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七十三章 :群狗哭夜预凶吉

作者 : 亚赫头人

既然双方都见了真章,也就二话不说,让岩旺带我们去找那传说中真正的土司王陵来,一路上,这岩旺也给我们说起了当地关于土司王陵的一些传闻:

据说当年历代土司王大殓奉安之时,也效仿了诸葛亮的“葬身法”。土司王出殡那天,从王村的四门抬出四十八副棺椁,分别葬在四十八处,以致人们至今不知道历代土司王是不是葬在土司王陵里。

当年被油鬼子盗掘的一处王陵就是众多王陵中的一座,岩旺听自己的舅舅墨旺送说了当时的状况,那发掘的土司王陵全部用白色的鹅卵石筑成,气势宏大而美观。神道分为五级阶梯,两旁依次排列着石狮、石马、石人等雕像守护陵墓,走在其中让人情不自禁生出威武肃穆之感。

虽然正值那场运动的尾声,阶级斗争这根弦依旧松不得,在大山深处发现的这座王陵当然被当作了封建的牛鬼蛇神的复辟,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过来想看看当年的“地主老财”在死后也如何穷奢极欲的,

墨旺送当时还是一个公社的社员,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牵着牛从山里走了出来,好奇心也驱使他前去土司王陵看看,远远的就见到一大群湘西的土狗围着那陵墓狂吠,人群中也时不时发出阵阵吆喝唏嘘声,的确不同寻常。

墨旺送挤开人群就见到了断垣残壁,衰草遮掩的土司王墓,却难挡当年王者气势,在人群围成的包围圈中,几个前些年插队湘西的知青,后来返城无望最后只得留守湘西支教的汉人却显得异常活跃,不断的上窜下跳,呼左喝右的。

其中一个被当地人称作“朱老九”的前知青尤为兴奋,只见他穿着藏青色的中山装,上边已经是泥泞不堪了,擦了擦瓶底那般厚的近视眼镜,高兴的舞动着紧握拳头的手狂躁的高喊:“找到啦!找到啦!是我们先找到的,返城有望,返城有望啦!”对面前一干神色冷峻,漠然麻木的土家寨民对此置若罔闻。

墨旺送挤进去的时候,见到有好几具朱漆大棺被人用临时搭建的绞盘给拖了出来,就在这个时候,本来是一碧如洗的天际斜剌剌的吹过来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墨水云,隐隐有电闪雷鸣裹挟其间,霎那间,天昏地暗,阴风阵阵,声势煞是骇人,那些狗子也不叫了,改成了那抽泣似的呜咽声

墨旺送见这群狗哭夜的景象,勾起了不寒而栗的尘封记忆,那是一个将火柴放在空气中都能自燃的火红年代,空气中弥漫着战争时期才该有的硝烟味,从长沙府串联过来的年轻人即将将这片古老的湘西大地掀起一场“风搅雪”。

在这之前的湘西大地虽然依旧古老神秘,与世隔绝,但是依旧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当年土司王的荣光,随着改土归流时末代土司彭肇槐携家眷离别老司城之时早已不复存在,这些土司王的苗疆遗民失去了心中的精神支柱,彷徨无适,但是骨子里依旧流淌着“南蛮子”那喜好霸蛮用强的血液,这种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匪性先后被太平天国利用,被曾国藩利用,被黄兴利用,被蔡锷利用,被

作为湘西的土匪不得不提及姚大榜,就是那曾经轰动一时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原型,虽然啸聚山林的姚大榜后来恶贯满盈被解放军给灭了,但是也充分说明了湘西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人,其个性之彪悍,是缘于遗传了威猛土司王的基因。

猛洞河依旧川流不息,进入了新时代的湘西侗人苗人瑶人还有土家人依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形同千年之前武陵人发现桃花源里那些先秦遗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湘西人的血性跟匪性被岁月暂且按耐住了。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当从长沙府串联过来的红卫兵打着火红色的标语喊着口号从永顺街头走过的时候,一个戴着瓶底般厚厚眼镜的年轻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潮澎湃,双手又下意识的紧握成了双拳,这人就是后来土司王墓现场外号叫“朱老九”的前知情。

跟一千八百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样,“朱老九”之前是长沙的一个中学学生,那叫一个品学兼优根正苗红,为了响应伟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

当然,“朱老九”之前并不是叫“朱老九”的,只是一个很上进的知识青年,大号叫朱卫东(当然,这是当年最常见的名字,就好比蟹壳脸叫武卫红还有胡抗美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朱卫东满腔热情的投身到了上山下乡运动中去了。

当朱卫东从花丛锦绣的芙蓉国来到这瘴疠横行的湘西,顿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虽然湘西跟首府长沙近在咫尺,当初选择这里也是朱卫东父母出于这种原因而做出的决定,但是在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湖广地区,这里的一切与之前生活过的长沙府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首先朱卫东听不懂土家话,交流起来犹如鸡同鸭讲,在巫卜盛行的苗疆月复地(这里的苗疆并不是单指苗人居住的苗寨,而是自古中原王朝对于这里的统称)人们一旦生病不会问医求药,而是找当地各个村寨里的法师驱鬼收惊,生活艰辛倒罢了,但是这一点让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朱卫东视作封建迷信余毒,对其深痛恶绝!

朱卫东是前来支教的,学校离永顺县城颇远,是建在一座山岗的半山腰上,山下有一条深涧,上头还有一块突出的形同鹰嘴的岩石,被当地人称作鹰嘴岩,深涧之中,四季水流不歇,应该是流往那猛洞河的,深涧深不见底,时常有牛羊坠涧身亡,一到冬季,就从那深涧中升腾上来一股股的如同云雾缭绕般的水汽,将周边的景物笼罩的影影绰绰,宛若人间仙境。

生活也煞是艰苦,除了教学外要同当地的苗子一样也要下地挣工分,上山放牛,割柴禾,打猪草,一起跟过来的还有两男两女,两个城里女知青哪里受得了这般非人生活,一哭二闹三上吊,家里人也各显神通不知用了什么方法买通了当地的人武部,最终一个返城,一个去了离长沙更近的农村。

在送别的饯行上,朱卫东十分看不起这临阵退缩的女知青,并揶揄她们为“害人虫”,并故意高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搞的当时的气氛十分的冷场,那倆女知青也悻悻然离去!

在往后的日子里,陆陆续续有知青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朱卫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就在破岩中,就想着在这苗疆月复地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却撞的头破血流,譬如,他见到谁家请师公做法事了,就故意前去搅局,砸毁人家的法坛啦,拿言语去刺激法师啦,这样做原本是为了扫清封建迷信的余毒,可东家并不领情并不买账。

往往是女主人一手拿着条帚,一手拍着大腿指着落荒而逃的朱卫东破口大骂:“我呸七哦(哎哟、没好话讲)你个臭老九,你要读到搞(对着干)老娘我也不怕你!”自此“朱老九”就成了朱卫东的绰号,也成了苗疆猪不啃狗不理的货色!

感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朱卫东走在了永顺街头见到了正在喊口号的红卫兵,激动的彻夜难眠,第二天墨墨光,“朱老九”就在当地人武部找到了红卫兵设在了永顺的“造反司令部”,当下写了血书加入了红卫兵,随后便大造其反,如鱼得水,或点火于基层,或策划于密室,招兵买马,呼风唤雨,将这“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苗疆月复地搞的是沸反盈天,不可开交。

得势之后的“朱老九”当然不甘心屈居人下,于是自己创建了“造反司令部”,将总部就设在了自己支教的学校里,当然此刻学校的学生们都不用来上课了,全被朱卫东发展成了自己麾下的红小兵,与周边临近的几个“造反司令部”发生了好几次械斗。

那时的墨旺送跟这朱卫东年纪相仿,给公社食堂做饭,顺便上山放牛挣工分的,好几次这朱卫东前来游说墨旺送加入自己的造反派,这墨旺送粗具文墨,见到那朱卫东砸人祠堂,毁人神坛,心中早就不忿了,哪里肯与他沉瀣一气,甩着脸子就拂袖而去,朱卫东见此人不识抬举如此不给面子也就想收拾收拾他!

那是一个红霞满天的黄昏,墨旺送牵着公社的牛正从山沟里出来,今天运气好,之前在山里头设置的陷阱被触发,捡到了只肥硕的大兔子,就打算到山间溪流里洗剥一番,要是时间一长,就僵硬了,不好开剥!

正在溪水里仔细剥洗兔子的墨旺送突然发现戏水变成了血红色,心头一惊,抬眼看了看日薄西山的太阳像是喝醉了酒似得,红彤彤的将整条溪水也染成了血红色,真所谓日落胭脂红,不雨便生风,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看来马上就要变天了,墨旺送不由的加快了手中的进度!

从山里进村就必须经过深涧上方的鹰嘴岩,太阳已经西沉了,只在远方的山脊上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一切景物都变得朦胧起来,在这片朦胧之中,他见到了鹰嘴岩之上似乎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却个个噤若寒蝉,也没见人打着苗疆特有的牛油火把,墨旺送心里就感到奇怪了:今天又不是什么重要节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聚集此处,难不成是住在山腰的苗子前来“赶秋”?

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想走进查看一番,却见到了本寨里的几个青壮,其中一个叫硬彻律的更是记忆犹新,缘于其长相实在太叫人过目难忘了,那硬彻律高颧骨、大嘴巴、厚嘴唇,下巴像把铲子似的朝前凸出一大截,两个腮帮子凹进去又像猴,除了两颗大门牙外,其余的牙齿都掉光了;鹰勾鼻子,几根既长又黑又粗的眉毛,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充满了杀气。

平素谁家孩童哭夜,就有那大人吓唬道:“你再哭,就叫硬彻律抓你去!”此举效果尤佳,小儿一听嘎然而止,百试百灵,此人也算是村寨里的白相人,成日介不事生产,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是这朱卫东成立“造反司令部”时的骨干人物!

此刻的硬彻律却是满面的戚然,见到了即将爬上来的墨旺送一副欲言欲止的神色,当墨旺送爬上那鹰嘴岩的时候,却奇了怪了,举目四望,哪有什么人呀!只有呼啸的山风从深涧里吹上来,带着一股像是来自地狱冥府般的不祥气息!

牵着牛回到家之后的墨旺送将牛闩进了土家吊脚楼下的牛栏然后就吃了炖兔子,准备躺下歇息了,奇怪的是寨子里静悄悄的,土家族虽然不像是侗人那般动不动就聚在一块唱大歌,但却也有“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人们平素吃罢晚饭就聚在一块练习摆手,除了自娱自乐之外,当然是为了迎接元宵的“摆手节”!

今天的寨子里却是一片死寂,静的让墨旺送心里发慌,自从人们都练习跳起了时髦的忠字舞,村里的青壮也成日贴大字报,宣讲上边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墨旺送更是觉得兴趣索然,一吃完饭就早早的歇息了,再不去那晒谷坪上去凑热闹了。

刚躺下不久,墨旺送就听到了寨子里的狗咬成了一片,先是狂吠,然后是咽咽呜呜的抽泣声,如丧考妣,此起彼伏,让人不寒而栗,在苗疆,群狗哭夜是十分不吉利的,金猫银狗黑鸡公,家有三宝事事中,狗哭夜牛叫,地方有难遭。

墨旺送翻身起来,然后从墙上取下了火铳连同慢慢一牛角壶的火药铁砂,从门角落里捡起了几支牛油火把就出了门,刚一出门,就感觉几个人影闪动,自己的双手就被人给别上了,反剪着双手的墨旺送只好俯低了身子。

艰难的抬头就见了那瓶底似地眼镜后边阴毒的眼神,此人正是“朱老九”朱卫东,此刻的朱卫东风头一时无两,当然没有人敢当面叫他“朱老九”的,都是毕恭毕敬的叫“朱老总”,只是在当地人口里,这两者的发音如出一辙。

朱卫东跨过了门槛大咧咧的坐在了屋内的交椅上,翘起了二郎腿,身后全是手拿梭标的红小兵,红小兵点上了火把将屋里映照通明,闪动跳跃的火光也将朱卫东一干人等的影子拉长的形同乱舞的群魔。

“这么晚了!你是打算上哪儿去?”朱卫东阴阳怪气道,墨旺送担心寨民的安危,于是点头告饶:“朱老总!我不去那儿,你放过我,我过几天就去你的司令部报到!”朱卫东嘿嘿阴笑了下:“你平时什么运动也不参加,我看你就是包藏祸心的封建余毒,牛鬼蛇神代言人,我得把你抓起来,明天就开批斗会当众揭露你的嘴脸!”

墨旺送急了,自己的安危倒是不打紧,但是这群狗哭夜的确不像是好的兆头,他更担心的是寨民们的安危,这朱卫东挑今天前来擒拿墨旺送也不纯粹是为了报私复,因为这寨子里的大多数的青壮全部参加了朱卫东的“造反司令部”,有的是自甘情愿,诸如那恶人硬彻律,也有像是墨旺送这种被裹挟进去的!

朱卫东准备在半夜时分攻打邻寨的“造反司令部”,这次过来是想要控制住墨旺送,担心墨旺送会走漏了这次行动的风声,墨旺送此刻是叫苦连天,手上早就被那红小兵用浸过水的麻绳结结实实的捆做一团,只是口中尚可告饶。

“朱老总!你就行行好,你听到这群狗哭夜了么?这这肯定有大事要发生呀!”那朱卫东是彻头彻脑的无神论者,对于这套封建迷信的说辞尤为憎恨,捡起了脚边的火铳用铳托就是一下砸在了墨旺送的脑门上,墨旺送顿觉天旋地转。

当朱卫东押着墨旺送踉踉跄跄的走往他的“造反司令部”的时候,山间突然就刮起了阵阵的卷地风,看来应了之前异常的天象,山里的风本来跟平原地区不一样,有了山势的阻挡,来的快去的也快,可这阵怪风却刮得昏天黑地,火把也给吹灭了,众人也是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待到风停了下来的时候,在崎岖的山路上却隐隐约约见到有一队人迎面走了过来,朱卫东十分的警觉,低声喝令众人闪进了路边的草丛中,南方之所以被称作荆楚是因为这里的山上全部长着一人多高的巴茅草,下边荆棘横陈,所以隐藏个把人是不成问题的。

当那群人越来越近的时候,接着朦朦胧胧的月色,墨旺送差点叫出声来,走在前边的不是别人,正是傍晚在鹰嘴岩上见到的硬彻律,其他的几个红小兵见到是自己的队伍就要从巴茅草里跳出来了,却被那朱卫东一把按住了!

待到那人群渐行渐远,朱卫东才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墨旺送此刻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如果说自己见到了是硬彻律他们的鬼魂,肯定又要招来这朱卫东的一顿好打,便三缄其口,那朱卫东似乎也明白了事情的不同寻常,他便招呼手下押着墨旺送循着那些人也往寨子里走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