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略之三十六计 (十)我的身世(1)

作者 : 风露

那人哆哆嗦嗦的跪在那里许久,在阿奕的一再催促下,方才迟迟疑疑的抬起头,我盯着他,没来由的心里产生一丝亲近的感觉,是哪位失散已久的故人吗?我努力的想着。舒殢殩獍

那人的表情慢慢的起了变化,昏黄的眼眸里突然涌出大量的泪水,咽喉处发出“呜呜”的声音,匍匐着朝我爬来,嚎啕大哭起来:“你是小姐,你是小姐,四宝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小姐,真是菩萨保佑,死也无憾了。”

我惊讶的看着他的举动,听着他奇怪的称呼,一时间不知所措。

赵博看出了我的疑惑:“他叫文四宝,曾经是文豫的伴读书童。”

一下子,我明白了,明白了我和文豫的关系,我和赵家的渊源,明白了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

文四宝将我的身世,我与赵家的渊源娓娓道来:“文家世代为官,老太爷更是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那可是从二品的大官。公子本不需参加科考也能入仕为官,可公子生性清傲,不愿依附父亲。于是三十多年前从老家出发入京赶考。我是公子的书童,自是和他一起上路。

途中不时碰到进京的考生,其中一个很是特别,每日里我们在同一客栈出发,又恰在同一客栈落脚,只是每次他都要晚到一两个时辰。呷,你们要知道,我和公子是乘着马匹,他可是全凭一双赤脚。

公子钦佩不已,与之攀谈,互通了姓名,他说他叫赵海梁。便是后来的赵将军,现在想起来也觉罪过,因为家境贫寒,赶考途中每日里只能吃两顿干粮馍馍,晚上也只在客栈的柴房里蜷一夜,还不时遭受店小儿的白眼和讥讽,公子看不过,几次上前解围,表示愿意相助,都被他婉言谢绝。公子时常在我面前称赞他,说他既有文人的清高又有武将的强健。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行程过半时,一连下了两三天的阴雨,你们想,长途奔波,又吃不饱,睡不好,再加上淋了雨,铁打的身子也承受不住。赵将军病倒了,连问医买药的钱都没有,还险些被势利的店主赶了出去。公子闻听后,立刻将他接到自己的房间,又是请郎中又是抓药方,足足照顾了五天,赵将军才算缓过来,这么一耽搁,险些误了赶考的时间,赵将军感激不尽,也知道我家公子不似一般官宦子弟那般轻浮纨绔,遂倾心相交,引为知己,同吃同住,以兄弟相称。

他告诉公子说,他自幼长在少室山下,跟着寺里的师傅学了几年拳脚。可惜父母希望他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改变家境,所以节衣缩食的供他读书,赵将军不忍让爹娘失望,苦读诗书,终于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省试。

到了京城,公子并未到府上去给老太爷请安,而是找了个客栈悄悄住下,你们猜得不错,公子就怕别人以为他是靠了父亲的荫护。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宫略之三十六计最新章节 | 宫略之三十六计全文阅读 | 宫略之三十六计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