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回首普渡已无门

作者 : 亚赫头人

他们不信奉玄门的因源果报,而更相信所谓的现世报,即崇尚冤有头债有主,睚眦必报,替天行道,他们信奉的扶敖真人据说有一套控制人的灵魂的邪术,可以将两人的灵魂对调,譬如你是一个家徒四壁下苦力的佃农张三,你非常羡慕自己的东家李四妻妾成群锦衣玉食。

按照传统玄门的观点就是张三上辈子做了坏事所以这辈子是来赎罪的,要像过上李四那样的生活,你这辈子只有忍气吞声继续捱苦吧,人家李四之所以能够如此好命,也是上辈子修来的,富贵平贱乃上天注定,与人无虞!

可“普渡门”宣扬的不是这样的观点,你张三不是羡慕李四嘛,那好!你先要纳“投名状”入教,这投名状可不像是逼上梁山的好汉那般打家劫舍用人头作为“投名状”,这里的投名状其实就是保证书,你要保证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入教,即便不入教也要缴纳财产,就好比“太平军”那种裹挟制度,用来迅速发展壮大声势!

纳了“投名状”的张三在道首的指引下,会将一种特定的药物投到李四的饮食之中,在李四不知情的情形之下由道首举行“换魂仪式”,道首会用符录封印张三的七窍,只留下尸驻守其间,让其躯体不腐,并命道童日夜看守,生人勿近。

第二天日上三竿,高床软枕上的李四醒将过来,四下张望,恍然如梦中,丫鬟鱼贯而行,妻妾倾国倾城,禁不住做出了那些下作的举动来,家人见到老爷的奇怪举止与往日大相径庭,众皆愕然,但也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这所谓的李四其实就是佃户张三,李四的三尸神其实早就被杀死,成了一具躯壳,道首用妖术“借尸还魂”。

妖术毕竟是妖术,这段时间只能持续七七四十九日,也就是一个头七的日子,一旦过了四十九日,三尸神就会自动回到佃农张三身上,悠悠醒转,而富户李四就会突然暴毙,就是官府介入也找不出半点鸿爪雪泥!

信教者均是目不识丁的贫苦大众,这种诱惑实在是叫人难以抗拒,信之者众,当地富户也人心惶惶,生怕被人换了魂去,“普渡门”也趁机向富户收起了保护费,此事为清政府侦知,便以邪教为名大量抓捕教民,一时各地地方官以查拿邪教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给钱。

于是这“普渡门”就从富庶之地朝着更为偏远的西北渗透,并在当地盘根错节,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个邪教性质的“普渡门”还长期存在,这也就是孙先生找上这道首赵宝的原因所在了,但这赵宝之前本来就是个白相人,那懂得什么扶敖真人的“换魂术”呀,在他手里这“普渡门”俨然就成了一支没落的土匪组织!

孙先生何等的精明,于是就学着当年陈胜吴广的样子绸缪了好几次“神迹”,当年陈胜吴广被祖龙始皇帝召集去修长城,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夜里都惊慌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后来就爆发了“大泽乡起义”,敲响了秦皇朝的丧钟。

经过孙先生的几次策划的“神迹”,宣扬真龙降世,要去泾河迎接真龙在西安登基称帝,极大的蛊惑了当地贫苦大众,纷纷加入了“普渡门”,势头简直如日中天,当地武警部门也多次进山围剿,均未能连根拔除,赵宝还真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

作为搬山道人的孙先生审时度势,知道“普渡门”这样下去迟早行将覆亡,真所谓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他只是想利用“普渡门”赵宝的势力盗掘古墓,鼓吹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一条龙脉,赵宝当然是言听计从!

也就是这个时候,孙先生遇到了老蔡,这老蔡走南闯北,能说各地方言,因为在家乡武汉与人发生口角致人死亡,所以逃窜到了大西北,孙先生见此刻人八面玲珑,绝顶聪明,认为是可造之才于是倾囊相授,将搬山道人的十八般武艺悉数教会,当然也包括这孙先生平常不怎么用的“釘魂镖”!

老蔡得到了孙先生的真传,深受赵宝的器重,每当道首赵宝军师孙先生外出的时候,就留下老蔡镇守大本营,但是在十几年前,赵宝偕同孙先生为了找那龙脉,进到了昆仑山之中,就形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了。

老蔡也多次派人前去昆仑山打探,均是无功而返,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打头风,就在群龙无首之际,“普渡门”内部也出现了内讧,当地武警部门收到了线报,也组织了围剿,几欲将当地的“普渡门”连根拔除。

所幸这老蔡当日正在外头办事未归,回来的时候见到山寨周边有若干的祁连山大乌鸦在空中盘旋,老蔡心下存疑,得到了孙先生真传的老蔡心想现在本是倦鸟归巢的时候,却见那乌鸦迟迟不肯归巢,这寨子周边恐怕有埋伏。

果不其然,就在老蔡欲转身离开的时候,枪响了,他知道那是七九式微冲发出的“哒哒”声,决计不是自己手下的枪声,随着枪响从后面追上来了好几拨身着迷彩的武警,老蔡随手一把釘魂镖就招呼过去,脚下也不敢怠慢

逃出生天的老蔡重新纠集了一帮人,准备东山再起,此刻“普渡门”已经是树倒猢狲散了,东山再起谈何容易,与武警几次交火下来,死伤无算,老蔡终于知道自己的行径犹如那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于是老蔡只要带着手下的散兵游勇一路南下,干起了搬山道人盗墓发丘的勾当,老蔡亲自去探舌头,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一个短信一通电话,可能这个消息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就在杜长生收到舌头的时候,当然老蔡也知道了上饶村出土了南宋名瓷点彩汝窑瓷碗的舌头。

杜长生做惯了铁马杆,已经久不在江湖上走动了,似乎忘记了江湖的险恶,这次来也就是想让给自己的徒弟杜小毛练练手,所以也疏于防范,他们的行踪被油鬼子老蔡看在眼里,在南昌城了做了“笼子”,让杜长生往里边钻,自己好坐收渔利!

这杜小毛对于那分金定穴的方法连皮毛都没有学到,当然这也是所有搬山道人的短板,才打算在南昌街头找一个堪舆寻龙的风水先生来,这杜小毛他们被杜长生撂在了官葬山上之时,杜小毛见到杜长生给了老蔡那么多的酬劳,本来就有气,此刻也就对老蔡指手画脚,呼东喝西的,颐指气使!

老蔡那受得了这样的剩饭剩菜的,更何况你还是我笼子里的猎物咧,于是一个呼哨,原本埋伏在四周的小喽啰们一拥而上,那杜小毛才知道祸事来了,但现在形势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只好任由老蔡摆布了,被捆得跟个粽子似得。

这杜小毛不学无术,哪里知道什么分金定穴,在老蔡的逼迫之下,只好一气乱点,老蔡命人用**几乎将官葬山翻了个遍,也没有见到所谓的南宋名瓷点彩汝窑瓷碗,却弄出了这么个晦气的玩意!

本来想宰了杜小毛的,却被他撞破了这口大缸,暴露了杜长生,发现都是同门师兄弟之后,俩人俱是欢喜,只是对眼前这具形制奇怪的瓮葬棺材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那凝胶状的东西逐渐膨胀起来

这些人都是过着刀头舐血的日子,个个胆大妄为,于是个个上前围观起来,那玩意松香四溢,仿佛是化开的糖稀,随着这东西的化开,里边的那个人也露出了真章,在手电的映照下,就见到了那人果真是鲜衣华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副官宦富贵之气,手中还抱着一个罐子,众人也是看的舌桥不下。

“是松香!”杜长生用食指在地上糖稀般的东西上搅了搅,放在鼻子下边闻了起来,这松香为琥珀的前身,居然有人相处这种办法来封印自己的**,这究竟是意欲何为呢,即便是松香,那这松香的熔点也在一百度上下,那就是沸水的温度,可现在丝毫没有烫手的感觉,杜长生心里一阵踟躇!

“先人板板哦!这东西是活的!黑老子一跳!”是那个满口四川话自称老徐的人,只见他此刻往后跳出了约莫一米来远,怔怔的望着那具尸体,只见那尸体一接触到了空气,就迅速发黑萎缩起来,带动着嘴角眼眶的肌肉抽动着,宛如恶鬼狞笑!

老徐见到自己失态,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敢,于是捡起了地上的一柄十字镐,上前扒拉起来,一边嘟囔:“这罐子里应该有好东西!”说罢用镐头敲碎了那个陶瓦罐,一股白气喷薄而出,众人捂住了口鼻,待到那白气散去之后,就见到了从罐子里扭动着一条肥白的虫子,周身雪白,在头顶部有着一对像是复眼般的眼睛,无论那个角度都像是被它死死盯住,让人乍看之下,头皮发怵。

老徐直呼晦气!举起了手中的镐头就要将那虫子捣烂,那虫子似乎知道大限将至弓着身子,然后像是橡皮筋一般弹射了出去,众人均是担心这古怪的虫子会飞向自己,“哦”了一声均是不约而同的往后退了退

那虫子却不偏不倚的落在了还兀自躺在地上的杜小毛的鼻孔处,然后一溜烟钻了进去,那杜小毛醒转过来,接连打了三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看着众人都莫名其妙的盯着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

过了半晌,也没有发现杜小毛有什么异常,众人也不便说破,只是说这玩意留着晦气,烧了省事,于是众人七手八脚的捡来了枯枝败叶班茅草,堆在了那淌满松香的尸体之上,松香本来就是易燃之物,此刻已经刮起了东南风,火借风势更是烧的“哔啪”作响,跳动的火苗恍然是那舞动的鬼影,那火光似乎将整个天际也给映红了

与老蔡一干人等作别之后,杜长生带着杜小毛连夜就回到了上海,经过这等变故,杜长生也翻遍了道藏也不知道那虫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只是隐隐觉得这杜小毛体内的虫子是个定时炸弹,得想办法祛除才是。

说一千道一万,也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所以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杜小毛,杜小毛不明就里,就像是掉进了白米缸里的老鼠,乐不思蜀了,此后也决口不提要跟杜长生学那盗墓发丘的本事了。

所以当如今杜小毛说要跟“我”去山东盗掘鲁国贵族的大墓,杜长生拍案而起了,上次官葬山那件事情实属侥幸,杜小毛摆的这么大一个乌龙,要不是对方也是搬山道人,让自己死上十次也够了,此刻还恬不知耻的言之凿凿的为“我”求情,实在是犯了杜长生的大忌。

于是指着杜小毛的鼻子,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头:“这里没你的事,你快点给我回去安安生生过日子,要是像上次那般闯下弥天大祸,我告诉你老爹不打断你的腿才怪!”想以此绝了杜小毛的念头,但是杜小毛技痒难耐,自以为已经深得真传了,只是杜长生一直不给自己机会,所以俩人一拍即合,商议准备去山东一展身手,真是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之前说了,郑纳海也就是所谓的“我”,将目光从众人趋之若鹜的古墓转向了浮屠地宫,本来是想找一个铁马杆出钱资助的,却碰了一鼻子灰,得了杜小毛这么个助手,只好自认倒霉!

之所以要选择这齐鲁故地的山东,缘于这里的文化底蕴浓厚,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古塔林立,几乎每一个州县都可见浮屠古塔的身影,他们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了兖州境内的兴隆塔!

兴隆塔始建于隋朝,因兴隆寺而得名,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苡砖塔,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式砖梯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顺梯拾阶回旋而上;四周有石雕栏杆,凭栏远眺,风物尽收眼底.上六层骤缩细小,挺秀玲珑,直入云端;六层空心,俗传夏至日太阳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其影绰绰可观,霞光蔚成兖州八景之一的"兴隆塔影"。宝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声,古庙松柏,仙人踏歌,灵光生辉,相映成趣,实为齐鲁一大景观,与西安大雁塔齐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