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下 第六十三章 平氏之战(三)

作者 : 蜀中布衣

()冯贯的两千护卫亲兵早已被汹涌奔突的友军冲击得四零八落,此时护在他身边的也不过区区百余人,见主帅催车急追,亲兵们无不大惊失sè策马跟随上前。

就在这间不容发的当儿,山腰战鼓如同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滚木礌石排山倒海地从陡峭的山坡上隆隆涌下,铁簇箭尖利地啸叫着,如急雨般飞来。

瞬息之间,当先飞驰的驷马战车陡然一阵猛烈摇晃,雄峻奔腾的四匹战马立即被飞蝗般的长箭无情洞穿,战车上的冯贯还未回过心神便一个趔趄栽倒在道边,他迷茫无措地站起身子惊愕打量,恰恰第二波箭雨奔袭而至,转眼便被shè成了满身带箭的刺猬。

箭如疾雨,石如飞蝗,山道上的齐军被突如其来的埋伏偷袭打蒙了,凌乱的骑兵与慌乱的步卒顿时拥挤践踏,人仰马翻者不计其数。

在齐军尚未清醒之时,山腰密林中突然黑森森地挺出一排排两丈多长的粗大长矛,叛军已是裹挟着猛烈的箭雨,汹涌呐喊地从两面山坡猛扑而下,转眼便与混乱拥挤的齐军杀在了一起。

连绵冗长的山道已将这近六万齐军拉成了十余里首尾不能相顾的红sè长龙,士卒找不到本部武将,武将亦看不到麾下士卒,加之都督冯贯骤然身亡,号令指挥系统彻底瘫痪,根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面对漫山遍野的被动挨杀,齐军们唯有死战突围可选。

经过三个时辰的激烈搏杀,六万齐军折损大半,但也终于冲到了山道出口,堪堪喘息几下,却听见一片奔雷般的马蹄声响彻天地,整肃的青sè大阵席卷而来铺满了整个原野,叛军中最为jīng锐的两万骑兵赶到了谷口完成对齐军的合围。

当那隆隆战鼓雷鸣般漫山遍野滚动时,当越军喊杀声铺天盖地扑来时,当黑压压的骑兵群万马奔腾压顶而来时,剩余的两万齐军已经彻底绝望了。

眼见必死,齐军挥舞着刀剑长矛拼死突围,毫不退缩地与越军鏖战在了一起。

夏rì的残阳吻上原野,这场空前惨烈的搏杀终于结束了,漫山遍野皆是红青交织狰狞恐怖的尸体,越军的欢呼声响彻山谷原野,六万齐军就这样被全歼在了这个平淡无奇的地方。

大战过后,剩余的十万越军在征东将军诸葛明亮的带领下开到了宛县,会同留守的两万军队对宛城开始了排山倒海昼夜不停的进攻。

此刻恰恰武僚驰援宛县的两万齐军到来,诸葛明亮立即分兵五万黑压压地迎了过去。

老武僚身经百战久历战阵,虽已知道冯贯六万大军覆灭的消息,但也沉着应战从容对敌,激战三天堪堪保得宛县不失。

然则武僚毕竟是内明审势之人,心知单凭自己这点兵马是守不住这宛县孤城的,匆匆找来荆州牧刘离商议,便乘着朦胧的夜sè从容撤出了宛县,退至武关驻守。

越军中军行辕的诸葛明亮听完斥候的禀告,大笑着说了一句老匹夫还算识相,便在清晨的薄雾中进了宛城,南阳全郡沦陷。

旬rì之后,青帝赵牧在襄阳城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之后,赵牧与上卿司马仿、征西将军孟康、征东将军诸葛明亮、征北将军张腾计议方略。

计议伊始,上卿司马仿提议再征召二十万兵员训练成军,理由是目前的兵力远远不能满足大势需要,此提议立即得到了三位将军的一致拥护,青帝便大笑着拍案同意了。

几人后来却在大军眼下攻掠方向上产生了分歧,孟康与张腾都建议立即发兵攻取大齐关中门户武关与函谷关,只要这两个要隘关卡一陷落,越军便可直入关中一举灭齐,这也是最简便最大快人心的方略。

然则上卿司马仿想的确是另一面,齐朝虽经历了这一场惨败,关中毕竟还有卫戍京师的六万jīng锐南北军,实力依旧不可小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扩张拓地充实国力,与齐朝作长期较量。

赵牧心知司马仿老成持重见事透彻,加之又有倭国与匈奴这两个隐秘盟友即将投入战事,完全没必要急吼吼地攻入关中与大齐决战,于是乎,便同意了司马仿的方略。

一个月之后,越军急剧扩充至三十五万,襄阳城外的原野上林立着灰蒙蒙望不到尽头的连绵军营,除了驻守南郡的十万大军不出动外,青帝赵牧在上卿司马仿的陪同下亲领十五万jīng锐青衣军逆江而上攻取益州巴郡;征北将军张腾领军五万进攻荆州江夏郡;征西将军孟康率军五万驻守南阳郡拱卫襄阳。

在誓师出征当天,斥候快马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消息:齐朝朝野上下一致举荐武安君蒙武为帅,准备再行征发大军十三万围剿越国。然则在这关键茬儿,老蒙武却骤然大病不起,没过几天便就一命呜呼。名将谢世后继乏人,天子又在选将上犹豫不决了。

赵牧听得心花怒放大笑不止,高声一句天助我也!便在漫天烟尘中率领十五万青衣军隆隆西进了。

大齐嘉德十四年初夏,一场绵绵细雨将关中没进了茫茫yīn霾之中。

漫天皆白,细雨沙沙,混沌的天际下一支黑sè的马队正沿着水流如注的官道向西飞驰,一辆磷磷隆隆的篷布马车在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骑士簇拥下尤为显眼。

度过横跨渭水的白玉石桥,齐阳的青石城墙已在眼前。骑队为首的小校飞到城下对着城门洞口的守军一扬手中的令牌,马队没有任何停留便向城内疾驰飞去,如一阵隆隆滚雷划破朝野大道,不消片刻,巍峨壮阔的大齐皇宫已展现在了眼前。

马队旋风般卷入皇宫车马场,那辆黑布篷车刚刚停稳,一个高大身影已从篷车上轻捷利落地跳了下来。

高大身影内穿黑sè软甲,外罩大红斗篷,满脸短须,浑身散发着一股凌厉逼人的威猛气势。望着

陷入一片茫茫白纱的宫殿楼台,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猛然转身吩咐小校道:“看好那个倭国人,我去去就来。”

“诺。”小校高声应答了一句,单手一挥,十余名骑士策马沓沓上前,转眼便将黑布篷车紧紧簇拥在了骑队中间。

高大身影一甩斗篷,正要举步而去,车马场候着的老内侍已挤着满脸笑容摇曳到身前,长身一躬道:“老奴见过扬州牧大人,大人有礼。”

高大身影骤然一愣,淡淡笑道:“本官正yù进宫面君,不知内侍大人有何见教?”

老内侍点头哈腰,抬起头谄笑道:“大人来得当真巧也!陛下召集三公九卿正在东偏殿议事,此时前去正是恰到好处。”

“议事?内侍大人可知是商议何事?”高大身影瞬间有了兴致。

“咳,还不是剿灭乱党之事。”老内侍撇了撇嘴道:“满堂公卿大臣商议了整整十天还没个所以然来,可别累坏了咱们陛下的龙体。”

“十天?的确真够慢的。”高大身影嘴角牵动出一丝揶揄的笑容,从怀中掏出一个啷哐作响的牛皮袋子递到老内侍手中:“些许方金,送给内侍大人喝酒了。”

老内侍惊喜地“呀”了一声,将钱袋放入怀中又是深深一躬道:“赵大人当真豪爽之士也,老奴就此谢过。”

高大身影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长笑着向皇宫大步而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齐天下最新章节 | 大齐天下全文阅读 | 大齐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