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下 第九十八章 青帝与上卿

作者 : 蜀中布衣

()城楼打响了四更鼓声,整个襄阳城湮没在了新月的朦胧之中。掠过城墙的夜风将上面燃烧着的松脂火把吹得呼呼作响,东摇西晃的火晃得四周忽明忽暗。

便在此时,一条人影倏地出现在了城墙甬道,他不慌不忙地解下背上挂着的绳索,将绳索一头牢牢地系在了城垛之上,待巡夜甲士的脚步声在远处响起之时,他已如黑夜幽灵般顺着垂下的绳子下了城墙,转眼便消失在了沉沉黑夜之中。

翌rì朝阳方升之际,连绵悠长的号角已在越军军营中响起。

在离皇帐不远的一顶青sè帐篷内,上卿司徒仿正坐在帐内唯一的座案前皱眉思忖,枯树般的细长手指时不时翻动着案上竹简,显然是心不在焉。

一通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青衣军吏已是掀帘大步而入,行至案前拱手禀告道:“上卿,小人已将你所吩咐之事探查明白。”

闻言,司徒仿霍然起身,急切地开口道:“情况如何?快说!”

“是。”青衣军吏应了一句,倾身上前凑近低声:“如上卿所料,后方大营虽是旌旗招展帐篷林立,然原本驻扎其内的两万步卒早已不知所踪。”

司徒仿心中顿时一沉,肃然道:“可知去了何地?”

“没人知道,不过小人听一个相熟的辎重军吏讲,这两rì辎重大营每天都有千余牛车辎重送往北方,然却不知是送去了何处。”

司徒仿老眼陡地一闪,挥挥手示意军吏退下,一个人在帐中慢慢地转悠了起来。

片刻之后,沉重的脚步戛然而止,司徒仿他仰望着青sè苍穹般的帐顶,司徒仿不禁喟然叹息出声。

那两万不知去向的步卒必定是奉青帝密令,前往汉水圈围河流,准备水攻襄阳,岂有他哉!

此计虽是他司徒仿所谋划,然则也是当场提出异议并言明此乃下策,何也?如此不顾庶民百姓生死存亡之战略,必定是大失人心为万民所唾弃。

然而他万万没料到青帝竟还是背着他偷偷使用此策,细细想来,从三个月前改元建制由越王变为青帝之后,赵牧的确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以前的赵牧虽也同样暴烈武断,然却对于他的劝谏还是能够虚心听之,议定重大的决策时更能聚拢群臣共同商决,正是因为这一点,司徒仿才认为赵牧是可扶之君,能够在他的带领下成就一番大功业。

如今,这一切却悄悄发生了改变,青帝竟变得如此急功急利,凶狠残暴,武断转行,不纳劝谏执意从巴郡回师荆州,在士气低落之时执意要乘夜进攻襄阳,到如今独自决定实施水攻,不难看出他已非昨rì之赵牧。

想着想着,司徒仿不禁感概摇头,一阵萧瑟寒凉的气息渗进燥热的心田。

正在他情绪低落沮丧迷茫之时,青帝的近身内侍前来请他前去皇帐商议军情,司徒仿来不及细想,轻声说了一句“稍等”,急忙在铜镜前戴冠正衣利索收拾,随着内侍大步去了。

一进皇帐,但见东西两厢皆是黑压压的一片大臣武将,一身戎装的青帝早已肃然端坐在阶上帝案之后,见司徒仿匆匆入内,不由大笑站起高声道:“上卿快来,这厢坐了。”

司徒仿微微一笑,趋步穿过长长的甬道,一瞄帝案右首之下那张孤零零的座案,对着赵牧长身一躬道:“陛下,臣虽是上卿高位,然也不能逾越臣之本分,请内侍撤去座案,让臣站立听政议事便好。”

赵牧双目不禁一闪,哈哈大笑道:“此乃朕敬贤之道,上卿既然不喜,撤去便是。”说把大手一挥,两名年轻内侍已轻步上前搬走了座案。

司徒仿坦然自若地站在文臣首位,面容却是平淡如初。

“诸位爱卿,”赵牧大手一挥高声道:“今rì召集大家前来,是有要事相商,谒者将那人带上来。”

话音落点,帐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帐口,但见一个红sè长袍长须拂面的中年男子在谒者的引领下出现帐中,步履沉稳地穿过甬道走到三尺台阶下站定,大手一拱高声道:“外臣黄忌见过青帝。”

“大胆,觐见吾帝,岂能不拜?”一个顶盔贯甲的大将骤然出列,戟指高声。

红袍男子微微冷笑道:“吾乃齐臣,岂能叩拜青帝?”说罢,大袖一挥,显然是不屑与语的样子。

赵牧大眉一拧,“啪”地一拍座案高声道:“既知外臣,岂能容你在我大越皇帐内嚣张?朕可没有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闻言,红袍男子不禁仰头大笑:“黄忌来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岂会怕斧钺加身?然若青帝听不得吾之言语,更对襄阳城没有兴趣,那在下已无开口之必要。”

赵牧眼角一跳,正sè追问:“不知先生此话何解?”

“吾昨夜偷出襄阳,是带来朱雀军二部中郎将王齐送呈青帝陛下之密信。”红袍男子说罢,从袖中掏出了一卷青绿竹简。

赵牧以手示意,身旁的内侍急忙下阶捧来了竹简,恭敬地放在了帝案之上。

“哗啦”一声抖开竹简,赵牧一瞄上面数行醒目的大字,不禁惊讶大笑:“什么?王齐竟想投诚于朕,当真有趣也!”

红袍男子脸上却毫无笑意,肃然拱手道:“王大人原本是并州西河营中郎将,今岁奉命率领所部兵马编入朱雀军参加平叛战事,然都督上官若溪却依仗其皇室贵胄身份,丝毫不将王大人放入眼里,多次当面言语训斥侮辱,不堪其辱之下,王大人决定弃暗投明,投降青帝。”

话音落点,举帐顿时一片哄哄嗡嗡的sāo动议论。司徒仿沉吟有顷平静开口道:“请问阁下,王中郎将准备如何投诚?”

红袍男子朗声说道:“明rì夜晚正值王中郎将把守南门,届时可打开城门放青帝之军入内,以作投诚之礼。”

赵牧冷笑高声道:“如此一面之词,安知不是上官若溪之诈谋?”

“常闻青帝英雄了得,不料竟如此胆小。”红袍男子鼻头冷哼一声,从容说道,“青帝有青衣大军十五万,而襄阳城中却只得齐军两万余,孰强孰弱一目了然,王中郎将审时度势将襄阳献给青帝,一则因受都督上官若溪训斥侮辱;二则听闻昔rì零陵县尉张腾献城而获得将军高位,想必青帝也不会亏待王中郎将,故有此举。”

赵牧点头道:“如王齐真心献城,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说罢,转头望向司徒仿道:“上卿认为如何?”

司徒仿沉声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一试。”

“好。”赵牧一拍座案站了起来,“你回去告诉王齐,知会他明晚三更打开南门,只要取得了襄阳城,朕封他为征南将军。”

红袍男子顿时面露喜sè,深深一躬道:“臣代王大人谢过青帝陛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齐天下最新章节 | 大齐天下全文阅读 | 大齐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