海圻号等11艘军舰在江苏江yīn拦江自沉,为抗战尽了最后一份力。历史背景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zhèngfǔ深知海军的重要。于是仍四处购舰,掀起了清朝第二个购舰cháo。这一时期大致从甲午战争前定购,战后交货的“飞鹰”、“飞霆”两艘驱逐舰到清朝时定货,民国交货的“应端”、“肇和”两艘巡洋舰结束。大致购舰四十余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天和海圻两艘姊妹舰。

“海天”、“海圻”二舰、英国Armstrong厂建造,1896年下水,1898年完工并于1899年夏抵华。排水4300吨,装备8吋主炮两门(舰首舰尾各有单联装主炮一门)、十门4.7吋炮、十二门47mm炮、三门三

海圻号巡洋舰(11张)十七毫米炮。马力17000匹,航速24节。乘员军官45人,水兵431人,“海圻”从回国到1937年自沉江yīn时都是中国最大的军舰(有说法说“海圻”原名“海地”,但只有一本书一笔带过,录此存疑)。排水量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国海军史上仅次于“定远”级和“chóngqìng”号。经历事件

“海天”、“海圻”二舰回国时赶上了意大利强租三门湾事件。1899年初,意大利向清zhèngfǔ提出要租借三门湾的要求。清zhèngfǔ为之一惊,权衡双方实力后,认为意大利只是二等海军强国。且山长水远,又没有得到别的国家帮助,自持还是有能力与其抗衡,于是断然拒绝。同时谕两江总督刘坤一,命他做好准备(这是吸取德国强租胶州湾的经验)。又起用叶祖珪、萨镇冰等前海军将领,做好备战准备。在意大利方面刚派出三艘军舰,到中国沿海游弋。事件进入一触即发的临战状态。

五月三十rì,清zhèngfǔ命令北洋所有兵轮出海,常川巡哨。第二天,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三门湾的要求。但清zhèngfǔ仍不敢松懈,命沿海地区加强防范。十一月二十rì,清zhèngfǔ命令叶祖珪率北洋诸舰南下。此事才算接近尾声。

统观此事件,清zhèngfǔ自持舰队实力在意大利远东舰队之上,所以敢持强硬态度。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事实证明海军在国防上的重要xìng,国内反对海军建设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海军当时有五艘海字号新舰,除了“海天”和“海圻”外,还有德制2950吨级的“海容”、“海筹”、“海琛”三舰。这五艘海字舰除了“海天”早沉外,其余四舰成为民国海军在抗战前的中坚,尽管中间命运不大一样,但最后都同时自沉于江yīn。不禁让人感叹命运之无常。

1899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各国调集三十余艘军舰云集大沽口外。北洋海军一心想置身事外,叶祖珪甚至声称,如果战事爆发,将把在天津修理的数艘驱逐舰调往山东归队。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战事已开。结果停在大沽口的四艘驱逐舰为联军所夺(另;飞霆号驱逐舰报废)。6月21rì,慈禧下令对各国开战。但北洋海军却避身事外,主力开往上海。参加所谓“东南互保”运动,实质上是避战不出。仅留“海圻”舰于山东,曾将蓬莱一带教士侨民保护上舰。后来美国战列舰“俄勒冈”号在庙岛附近触礁,“海圻”舰将其营救出险。不久“海圻”舰也南下加入“东南互保”行列。

1904年4月26rì,中国吨位最大的军舰之一,“海圻”的姊妹舰“海天”号在江苏鼎星岛遇雾触礁沉没。

1909年“海圻”率"海容"舰赴南洋访问,访问了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西贡等地。1911年4月11rì程璧光奉清廷命率本舰赴英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

参加英王加冕典礼后,“海圻”号即赴美国、古巴等地访问。直到第二年才回国,去得时候还是前清,回来时却是民国。它因此错过了海军长江起义的壮举,但却开中国海军远航之先河。

程璧光:字恒启,号玉堂,广东中山南蓢田边村人。15岁到福建马江船政局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福建水师、广东水师任帮带、管带等职。1894年广东水师派程为粤舰领队,率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北上会cāo,不久被编入北洋舰队,参加甲午战争。1895年2月,北洋舰队被敌围困,海军提督丁汝昌殉国,程奉海军副提督英人马格禄之命向rì本海军递交降书。战后,被解职还乡,受其弟程奎光影响,不久加入兴中会。1896年,程复职于海军衙门,先后任监造军舰专员、海军处船政司司长、巡洋舰队统领。1910年冬任海军部二司司长。1911年出使英国,参加英皇加冕礼,继赴美洲慰问华侨。1912年回国,次年任袁世凯zhèngfǔ海军高等顾问。1916年任海军总长。1917年5月因不满段祺瑞愤然辞职,7月率领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的护法军zhèngfǔ,并任海军总长。1918年2月在广州遭暗杀致死。当时孙中山闻耗立即赶赴现场,抱尸恸哭。护法军zhèngfǔ下令缉凶,特派专员和拨款为程璧光治丧,举行国葬荣典。遗体于1919年1月安葬于江苏宝山,并在广州珠江江畔铸立铜像,以示景仰。

回国后,“海圻”号被编入第一舰队。二次革命时,海军为袁世凯控制。1913年7月16rì,吴淞要塞司令姜国梁宣布dúlì。海军总司令李鼎新奉袁世凯之命派舰队进攻吴淞。“应瑞”舰舰长毛仲方,“楚有”舰舰长魏子浩愤然辞职离舰。“海圻”参与了进攻吴淞炮台的行动,并中弹受创。8月13rì,吴淞炮台在袁世凯的海陆联合攻击下被攻陷。8月24rì,海军奉袁世凯的命令进攻南京。“海圻”舰也参加了这次战斗。

1916年,广东爆发护国运动。4月中旬,袁世凯派陆军第十二师在塘沽上船,南下镇压。由“海圻”、“海容”舰护航。4月20rì,船队到达温州海面时遇雾。“海容”号将运兵船“新裕”号撞沉,船上有七百余官兵遇难。

在袁世凯称帝后,海军反袁情绪rì益高涨。甚至不执行袁世凯的炮击汕头和镇海炮台的命令。袁世凯死后。海军坐观时局发展,在看清楚段祺瑞不打算恢复旧约法和国会后。海军总司令李鼎新决定于6月6rì加入护**,率舰队北上上海。海军的dúlì使北洋zhèngfǔ完全失去制海权,护**实力大增。在各方面的压力下。6月29rì,北洋zhèngfǔ宣布恢民国旧约法,招集国会。8月15rì,海军宣布取消dúlì,各舰归还建制。

1917年7月1rì,张勋上演了一幕复辟丑剧,海军坚决反对。7月3rì,程璧光以海军总长的名义与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联名通电声讨复辟。同时派出“海容”、“海筹”二舰直驶大沽(此处《民国海军的兴衰》一书为“海圻”、“海筹”,从《中华民国海军史料》。“海容”、“海筹”北上本意是接黎元洪南下,但驶到天津后,两舰即为段祺瑞控制,护法舰队因此而少了两艘主力舰,北洋系统也因保留了这两艘巡洋舰而勉强保住了海军的牌子)。

7月21rì,程璧光接到孙中山的欢迎他带领海军南下广东护法的电报,即率舰成行。同行有“海圻”、“飞鹰”、“同安”、“永丰”、“豫章”、“舞凤”、“福安”七舰,8月5rì抵达广东黄埔。加上先期到达的“海琛”、“楚豫”、“永翔”三舰,组成护法舰队。数月后,原在厦门的“肇和”也南下广东,加入护法舰队。这样护法舰队的总吨位占到全国海军的一半以上,且集中大多数较新式军舰,实力居全国之冠。

“海圻”号南下后参加了征剿莫擎宇和龙济光的战斗,俘虏了“保民”号巡洋舰(一说炮舰)。1918年2月26rì,程璧光遇刺身亡。从此护法舰队少一名强有力的领导人。也为以后护法舰队主力出走种下祸根。

因为广州zhèngfǔ财政因难,发饷时有些不准时,以及其他原因,舰上闽籍官兵渐有些背心离德。陆续发生了一些闽籍官兵闹事的事件,孙中山先生知道后认为必须及时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22年4月,发生了著名的“海圻”号夺舰事件。广州军zhèngfǔ以小船偷载士兵上舰,经过一轮枪战后,夺取了“海圻”舰。其间击毙闽籍士兵达二十余人,然后又相继夺占各舰。将全部闽籍官兵解除武装,遣返福建。事件结束后,孙中山任命温树德为海军司令兼“海圻”舰长。

同年,发生了陈炯明叛乱事件。孙中山离开总统府,登上“永翔”舰指挥平叛。但“永丰”舰长冯肇宪认为温树德不怀好意。借邀请孙中山给“永丰”舰官兵训话的名义,请孙中山先生离开“永翔”舰。待孙中山先生上了“永丰”舰后才将实情相告。此后,孙中山先生就一直坐镇“永丰”舰指挥海陆军平叛。7月8rì,温树德接受陈炯明26万元贿赂后,将“海圻”、“海琛”、“肇和”三艘大舰调离黄埔。8月9rì,孙中山离开“永丰”舰经香港赴上海。所有军舰被温树德接收。

1923年,陈炯明被讨贼军击败。孙中山重返广州,因温树德有悔过表现,孙中山仍保留其舰队司令职务。5月31rì,又因为温树德yīn谋叛变。孙中山免去了温树德的舰队司令职务。海军“一律暂由本大元帅直接管辖”。同时任命吴志馨为“海圻”舰长。但温树德及其党羽仍暗中控制海军各舰,在8月收到běijīngzhèngfǔ的50万专款后。温树德于12月19rì策动“海圻”、“永翔”、“同安”、“肇和”、“海琛”、“楚豫”六舰离开汕头,于1924年1月抵达青岛,投奔北洋zhèngfǔ。3月22rì,曹锟以总统名义任命温树德为渤海舰队司令,以叛逃六舰组成渤海舰队。至此,护法舰队主力尽去,广东舰队没有了排水量没有超过一千吨的大舰。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在京奉铁路沿线深受直系海军之害。张作霖决意筹建海军,渤海舰队成为张作霖的重点引诱对象(因当时各国对中**事禁运,无法从外国购入军舰,本国自制又不大可能。故地方军阀筹建海军一般是引诱旧有海军和利用商船改制)。1926年11月,沈鸿烈(时任东北海军司令)乘渤海舰队内讧。将“海圻”引诱至旅顺入坞后强夺,然后又驾驶“海圻”舰去青岛,将渤海舰队整个接收(当时旅顺被rì本占领,我一直想搞清此事细节,但一直没有找到详细的资料)。东北海军在接收渤海舰队后实力居全国海军第一。

1928年东北易帜后,蒋介石一直力排众议,不肯将东北海军收归zhōngyāng。因为当时zhōngyāng海军为闽系控制,蒋介石不愿意闽系的势力太大,宁愿海军分裂,类似的情况还有广东海军。

1929年4月,“海圻”舰进逼庙岛群岛,迫使张宗昌余部三千余人投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海军孤悬青岛。舰上东北籍官兵怀念家乡,且东北沦陷后军费减少。1932年,东北海军的高级将领打算夺取青岛、烟台等地的行政权,以增加东北海军的地盘,筹集军费。但沈鸿烈以军人不干涉政治为由不予同意。这样,东北海军的高级将领就打算除去沈鸿烈块绊脚石。乘沈鸿烈来崂山指导舰队训练,将其软禁于崂山,然后以他的名义发出电报。称沈鸿烈因病辞职,推荐凌霄代理司令。此即为“崂山事变”。张学良听到这个消息后怀疑有诈,一面回电挽留沈鸿烈,一面派人到青岛去调查此事。

而东北海军下层将士对此事不以为然,认为沈鸿烈毕竟是老长官,平时对待大家也算不错,以这种手段对付沈鸿烈是不道德的。因此以“海圻”舰水兵第一分队副队长关继周为首,组织了一支二十多人的士兵敢死队,冲进崂山,将沈鸿烈解救出来。沈鸿烈马上登上“海圻”舰,升上司令旗,重夺东北海军控制权。随后将策动“崂山事变”的凌霄等人遣送回原籍。

关继周等营救沈鸿烈后,自持有功。同时沈鸿烈此时兼职青岛市长,军饷有着。这些人向沈鸿烈要求青岛港务局长、公安局长等要求,沈鸿烈则劝他们不要有此非份之想,同时在金钱上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但参于营救沈鸿烈的青年军官仍不满意,密谋劫持沈鸿烈,逼迫沈鸿烈满足他们的要求。由冯志冲动手,谁知冯志冲行动失败,被沈鸿烈生擒。沈鸿烈得知此事牵涉到很多重要人物,为避免事态扩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当晚处决冯志冲。并将所有的责任推到冯志冲一人身上。

但此事还是引起了关继周等人的愤慨,他们认为沈鸿烈对待“崂山事件”的人员是多么宽宏大量,对待自己的恩人却如此无情,同时担心沈的打击报复,决定带舰出走。

6月25rì,关继周等人带领“海圻”、“海琛”、“肇和”三舰出走,直奔广东。于7月25rì抵达珠江,受到陈济棠的欢迎,并改编为粤海舰队。

但陈济棠想控制南下三舰,对南下东北籍官兵的待遇越来越差,同时慢慢撤换东北籍军官,夺取三舰的控制权。1935年6月15rì,东北籍官兵决定再次带舰出走,当时“肇和”主机正在修理,无法同行。便将“肇和”舰东北籍官兵接来同行。午夜,“海圻”、“海琛”二舰启航,当晚通过莲花山水域时,因天黑且遇退cháo,“海圻”舰搁浅。“海琛”拖带时也一并搁浅。陈济棠得到报告后曾想派飞机轰炸。但下属提醒他;全**舰所剩无多,如果派飞机轰炸,两舰势必非沉则伤,届时全国舆论必定哗然。陈济棠于是决定劝降,但到了白天涨cháo,二舰分别月兑险。在晚上冲过虎门炮台到达香港。在香港后,特务邢森洲送来了蒋介石的劝降电报。称“一切问题均可解决。”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二舰决定归顺南京。在驶出香港后遇到zhōngyāng海军(闽系)的“宁海”、“应瑞”、“海容”、“海筹”四舰炮击。“海圻”、“海琛”不愿同室cāo戈,又返回香港。“宁海”舰也进港停泊,要求“海圻”和“海琛”二舰将炮闩卸下,交给“宁海”舰。“海圻”、“海琛”不肯答应,尔后就一直僵持于香港。南京方面听到此消息大为惊呀,派陈策带领二舰离开香港,同时命令闽系海军离开。为防止闽系海军拦截,还派空军护航。7月12rì,二舰抵达南京,名义上归还第三舰队建制(东北舰队),但由军政部代管。不交给第一舰队是防止闽系海军坐大,而闽系海军拦截二舰也有将其收归己有之意。

这样,“海圻”舰在十八年之内换了六个东家,但它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1937年9月25rì,为了保卫江yīn防线,“海圻”号自沉于江yīn。同时自沉的还有与其患难与共的“海琛”和另两艘海字舰“海容”和“海筹”。自沉前,各舰均将武器卸下,舰员组成炮队参加陆战。

1959年冬,上海打捞工程局开始打捞“海圻”舰。1960年5月27rì,船体被切断成两段打捞出水,后拆解回炉。至此“海圻”舰的故事彻底划上了句号。自1895年甲午海战惨败后,在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清朝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重建海军之路。清zhèngfǔ先后从英德等国买回43艘军舰,但因囊中羞涩,只有从英国订造的“海圻”号巡洋舰够大够先进。这艘号称“天字一号艨艟”的军舰上有两门8英寸炮,是当时中国海军的“镇海之宝”。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却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

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其子乔治五世继承王位,定于1911年6月22rì举行加冕庆典,并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200余艘军舰参加庆祝仪式。于是清zhèngfǔ决定派专使亲王载振前往祝贺,并下令海军部“加派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率领海圻巡洋舰前往,顺访美利坚诸国”。其规格之高,兴办之隆,在清朝260多年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1911年4月21rì,“海圻”号载着300多名大清海军jīng英,从上海起航,经台湾海峡、南中国海驶出国门,穿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在史无前例的万里远航中,统领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他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以符合世界cháo流,此举获得士兵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一些老兵舍不得长长的发辫,便用红布包裹,寄回家乡。

●中**舰在英参加阅舰式,清朝使者陪英王进行检阅

6月20rì,“海圻”号驶抵英国朴茨茅斯军港。候阅期间,英国皇家海军为增进各国海军交流,在6月22rì举行万国海军田径运动会,不晓得田径为何物的“海圻”号水兵也派出数十名体格健壮者组队参赛。在这场有数万市民观战的比赛中,“海圻”号代表队虽与奖牌无缘,但无一人犯规,无一人中途退场,尤其是在200米跨栏比赛中,信号兵孟广吉在连跨两栏后被绊倒,“仆地裂肤,流血满胫,仍奋勇到达终点,在场观者掌声如cháo”。为此“海圻”号代表队获得大会主席的表扬。

6月24rì上午11时许,乔治五世国王偕玛丽王后在海军大臣丘吉尔的陪同下检阅各国舰队,中国专使载振和程璧光应邀陪英王乘坐同一艘游艇观舰。当英王乘艇接近检阅区时,80艘各型战舰分8行威武阵列,全部旗帜高悬,舰上官兵昂首在甲板列队。隆重壮观的观舰式持续了1小时20分钟,回港途中,乔治五世接见了中国海军统领程璧光,并向其颁赠“加冕银牌”。观舰式结束后,“海圻”号也趁机回了趟“娘家”——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美女演员狂吻中国将军,中**舰赴古巴化解排华暴乱

由于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周游世界、途经厦门时备受中国海军优待,美国海军部多次邀请中国海军回访,于是“海圻”号在英国完成大修后,便向美国东海岸进发。经过两周连续航行,8月10rì,“海圻”号抵达纽约。

中**舰首次访美,在全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已故美国总统格兰特之子、纽约区陆军最高司令官小格兰特将军派夫人陪同“海圻”号官兵拜谒格兰特总统陵墓。还有一些美国商人出于个人目的,也向程璧光大献殷勤。美国铁路公司总干事以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为幌子,将中国客人拉到伯利恒钢厂参观。纽约造船厂老板罗伊泽认定程璧光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海军的“掌门人”,便送给程璧光一只名贵的波斯猫,称这只猫能在关键时刻帮程璧光“做出正确的抉择”,目的是想讨好程璧光,争夺中**舰订单。

抵美第四天,程璧光等前往波士顿,会见正在别墅休假的塔夫月兑总统,并应邀观看了在美国轰动一时的话剧《红寡妇》。坐在贵宾包厢里,程璧光在英文翻译的讲解下看得有滋有味。颇会来事的新任副官刘永浩试探美方联络官:“演出结束后,不知能否安排统领到后台参观?”美方联络官心领神会,立即耳语侍者办理。等到剧终,程璧光刚刚起身,剧院经理便笑容可掬地站在包厢门口,恭请他驾临后台指教。此时,全体演职员以饰演红寡妇的女主角打头,鼓掌欢迎中国海军将军。程璧光见状大悦,即席致词,对演职人员的jīng彩表演给予高度赞扬。剧院经理兴奋地鼓动道:“女士们,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海军将军吧!”还没有等程璧光明白是什么意思,霎时数十名浓妆艳抹的美女紧紧围住程璧光,一番狂吻让堂堂一舰之长变成“大花脸”。事后,谨守“男女授受不亲”原则的程大人一再“责怪”刘副官:“都是你惹的麻烦!”

“海圻”号停泊纽约期间,恰逢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排华暴乱,“海圻”号奉命顺访古巴、墨西哥,以宣慰侨胞。8月中旬,“海圻”号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华侨的热烈欢迎。更令官兵们感动的是,每当离舰登岸,一遇侨胞,无论男女老少,都竞相请至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纪念品。舰队的到访也让古巴zhèngfǔ对华侨的态度产生了变化,古巴总统接见程璧光时特意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

“海圻”号在古巴停泊10天后,原计划继续访问墨西哥,但因墨西哥zhèngfǔ已就排华事件正式向清zhèngfǔ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海圻”号于是取消了访问计划。

●万里远航耗时一年,回国途中参加辛亥革命

本来,“海圻”号回国计划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这样不仅能完成中国海军第一次环球航行,而且航程也比沿原航线回国整整缩短三分之一。但考虑到“海圻”号的存煤量有限,单舰横跨广袤的太平洋存在一定风险,最终还是决定原路返航。

1911年9月初,“海圻”号从哈瓦那解缆起航,当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一场开天辟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华大地爆发,顿时群情激昂。三副黄仲煊在舰上展开地下活动,争取程璧光同意领导全舰官兵在海外易帜,加入革命阵营,扩大国际影响。程璧光为此专门集合全舰官兵在甲板训话,他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任何人如yù回国参加革命工作,请站到右舷,不赞成的站到左舷。待我数完‘一、二、三’,就请各位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行动。”言毕,程璧光略微停顿几分钟,接着高声喊出“一、二、三”。只见列队甲板左舷的官兵全部移至右舷,就连纽约造船厂老板罗伊泽所赠的那只波斯猫也不例外。一时间,全舰掌声雷动,官兵们欢呼雀跃。

1912年5月,升起新国旗的“海圻”号终于回到上海,完成了这次传奇航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红警战争游戏最新章节 | 红警战争游戏全文阅读 | 红警战争游戏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