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战争游戏 b-10轰炸机

作者 : 再生逍遥无忧客

()B-10马丁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全金属低单翼近代轰炸机,是美国马丁飞机制造公司制造,是二战中著名轰炸机,其设计思想是最经典的。基本信息

类型:轰炸机

生产公司:格伦·L·马丁公司

设计者:佩顿·M.·麦格鲁德(ruder)

首次飞行:1932年2月16rì

服役:1934年11月

退役:1942年

主要用户: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C)、土耳其空军、荷兰东印度皇家空军、阿根廷空军、中国空军

生产年份:1933年-1937年

生产数量:342架

单位造价:52,083美元

衍生机型:MartinModel146

xìng能指标

全长:13.6公尺

翼展:21.5公尺

全高:4.7公尺

净空重:14,700lbs磅(6680公斤)

离陆重:16,400lbs磅(7440公斤)

翼面积:63平方公尺

动力:WrightR-1820-33改良型发动机,775匹马力x2

速力:159节(294km/h)、最大187节(346km/h)

续航力:1370英里(2200km)

升限:24200呎(7380公尺)

武装:.30白朗宁机枪x3

载弹量2260磅(1030公斤)

造价:55,000美金/架(1933)发展历史

初期阶段

最初,美国飞机制造商马丁公司(tin

Company,1995年被洛克希德公司并吞,成为洛克希德.马丁集团)在1930年代初,为了要争取美国陆军航空队对于轰炸机订单的市场,遂开始发展一款被称为第一百二十三型(Model

123)的试作机计划。

由于当时意大利空军学家杜黑的空权论盛极一时,世界空军界吹起了一阵高速重轰炸机的旋风,当时的轰炸机主义者声称只要造出比战斗机快上数十公里的高速轰炸机,就不需要配备护航战斗机了;当时因为大型机场还不多,可以利用湖泊与海洋等地形直接起降的飞行艇遂在20~30年代流行一时;然而巨大的浮筒与高肩翼设计却也造成了庞大的阻力,这是马丁公司极yù避免发生的。

因此123型试作机在当时来说是拥有最高出力的两颗莱特厂发动机,可收回式的起落架,稍后更决定采用封闭式座舱配置与全金属低单翼设计,以降低阻力,提高速度。

比起当时战斗机与轰炸机都采取开放式座舱设计以获得良好视界的主流,马丁公司认为提供乘员充足的防弹保护和更流线的造型以提高速度、增高升限才是一架轰炸机的当务之急。不过为了要弥补全封闭式机舱带来的视野受限问题,马丁公司采取了把驾驶舱刻意作成凸出的球状玻璃罩,以增广驾驶员的所见视野。

马丁公司还在这架概念机上实验了许多崭新的设计,过去的开放式座舱轰炸机一般来说都是在后座与侧面舷窗设置机关枪座以防备战斗机的袭击;然而战斗机只要给予这些开放式的枪座机枪扫shè,就能轻易地杀死毫无装甲保护的机枪手。于是马丁公司为123型试作机装置了半圆形的龟壳状凸出枪塔───这个设计随即便影响了全世界轰炸机的自卫武装配置,成为所有人公认轰炸机最恰当的标准。

接近完成品状态的XB-10于1932年公开展示时,可说是集30年代初期最先进科技于一身,其速度、防御力、载弹量、火力等各方面优异的xìng能,令美国陆军航空队与各**事观察家大为震惊;她的速度是当代所有轰炸机的1.5倍以上,甚至比大多数的双翼或高肩翼单座战斗机要来的更快、更敏捷。

三挺点30机关枪的自卫火力更是令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都开始反省下一代轰炸机与拦截战斗机的设计案,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毫无疑问地选择B-10作为下一世代的主力轰炸机,从此之后重火力、高速、大型的重轰炸机时代到来了。陆军航空队的亨利.阿诺德将军即评价B-10为「合众国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先趋」。

后期改良

从1933年制式采用到1936年间是B-10最风光的时代,在美国陆军航空队以轰炸机部队为主力的扩张军备计划里,B-10成为了自一次大战以来生产量最庞大的轰炸机,期间还因为采用普惠公司(Pratt

andWhitney)的新式引擎代替莱特公司(Wright

engines)的改良案,而诞生了B-10的姐妹机B-12。因为引擎出力的提高(675匹马力~775匹马力),B-12可以飞的比其原型的B-10更快。

从1933年制式采用到1936年间是B-10最风光的时代,在美国陆军航空队以轰炸机部队为主力的扩张军备计划里,B-10成为了自一次大战以来生产量最庞大的轰炸机,期间还因为采用普惠公司(Pratt

andWhitney)的新式引擎代替莱特公司(Wright

engines)的改良案,而诞生了B-10的姐妹机B-12。因为引擎出力的提高(675匹马力~775匹马力),B-12可以飞的比其原型的B-10更快。

1934年,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10从华盛顿特区起飞往阿拉斯加,落地加油之后再返航,航程长达8290英里;即使中间有落地加油数次,但是其超长的续航力与长距离飞行的可靠xìng都获得了证明与肯定。

资金危机

原本马丁公司预估B-10大概能够拥有五至八年的寿命,公司也能从接连不断的订单和修护契约中得利,但是,好景不常;航空界技术的rì新月益远超过马丁公司的预想,更新式的轰炸机如同雨后chūn笋般诞生,波音公司(Boeing)在1935年所设计的299型试作机(Model

299),也就是B-17空中堡垒的诞生,更是给予B-10致命的一击。

B-17抄袭了许多源自于B-10的设计并且更加发扬光大;其机身亦为全金属低单翼构成的流线造型,并且在机身上配备大量的球型机枪座,而且因为装备了四发动机,而使得载弹量、航程、火力、装甲都能跃升到双发的旧式机B-10的两倍以上。

美国正式选择B-17与B-25作为下一世代的长距离与中距离轰炸机后,马丁公司顿时因为失去了财源收入而从天堂跌落地狱,下一世代的试作机B-26又还没完成,结果陷入资金不足滨临倒闭的危机。

结果,马丁公司被迫将淘汰掉的B-10与还堆在生产线上的半成品机群贱价月兑手换取资金周转,遂吸引了当时财力不是那么充裕的荷兰、阿根廷、智利、土耳其、中华民国、与苏联的部份研究单位低价采购,编组成经济又实惠而且数量庞大的轰炸机部队。战斗经历

中国空军

中国空军在1936年后就购入了九架马丁139WC型(B-10B的外销型号),在1937年7月7rì抗战爆发前夕的这段期间国府也向苏联采购了许多SB-2屠波烈夫双发轰炸机与TB-3四发重轰炸机,并透过德**事顾问团引进德国的亨谢尔He-111轰炸机。

然而,这些新引进的轰炸机大多数是由洋员机组(佣兵)所驾驶,但是由于缺乏类似陈纳德的飞虎队那种管理制度,而成为缺乏士气与军纪的单位;往往一遭遇到rì机拦截,就抛弃炸弹掉头回航,甚至是毁机跳伞以求生。

在经过开战序盘的激烈战斗之后,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损失惨重,尤其是在松沪与南京上空的航空消耗战后,空军已经没有足够的护航战斗机可以用于掩护轰炸机部队作战;而新一代的rì军战机如九六舰战的速度,都远高于厂商宣传的所谓「高速轰炸机」,高速轰炸机的理念在现实科技的进步下,当场撞上科学之壁而成为一堆废言。

1938年chūn,当时的中国zhèngfǔ为了激励民心士气并向rì本与国际媒体宣传,决定策划一次对rì本本土的超长距离空袭作战。

rì本上空的中国轰炸机

中国空军与参谋单位在经过审慎的评估后,选定了B-10马丁式作为空袭rì本本土的机种。之所以会交由马丁式执行任务的理由是因为SB-2与He-111初期型的航程太短,而四发动机的TB-3重轰炸机则是速度太慢、体积庞大,加上苏联发动机会发出大的可怕的低沉嗡嗡噪音,使用它毫无疑问铁定会被发现,并被rì本战斗机拦截击落之。

由于当时中国空军仅存四架马丁式B-10轰炸机,其中两架堪用(1403与1404号机),使用B-10挂载700公升补充油料,飞往rì本的最大可载弹量只有500kg不到,所以中国当局遂放弃采用传统空袭,决定采取空投传单的舆论宣传战。

作战计划是由汉口基地起飞,在上海附近的宁波基地降落后迅速补给油料,飞往九州上空,执行空投传单任务,然后返回中国本土。

于是,军事委员会政治作战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遂着手草拟《告rì本国民书》,《告rì本工人书》、《告rì本农民大众书》、《告rì本工商者书》、rì本异议人士所投书的《反战同盟告rì本士兵书》,整合成一份单张纸报,作为空投rì本的传单。

至于飞行员的人选,起初是打算让B-10的原洋员机组执行任务;但蒋介石拒绝了付给洋员机长十万美金报酬的要求,派人解除B-10机群飞行佣兵的职务,改由中国空军第十四大队司令徐焕升担任特遣队队长与1403号机驾驶,第十九大队副长佟彦博担任1404号机驾驶。

徐焕升是zhōngyāng航校第一期毕业生,基于中德军事合作协约而被派往德国接受德国空军训练,受过严格的德制轰炸机cāo作训练;佟彦博也是隶属装备He-111、受德式训练的十九大队出身,两人都具备当时在中国可说是相当罕见的盲目与夜间仪器飞行能力,是国府空军的菁英份子。

在其余六名成员到齐并且为此次任务进行了相应的改装之后,徐焕升在武汉附近进行了为时两个月的密集训练;他并要求部下能够确实掌握无线电使用方法、与jīng确的航法判读与仪器盲目飞行能力。

由于五月时值yīn晴不定的梅雨季,因此特遣队成员均随时整备待发,等待出击许可的命令发怖下来。徐焕升于五月十九rì自宁波发电给汉口的航空委员会,发出「宁波天气良好」的电文。当rì下午3点23分,两架B-10就从汉口基地升空飞往宁波基地,于下午6点平安抵达。

投纸炸弹的B-10

“准备投弹”,随着徐焕升发出的命令,炸弹舱被打开了,一股冷风从飞机下边冲上来,成捆成捆的传单散开后,立即像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翻翻滚滚地飘落下去,很快就消失在夜空中。

马丁B-10轰炸机在长崎上空撒过传单后,马上又飞往福冈等地方,散发了上百万传单。这时候,rì本人发现了撒传单的飞机,马上实行了灯火管制,九州岛上一片漆黑,高shè炮也急急忙忙地醒来发shè炮弹。但是,这已经是“马后炮”了,两架马丁B-10轰炸机胜利完成任务,已经轻轻松松地返航了。

天亮前,徐焕升他们安全回到了祖国的海空。9点24分,徐焕升的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江西南昌机场,他人僚机也顺利地降落在江西玉山机场。11点13分,两架飞机凯旋在汉口机场上,迎接他们的人群早早就等候在那里了。这次行动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武汉三镇的市民为庆贺胜利燃放了三rì鞭炮。

rì本人看到传单后大吃一惊:“中国的飞机也能飞到rì本本土上空来吗?!”

事实正是这样。不管rì本人承认与否,这次行动在世界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年,美国《生活》杂志上刊登了世界闻名的12个飞行员的照片,其中就有徐焕升,并说他是先于美军轰炸rì本本土的第一个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红警战争游戏最新章节 | 红警战争游戏全文阅读 | 红警战争游戏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