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下 第二十七章 南越旧事

作者 : 蜀中布衣

()翌rì天sè方明,雷鸣般的鼓号声在这一片寂静的山间谷地隆隆炸开。三通鼓声之后,山腰正中一间宽阔的青石大屋内已是座无虚席一片喧闹。

屋内在座者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亦有稚气未月兑的少年,然则绝大数还是身强力壮的青壮之人,他们有的身着名贵之极的貂裘宛如王公贵胄,有的却穿着褴褛破旧的布衣如乡间农夫,然则不管如何,他们却是相互高谈阔论,哄声大笑,亲密无间,颇为怪异荒诞。

“越王驾到!”公鸭般的嗓门顿时在门口响起,大屋内骤然一片安静,齐刷刷的目光盯着那道伟岸的身影从容地步入了屋内。

来人四十岁上下,头上一顶无流苏的绿玉天平冠,身披一领青sè的绣金斗篷,身躯高大,体态威猛,一双桀骜不顺的眼睛扫视一周,目光所及之人皆是悄然低头不敢与之对视,只听到步履稳健的“咚咚”脚步砸上了三尺台阶,男子已是霍然转身面向大厅,屋内顿时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参拜之声:“参见越王!”

“都起来吧!”男子淡淡一句,众人利索地挺直身子,望向矗立在台阶上的威猛人物,顿时愣怔住了。

与往rì不同的是,今rì越王身穿青铜软甲,腰挎三尺长剑,脚下一双高达膝盖的牛皮战靴,一身戎装平添威武雄姿,更兼其满面胡须虬髯戟张,矗立当场当真如不世天神一般。

“诸位,重塑南越国的机会业已到来。”威猛男子开门见山地阐明主题,黝黑的脸膛已激动得通红,喘息数下平复心境,他挥了挥手,“左荣,你来念军师之信。”

阶下一人高声领命,大步匆匆地登上三尺台阶,从威猛男子手中接过一张裹得很整齐的羊皮纸,转身展开高声念了起来:“臣司徒仿启禀陛下:臣奉王命踏勘大齐国情业已四年有余,行遍十三州万里土地,发现其国早已无襄文宣武之时的强盛!何也?昔rì大齐安帝执意率领三十万大军远征匈奴,不想兵败身亡,国势遭遇前所未有之打击,顿陷萎靡不振。如今天子虽为壮年,然则却愚昧昏聩宠幸宦官弄臣,社稷朝堂虽有三公九卿重臣,然则也是相互掣肘夺权,争相敛财自肥,万里国土早已是哀声载道盗贼蜂起,万千庶民已是苦齐之政久矣,此等形势和当年秦末何其相识也!臣大胆预测:又一乱世即将来临!为此,臣为陛下思得一谋,如今荆州之地正遭遇千年不遇的旱灾,陛下可率大越雄兵北出南岭揭竿于零陵之地,若能善待庶民许其厚利,必定是响者雷动从者云集,重铸南越山河振兴武王霸业指rì可待!大事当前,何去何从愿陛下与诸位大臣共同决之。”

此番话如巨石入池,立即激起轩然大波,屋内顿时sāo动起来,一片哄哄嗡嗡的交头接耳之声下,众人尽皆是兴奋莫名。

要了解这南越国的来历及这一干人等的身份,还得从百余年前说起。

战国末年,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华夏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百越。

秦始皇二十八年,五十万秦军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远征岭南,终于四年后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大秦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正式将这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纳入了华夏版图。

然则好景不长,秦朝推行的暴政激起了声势浩大的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又是齐楚汉三强逐鹿,中原陷入绵绵兵戈动乱杀戮之中。

岭南之地因远离中原避开了战火,昔rì的秦军副将赵佗颇有见地,依靠岭南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地理优势,悍然发动兵变杀死大秦安置在岭南的官吏,王袍加身建立大越国,与新兴的大齐分庭抗礼。而赵佗也自称为“南越武王”。

大齐圣武帝陈小白深知南越地处边陲关山重重,加之北疆的匈奴在其单于冒顿的带领下对华夏中原虎视眈眈,不得已对南越采取了怀柔安抚之策,将jīng力放在了发展民计民生,对抗驱逐匈奴之上。

九十年后,大齐历经圣武、襄文两帝休养生息,到了宣武皇帝即位时已是国势强盛兵甲威武。

宣武皇帝本是少年即位,然则其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恍若昔rì的圣武皇帝,力排众议任命同样年轻的吴逊为上将军,提兵十万远征南越国。

此时的南越国已是武帝赵佗之后的第四王,名为厉王赵建德。这赵建德远远未及其祖赵佗那般武功赫赫刚毅果断,空有四十万大军却据险而守消极防备,准备以逸待劳待齐军疲乏后再行进军。

上将军吴逊本为当世战场奇才,在兵力远逊于敌的情况下竟大胆地分兵五路猛攻南越国月复地,七战皆胜顺利平底南越,从此,大齐在南越旧地设置了交州,是为大齐第十三州。

南越国的历史本应就此结束,然则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宣武帝之后安帝当国,安帝昏聩武断地亲征匈奴,将大齐jīng锐的三十万大军葬送yīn山之麓。

消息传至交州,原本的南越遗民顺势揭竿而起杀死大齐交州州牧上官德,拥立赵建德之孙赵chūn秋为王,叛乱之众竟达五十万。

当时的大齐正面临皇帝骤然驾崩举国混乱不堪之时,自顾不暇下哪有空闲来理会这边陲州郡的叛乱,这一搁置便是八年之久。

大齐嘉德八年,也就是六年之前,才派上将军蒙武领军十五万开赴南岭平定叛乱,这蒙武昔rì为上将军吴逊的幕僚军吏,曾亲自谋划参与了平定南越之战,自然是轻车熟路兵锋锐利,半年便击破叛军平定岭南杀死赵chūn秋,南越国又宣告覆灭。

南越国灭亡后其侥幸月兑逃的一些世族贵胄不甘国破家亡的命运,纷纷逃到茫茫南岭中隐蔽藏匿起来,又拥立赵牧为新王,虽只得区区万人,但却依旧设置公卿百官,训练数百甲士,继续过着王朝大梦粟米无忧的生活。

这赵牧,乃是武王赵佗五世孙,厉王赵建德之孙,赵chūn秋之弟。本为世族们聚拢人心的傀儡之王,然则其心计深沉雄心勃勃,即位第二年便发动兵变杀死了当政的七个世族大臣,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抓住手中。

其后,赵牧立马展现出残忍好杀的一面,世族大臣如覆薄冰,对其是毕恭毕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齐天下最新章节 | 大齐天下全文阅读 | 大齐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