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黄褐色的土地上 2.白秀山入伙

作者 : 清平乐

第2节白秀山入伙

刘春满仍在久久地注视着,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心中相随波光激荡起无穷的感情波澜。

“站住,想死了。”一声炸雷般的呼喊从身后传来。

“哎呀。”“嘎喳”。

随着声响。刘春满望见在自己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个惊慌的身影随着冰裂声坠入湖中。“不好”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脑门。刘春满顾不得细思便朝那儿冲去。

“春满哥你也小心。”赵明亮也从远处朝这儿奔来。

只见在裂开的冰窟中一个身影挣扎着。

“啊!”“救命!”刘春满朝着呼声奔去。

刘春满见落水的那人是误入昨晚拓开下了渔网捕鱼的冰窟。经一夜寒风的吹拂已在冰窟口上结出一层冰层,使初来湖面上的人们不经仔细分辨难以看出。可见刚才那人便是一个初来湖面的陌生人。

“春满哥,你要小心,边上冰薄。”刘春满也冲到冰窟溜滑的湖面,使他直感两脚溜滑头重脚轻,他望着一沉一浮的落水者。猛地顺势在湖面上爬下,滑到黑洞洞的冰窟边上,奋力地伸出疼僵的双手朝水中苦哀的挣扎落水者抓去。

“春满哥,小心。”赵明亮也冲到了跟前,扑到冰面上紧紧地抱住刘春满的双脚。

“往这,往这。”“再伸一点,再伸一点。”刘春满焦急地喊叫着,抓着,捞着。

“快,再来一点。”“嗳,抓紧,使劲。”刘春满终于抓住落水者那乱抓扑腾的手。当两双手刚一触接上,便像两把铁钳紧紧地絞在一起。刘春满奋力地向后爬着,赵明亮紧抱着刘春满的双脚使劲地往后拉着。落水者一点点地拉出水面,刘春满清晰的听到冰面发出“咯吧,咯吧”的破裂声。“使劲,加把劲,在加把劲。”刘春满、赵明亮俩人奋力地拉着拽着。一点点地把落水者的大半身已拉出水面,落水者已失去知觉了。

“咔嚓,咕咚。”一声冰破,使将拖出冰窟的落水者,又一次跌入水中,刘春满的近半个身子也被拖入水中。

“春满哥拖住,别松劲。”赵明亮歇斯底里地喊叫着,使出全身地气力紧紧地抱着刘春满的双脚把落入冰窟中的两人重新一点点地拉出水面。

“明亮,使劲!再使把劲!”刘春满不停地喊叫着,赵明亮一寸寸地向后挪着。

“再来一点,再来一点。”“嘿,嘿,嘿”……刘春满、赵明亮俩人相互喊叫着,奋力地把落水者终于拉出水面。

起身一瞅,见那人已没有任何知觉了。刘春满趴到那人胸口仔细听了一会,隐约地还能听到微弱的心跳声。

“快,背到地窝里去。”他起身把救出挂满冰花的人背起朝地窝子奔去。俩人小心地把那仍在昏迷中的落水者安顾好,在地窝子里点起柴火,俩人不停地给昏迷者一下下地做着人工呼吸。

忙活了大半日,方见那人有些好转。俩人感到浑身像散了架似得摊在一边歇喘着。

“给吃点吧”刘春满模出一块饼,递给筋疲力尽的赵明亮。

赵明亮才感到自己已大半天滴水未进,接过发焦的**的饼子,一口口地硬咬着。

刘春满抽出捅火的铁钎子,穿上一条冻的棒硬的湟鱼,放到柴火上烤着、燎着。

不一会儿,便烤好几条鱼。俩人拿出盐粒一点一点的碾碎,伴着烤熟的湟鱼一口口吃着、嚼着、咽着。几条鱼下肚,顿时感到身子精神了许多。

赵明亮歪靠在一边疲惫不堪地睡着了。

刘春满往火堆上添了柴草,钻出地窝子端回一锅晶莹地白雪,放到柴火上烧着,慢慢地洁白雪花消融了,满满地化成雪水,发出“吱吱”的响声。

刘春满全身像散了架似得在火堆旁打起盹来。

“吱、吱、吱”地锅里烧的雪水烧开了,沸腾的雪水溅出到柴火上发出声响,将刘春满那疲倦的睡意驱散。

“啊哈”刘春满深深地伸了懒腰,揉了揉睡意正浓的双眼,从铺盖卷下翻出一包收存挺长时间而已发硬的红糖来,使劲咬下一块放到那只大号搪瓷缸子里,倒上烧开的雪水。随手从柴火堆里抽出一根干柴用袄袖擦了把,便轻匀地搅着滚烫的红糖水。“不烫了”刘春满便半跪着把那渐渐清醒的落水者的头轻放在自己温暖的胸前,一口口地喂进昏迷未醒的人的嘴里。一大搪瓷缸子的红糖水为进去,在熊熊正旺地柴火的温烤下,那发紫的脸色开始有些好转了,呼吸也逐渐地均匀了。

“他娘的。这龟孙命挺大,过来了。”赵明亮揉着发涩的双眼嘟囔了几句。

刘春满轻轻地把那人放下,再把被子掖了掖,又往火堆里添了把柴火。习惯地把手伸进腰里模烟袋,模出一瞧,一包草烟早已被湖水泡的溜湿。

“给。”赵明亮递过一包“芒果”。

刘春满一根根地抽了起来。

望着慢慢清醒的那人,刘春满不由地想起早上起网时,掉到冰缝里那条竭尽全力抗争的湟鱼。大千世界里,万物生灵有如此相同相怜的事情。那条鱼在捕出水面夹在坚硬地冰缝中,时时刻刻地也未放弃生的希望,活的权力,为生与存同一切大自然中的天敌和厄运苦苦抗争。更何况生灵之主的人,更是体现出一种超越大自然的适应力和坚韧不拔、勤奋、耐力、来抵抗来自大自然和人生命运旅途中的一切厄运和灾难。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生存的根本,这正是这些像候鸟一样地农民身上所体现的那坚韧不拔的本质。

正因华夏大地千百年来生息着一代代这样的民族,才孕育出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

经过一天一夜的精心护理,落水者终于告别死神恢复过来。

这人叫白秀山,是来自青海贵德农村的农民,随着农村经济搞活,地处远山拉脊山里的贵德农村开始苏醒。改革春风一股股地涌进深山边远辟塞的垴山,把那里世代生息在那里的农民吹的不能再安分,无法在守己了。

“……瞅视着。人家一家家地发起来,惹得心里直眼热,惹得婆娘们整天驾地唠叨。唠叨着心里直抛烦……”白秀山倾诉着。

“种完麦子后,一狠心我就出来了,在西宁听说来湖里打渔能发财,脑(我)就来了。来了几天了,脑(我)一直没有找到有人愿收脑(我)入伙,脑(我)感到失望到家,脑(我)便打算到湖对面投奔亲戚。脑(我)阿么也没想到稀里糊涂地走进你们下哈网的冰洞里,要不是你们两个恩人,脑(我)真他妈的不知早叫湟鱼啃成啥样了。脑(我)不管今儿明早阿么样,脑(我)一定要报答你们的恩情,恩人哪……脑(我)……真……真……”白秀山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地跪在刘春满、赵明亮的跟前泣不成声。

望着眼前这个失魂落魄的青海汉子,俩人的心里生起一股股同情和怜悯感,此时俩人从嗓眼实在难以找出能帮助他们解月兑这种悲切的话语。他们俩人深情的扶起跪在那哭泣不止的白秀山。俩人的嗓子眼里像似塞进了乱麻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三人久久的相依并肩站立在阔淼的青海湖边,静听着青海湖那一声声地呼吸声,一声声地冰裂声。

此时他们三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他们只好本能的听任命运之神的安排。“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命运,相似的苦难,相同的希望,一致奢求。把三个血质不同的汉子扭织在一起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在这片黄褐色的土地上最新章节 | 在这片黄褐色的土地上全文阅读 | 在这片黄褐色的土地上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