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权宵 第六章 帮忙

作者 : 软石头

()“说什么?总之一句话,我不会为了吃饭而放弃了我宝贵的贞cāo!”

苏宵的语气非常之强硬,乃至震得一旁的三人目瞪口呆。

开玩笑,贞cāo啊!这是老子目前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珍贵的东西了。

一瞬间,苏宵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

断背山下,菊花盛开!

光是想想那种场景,苏宵都会不自觉的打个冷战。

“贞……贞cāo?”阮刚两眼发直,犹如被人突然捏住嗓子一样,发不出声音。

而阮媛媛和阮玉成则是一脸呆滞的看着苏宵,脑子乱作一团。

“苏先生,你到底在说什么?”阮刚脸sè不是一般的难看。

“姓苏的!本少爷是男人,真正的男人!少爷我喜欢女人…….”阮玉成涨红着脸,咬着牙从嘴里蹦出几个字,他已经进入了暴走的状态。

阮玉成不聪明,但也不傻。从苏宵的话语和动作中,他总算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了为什么苏宵会突然间暴跳如雷。

这TM叫什么事啊?

阮玉成的内心嘶吼着,叫喊着:老子是男人!

阮媛媛似是明白了,顿时娇羞着捂着嘴吃吃地低声笑了起来,一双好看的眼睛满含笑意地瞅着正站的笔直的苏宵。

阮刚擦着汗,看着犹自义愤填膺的苏宵,心中霎时一万只草泥马奔过。

“那个,苏先生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误会了。我要说的是,我打算为我儿玉成明年完婚是不假。但……不是你!”阮刚有气无力的说道。

“不是说我!”

苏宵的脸顿时jīng彩了起来,由白到黑,再从黑到红……如此反复,真是比六月的天来的都快。

“哈哈……咦,今天天气不错!”苏宵搓着手,臊眉搭眼地干笑。

三人神情古怪的看着犹如猴一样乱抓乱挠的苏宵,木然无语。

“好吧!是我想歪了!”苏宵颓然着说道。

“……”

————

苏宵板着一张俊脸,一撩长衫,端正的坐在椅子上,正对着阮刚,问道:“阮老爷刚才说小少爷的婚事在下能帮的上忙?这个,恕在下愚钝,还请阮老爷明示。”

阮刚伸手捋了捋颌下短须,看着苏宵答道:“十年前,也就是玉成五岁之时,我与城东王员外定下了一门亲,待玉成十六的时候便迎娶其女王嫣然进门。算算时间,也快要到了。”

“男婚女嫁,既是父母之命,当属正常。为何,要在下帮忙?难道这亲事又什么问题”苏宵奇道。

阮刚微微叹了口气,看了阮玉成一眼,道:“王员外世代书香门第

,家世丰盈,且其祖上在朝为官者甚多。王员外长子王检现在据说已是知府了。而其女王嫣然也是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并且相貌出众,尤善于诗书。”

“这是好事啊!若小少爷能娶得王小姐,于阮府rì后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有着莫大的机缘啊!”苏宵点头。

商人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

阮府与王家联姻,最大的受益者当是阮府。

有钱而无势,这在古代是相当悲哀的一件事。

纵然你有万贯家财,王金珠宝无数,可是一旦遇到当权者,那便好比鸡看见了王鼠狼一样,只有挨宰的份!

从十年前,阮刚与王家定下了亲事这一点来说,阮刚绝对是一个合格优秀的商人。

既傍上了王家的大腿,给阮府寻了个保护伞,又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一箭双雕的计策,苏宵自叹不如。

阮刚接着说道:“近几年,王小姐出落的愈发标致,再加上她出众的文采。在这县内竟搏了个才女的称呼。故此,引得同城不少青年才俊前往王家提亲。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王员外挡了下来。但是,我担心这么下来很有变故发生。所以,我昨天去了王家一趟,邀请王员外和王小姐后天来府上一聚。”

“后天就来?那怎么成?我还没准备好呢?”阮玉成眼睛一瞪,不禁有些慌乱地说道。

“嗯。明天就来!”阮刚点头应道。

阮媛媛皱着眉,道:“明rì就来,那我们需提前布置布置。”

阮刚将手一挥,说道:“该布置的我都布置妥当了,现在就差苏先生这一忙了。”

“那我要帮的忙是?”苏宵看着阮玉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不觉有些好笑,见阮刚提及自己,忙转头问道。

阮刚的嘴角闪过一丝微笑,看着苏宵的神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语气和缓地说道:“苏先生要帮的忙就是替玉成去会会王员外!换句话说也就是去会会老丈人!”

纳尼!

————

城东是江浦县内的繁华地带,紧邻着易市,所以这里人流量非常大,又由于江浦县本来就属于京师应天的下辖县,且正处于富庶的江南地区,所以明朝各地很多商人都选择在这里进行贩卖交易,这里有骡子,马,甚至还有域外的骆驼,商人们用它们驮着各种香料,奢侈品,特产等货物,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蜂涌而来,赚取银子或者直接以物易物,换取江南的稻米,丝绸,瓷器和茶叶,驮着它们再返回家乡贩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人们南北奔波,互通有无,为大明朝的繁华焕发出活力。

可惜时政弊多,洪武皇帝朱元璋轻视商业,更万分歧视商人这个职业,在位之时屡次发下禁商抑商的诏令,甚至连海都给禁了。

国家需要商业带动国民的需要,可他却认为商人不事生产,不务劳作,在朱元璋的心中,商人基本被划入社会寄生虫一类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商人的地位在明朝是极低的。

可叹的是,这或许是商人的悲哀。或许也是明朝的悲哀。

然而世间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实证明,就算是用上看了行政的手段,明朝的商业仍在朝它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个事实即便是当今天子朱元璋都无可奈何

商业的发展就像一颗种子,在经过浇水灌溉之后,慢慢生长,直至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这是历史的cháo流,不可逆转。

而阮府的不断生长,亦是如此。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明权宵最新章节 | 大明权宵全文阅读 | 大明权宵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