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刃双修 第一章 灵山问道

作者 : 敖父

()建隆一年(961年),北宋主赵匡胤与赵光义、赵普一同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统一方针,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宏伟大计。同年,南唐后主李煜继位,时年二十五岁的李煜高高在上危坐在金陵的金銮殿上,接受群臣的朝拜,既开始了他昏庸**的帝王生活,同时也开始了他丰富多彩的才子生活。

然而坐江山不能只靠《虞美人》、《浪淘沙》这些千古美词,也不能只靠美丽善良的周夫人相夫教子,打点**。乾德一年(964年)北宋灭后蜀,此时全国仅剩南唐、吴越和南汗三个割据政权,李煜依然不思进取,礼佛求仙,吟诗作乐,讨好契丹这些外族政权牵制北宋以求自保,南唐国祚风雨飘摇。

金陵城外东面,润州境内,灵仙山

在山顶的一处悬崖边上有一块飞来石,孤傲的斜插在灵仙山顶,与叠岚群峰对望,犹如王蛇吐信。飞来石通体灰黄,在正面约莫有一直径二十到三十公分见方的一块不规则圆形亮白地带。

此刻,亮白处正立着一位身着青黄sè道袍,脚踏黑靴的年轻道人。细看上去,这位身高八尺有三的道人发髻高耸,纤妍洁白,螓首膏发,自然蛾眉;双鬓中间各有一抹抽白,二边对称的藏于其中,两束鬓发直舌忝耳垂,鼻梁挺拔,鼻尖剔透,皓齿红唇,喉结突出,身材清瘦,俊秀异常,双目微闭,笑意微漾,英气袭人。

只见他双手拇指按住中指指尖,双手缓慢上抬继而下放,然后左手从左端,右手从右端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好似空手划圆,周围的空气随即亦开始缓慢地跟随手势流动,左右手缓慢靠近,当他双手进入同一气流圈中时,他的身体亦随即向上升起了一段,脚底完全月兑离了石面。

随着气流涌动越来越明显,仿佛可以看到空中有如水流一般的气浪游龙般在他身体周围穿梭。当气浪包住他整个的身体,他停止了划圈,双手自然结印于月复前,双脚底部各生出一朵气泡组成的气态莲花,银光闪闪,裹住全身的气流都循环通过这二朵气莲,每当有组成莲花的气泡流走,后面赶到的气流就会形成气泡填补进去,一直维持着二朵灵动的莲花形状。与此同时,他的胸口和下方同时映现三团青sè幽火,与双肩以及头顶的三阳真火位置一一对应。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他双手撤除印结,左右手各自顺逆时针划大圆周运气沉丹,周身的气流随即趋于平缓,胸前三团青火亦缓慢变淡,随着他双脚踏地,气流和青火彻底消失,一切恢复如初。他旋即打开双眼,回转身子,以左手心压住右手掌背,九十度弯腰施礼道:“继明见过师父!”。

“继明,为师刚到你就能通过气流浮沉感应到,证明你“驭气诀”已有大成,没枉费为师十五年来对你的器重和教导,你虽然只是我的记名弟子,却是众多师兄弟中悟xìng和天分最高的,也是修为最深的,如今更是早早便做到了能够像为师一样吸收天地灵气内炼真元,实在难能可贵啊。”三发(头发、眉毛、胡须)齐白的老道长抚须言到。

这位老道长正是这灵仙山天机观观主天机道人,他仰头继续言道:“只是为何十五年来,你始终还是不能运转出金莲来呢?难道还是心结难解,耿耿于怀?道长话锋一转,颧骨突出,皮贴面骨的他看起来jīng瘦不已,这却也恰恰突显了他那凌厉的眼神,让人肃然起敬。

“师父……”项继明若有所思,英气的脸上笑意已然全无,缓步走下飞来石,坐在崖边一块青砖上继续道:“师父,您只收我为记名弟子,不收我为正式弟子或者关门弟子,弟子不敢有怨言,弟子愚钝,不敢辱没师门,但为何这么多年您始终对于我的身世讳莫如深?我到底从何而来?爹娘是何人?为何您只是每rì不断地授我道法,传我武功,教我为人?师父您知道吗,继明或常常夜不能寐,或时常被恶梦惊醒,无数次梦到同样一个面容模糊的人叫我孩儿,我伸手却又够不着,想和他说话他却又被人强行抓走,跑得好快,我跑得气喘吁吁却一次都追不上他们,直到我呼吸难受憋醒。”

“他是我爹吗?他在哪里?!”随着项继明的情绪激动起来,他脚踩之处已经深陷下去二个印坑,两行泪水也已经顺着脸颊流到嘴角,他哽咽着继续道:“我这样无根无源的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项继明右手边的一颗岩石已经随着这声暴吼被按碎。

“继明,你知道的,在众弟子中为师最看重的就是你,不仅因为你骨骼奇异,天生异相(胸前三团青火频闪),也因为你父亲,我敬你父亲一世英雄,当世豪杰,为了延续他这一种jīng神,你就是我们的希望和寄托。”天机道人顿一顿,继续说到。

“只不过因为你父亲所在道家派系与我不同,我和你父亲所在师门秋止道长虽是多年道友,但有多方认识和进修方式的不同,加上你父亲当年在断魂崖也有提及,希望你呈继师门,但当时回无量山你父亲所在师门恐有xìng命之虞,正是因为这样,在不愿背其所愿的前提下,同为道派,于是我收你为记名弟子,修我毕生jīng华。”天机道人盯着项继明,更加认真地往下说。

“我的生平所学对你也是倾囊相授,就连二十年前我机缘巧合有幸与圆觉大师共研圆觉经,并结合我们道家秘法和佛家圆觉经共创出的“无尚正气诀”这样的顶级内功心法都对你毫无保留,我又怎么不愿收你为关门弟子呢?要知道,这部心法可是江湖人人都觊觎的宝典,此法的jīng妙之处你也清楚,除了有强势的金刚护身和有霸道的诸神之力外,最大的不可测和延伸就是可随修炼之人修为和心境自我提升,衍变新法,我和圆觉大师都觉得自己无法再提升它的境界,这也是“无尚正气诀”被人所向往的原因,每个人都想知道他自己的潜力可以有多大,当初法诀初成之rì,圆觉大师与我曾有约,此法不可记录在册,只能记忆在心,且必不可传于他人,若是机缘巧合出现了心正可托之人,也只能传于一人,为了避免居心叵测之人对它的觊觎,我和圆觉大师在十八年前与武林正道一同剿灭魔教阎君还有十五年前我在断魂崖一役之后就一直甚少使用。如果圆觉大师他目前还没有遇到机缘之人,当今天下除了为师和圆觉大师,也只有你掌握此法而已,现在你应该知道为师不收你为正式弟子的原因了吧?”天机道人一边说着一边运气抬起项继明的右手臂,暗自运转真元,催发五行道法中的土行道法,将项继明伤口上的土石沫转移走。

项继明感到一阵阵的气流来回游走在伤口边,很快伤口便清晰可见,约莫一条一寸长的血口子,而后天机道人再在手臂上敷以灵仙山上特有的子夜草倒磨成的药汁,项继明的伤口很快就开始凝血生肌了。

“师父,弟子惭愧……”

“世事无常,世事又如常,你我皆凡人,哪得清如许呢?“

“师父,听您刚刚一席话,家父难道也是道教中人?那他现在身在何方?”

天机道人缓步走向崖边,背手在后,眺望对面群峰,思揣良久,突然开口说道:“好吧,你八岁入观,到如今业已十五个年头,很多事情我应该要告诉你了,这么多年,为师只恐你道心未固,知晓太多反而易冲动坏事,白白断送xìng命!如今阎君继子幻城掌控江湖大半魔道势力,承继“魔帝”尊号,据传其人天资和灵xìng突出,实为人中骄子,我等目前虽未正面冲突,但对其种种诡异作为也早有耳闻,特别是幻城的魔功比阎君更加诡异,他和武林正道的碰撞摩擦也许就在眼前。”

天机道人目光凌厉,瞳孔微缩继续道:“但更让为师担心的是另外一个不知生死之人,十五年了,再也没有听闻到他的任何消息,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一样。也许天下又将陷入一场腥风血雨了。”

项继明此刻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xìng了,因为以师父的行事为人作风,泰山崩于前而不乱,从不怨天尤人,更不用说轻言生死了,项继明郑重的对天机道人说:“师父,继明很感谢您对我这十多年的悉心教导,深厚的养育之恩,继明虽不才,但自问以我现在的定力和修为,些许世事不至于让我轻易失去理智,师父,请将一切都告诉我吧。”

天机道人恢复一贯冷峻的表情,然后平静地告诉项继明:“你爹名叫项顶天,人如其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擅长使用长阔类剑器,招式变幻无常,特别是使得一招“止天刃”。此招一出,时间好似静止,空中旋即留下横十八条竖三十六条的剑影,以其身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膨胀开,膨胀过程中这些剑影变粗变弯,到极限时像是一把把又粗又厚的弯刀,距他周身十余丈内难有活物,而且被杀者常常是连反应逃离的机会都没有。你爹也因此招得名,江湖人称“止天刃”,堪称十几年前江湖上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你爹和另外四人一同从师于江东无量山秋止道长门下,当年他们五人学成后常于江湖行走,惩jiān除恶,维护道义,却从不计较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生活,品行和修为堪称当世典范;他们经常是五人一同行动,邪魔外道都知道他们五人的武功路数配合得是天衣无缝,威力惊人,于是有不在少数的人马妄图将他们一一铲除,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每个人各自单独的武功也是数一数二,所以当年不少设计拆散他们五人各个击破的也都未能得逞,因此正道人士大多称他们为“无量山五杰”。秋止道长是为师多年的道友,互以道兄相称,为师与他们五杰也有过数面之缘,见则研经问典,谈古论今,至今记忆犹新。只不过,十五年前的断魂崖一役却折损了江湖中的这五个大好的青年才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剑刃双修最新章节 | 剑刃双修全文阅读 | 剑刃双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