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五十四章 :状元桥上渔鼓佬

作者 : 亚赫头人

一日,胖子跟着渔鼓佬来到湘南的小县城,渔鼓佬在状元桥上摆弄停当,就躇在青石桥面上自己卷起了烟丝,这些烟丝都是小胖子在地上捡来别人抽剩的烟蒂剥开来得到的,渔鼓佬一边将手中的烟丝用口水打湿的烟纸卷成喇叭状,并不时的用眼睛梭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只要有目标就赶紧拍着渔鼓示意让胖子上前讨钱。浪客中文网

渔鼓佬选择这里也是有原委的,当伫立桥头,凭栏远眺,白河奔腾数百里融入湘江,到此江阔浪平,浩荡东去。江上渔舟点点,两岸芳草如茵,景致优美,房屋鳞次栉此,店铺罗列林立,三县通衢,商贾云集,百货充盈,市面繁荣。古桥流水,古街窄巷,古渡老槐浑然一体,古韵犹存。

更重要的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赶圩场所,这大概是南方所有城镇的特色所在了,有水的地方必有桥,有桥的地方必有聚集人气的集市,此刻冬日似血斜阳涂抹下饱经风霜的状元桥上,早就聚集了各色人等。

油炸粑米粉铺餃饵摊伙计起劲吆喝,桥两边挑出江面的排排木楼店铺摆满草席黄花百合香芋柳糖药材花纱布疋和越南藤制品,算命模骨的瞎子拉着二胡招揽客人,从广东过来的专门拔牙的江湖郎中也在卖弄自己的手艺,一帮人围着指指点点看个不休!

渔鼓佬最近时乖命骞,在这里一连乞讨了三天,却连一张大团结都没凑齐,虽然已经改革开放,渔鼓佬也自信脑瓜活泛,肯下苦力不输于他人,可愣就是挣扎在贫困的边缘,他打发小胖子到青石板的桥上去捡烟蒂了。

渔鼓佬来到一个卖凉薯的摊子前买了两个刚从地里刨出来凉薯,这是他们的中午饭,想了想,狠狠心,将其中一个退了回去,捏着摊主找回来的三角钱来到那个算命瞎子面前,算命瞎子像是事先知道了有生意上门般,将手上的报君知敲的啪嗒啪嗒响。

待到渔鼓佬坐定,周遭也围了一大圈的人,这些人都是想看这算命瞎子的神通的,渔鼓佬将自己的生辰八字报了过去,那瞎子掐着指头,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这渔鼓佬也就是潘胖的父亲,早些年当过兵,正所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于所谓命运之类的这些封建糟粕本是嗤之以鼻的,一直格守但行好事莫问前途的祖训。

渔鼓佬从部队退伍之后是分在公社的一个供销社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供销社改制后也就承包给了私人,渔鼓佬就此下岗,不得已之下拿起了祖传的渔鼓,搞起了渔鼓班子,但是随着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鱼鼓道情也失去了市场。

渔鼓佬这个时候不得不相信了之前被自己嗤之以鼻的封建糟粕,那算命瞎子反复的推演着,过了良久,屁也没放一个,人群中一阵骚动,渔鼓佬也不耐烦了,算个命而已嘛,好就好,坏就坏,干嘛这般嗯嗯唧唧的不爽快!

那瞎子额头上像是冒汗了问了句:“你确信你给的生辰八字没错?”渔鼓佬用惯用的渔鼓腔调:“错不了,错不了,错了我来偿!”引得围观的人群哄堂大笑,那瞎子语重深长道:“贵客,你的命好凶险啦!短命非业谓大空,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陷逆境,别处他乡做游魂”

渔鼓佬一听就火冒三丈,因为在当地人的传统思想里,骂人短命鬼是极为狠毒,就好像要掘人祖坟一般,而且后边还有个什么游魂,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的命是难中之难,苦中之苦,只要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都会勃然大怒的!

渔鼓佬气的啪的站了起来,就想要踢翻他的摊子,但是想了想,毕竟自己还没有给钱,所以头也不转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围观的人群也一哄而散了。

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还没有讨得一分钱,小胖子被隔壁的油炸粑摊子飘来香气弄得魂不守舍,但是年少懂事的他愣是没向渔鼓佬开口,渔鼓佬拿出一个凉薯给小胖子,扔下了抽的只剩下一小截的“喇叭烟”,决定开张了。

渔鼓佬调整好自己的坐姿,拍拍渔鼓上蒙着的猪皮,咚咚锵的渔鼓声便传将出来了,没多久就吸引了一大圈人围观,渔鼓佬唱的是《五女征南》,说的是在北宋年间,南方湖广天子洲叛乱,杨家将由穆桂英挂帅,杨排风作先锋,佘太君、八姐、九妹一同前往,她们五女将一齐奉旨征南,故称为“五女征南”声音沧桑跌宕起伏,很有感染力,那被围在中间的小胖子将手中的凉薯扒好了皮,正往口中塞咧,一张崭新的大团结就迎面飘来。

这将小胖子都给镇住了,他本是想吃完了凉薯等到渔鼓佬的渔鼓道情到了**部分的时候,然后向围观的人群讨要的,不成想现在就有人丢进来一张大团结,那在当时绝对是大手笔,心想即便现在街上见到卖艺的乞丐给上十元大钞,还有点肉痛不已咧!

人群中也发出了一阵唏嘘声,胖子还以为是别人不小心掉落的钱,上前捡了起来,含着一大口刚刚咬下来的凉薯块,循着人们的唏嘘声看了过去,只见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人一身侗家装扮。

只见她青衣白裙,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饰以花草纹,丁佩银饰满身,身段苗条,青春气息,沁人心脾。青色大绒纳底绣花布鞋,只见她亭亭玉立,揉揉眼睛,理理短发,伸伸腿脚,拍拍尘土,微笑着看着眼前的景象!

小胖子攥着大团结来到那女人身边喃喃道:“省几(阿姨)!你钱掉了!”那侗女笑盈盈道:“果钱是把你们滴!”当然这一幕,正在打渔鼓的渔鼓佬当然看在眼里的,须臾间,从围观人堆里飞出渔鼓佬高昂而沙哑的唱词:“女菩萨短发黝黑锃亮哎,留海搭住前额呐,瓜子脸线条柔又美哦,大眼睛有如清泉呐,荷包嘴有如樱桃咧,脸色白里透红,秀美中透着英气咯……”将那侗女逗得咯咯直笑!

渔鼓佬卖力的唱完,人群也慢慢散去了,那侗女还犹自站在那里,这让渔鼓佬很不自在,按理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虽然自己算是江湖卖唱乞讨过活的,毕竟刚才自己卖力的阿谀奉承了一番,这不走难不成是想将刚才的大团结要回去,于是心下更是一阵不悦,加紧了收拾地上的家伙什!

那侗女见到人群逐渐散去了,凑身上前问道:“这里离通道不远,过了宝庆府就是了,你愿不愿意随我去做个道场么?”渔鼓佬一边收拾手中的家伙什一边道:“这做道场是道士师公们的事,我只是个渔鼓佬!”说罢还冲眼前的豪客笑了笑,末了还好奇的问道:“你们侗人不是拜萨岁的么?什么时候改信道教了?”

所谓萨岁意为老祖母,是侗人最高的保护神,侗人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在黎平、榕江、从龙胜、三江、通道等地侗寨里都建有萨坛,萨坛盖在寨子中间比较清静的地方,其实萨岁是侗族固有的萨满崇拜,但也同时也信奉道家,算是多神信仰。

那侗女听罢也不急于争辩,依旧是笑盈盈道:“果样吧!事成之后给你这个数!”说罢伸出了右手乍开五指,渔鼓佬望了望道:“五十元?”侗女摇摇头道:“五千!”渔鼓佬惊得将自己手中的铜钹“哐”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万元户这个名词在当时不那么时兴了,但是对于现在处境的渔鼓佬来说这小半万可能是他三年的收入,那真叫一个枯木逢春,勾动了心头的贪欲,如何叫自己不动心呢。

渔鼓佬走惯了江湖,也知道带笼子这么一说,虽然这开除的价码很是诱人,但不要到时候是设计好的笼子等着自己去钻哦,“带笼子”的厉害犹如佛经上说佛陀讲经,如羚羊挂角,如香象过河,无迹可寻,说白了就是被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一时间心里犹豫不决,那侗女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道:“你可以考虑,明天这时候我在状元桥上等你!去与不去,给句话撒!”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对了,我叫“四季红”!”

渔鼓佬心里咯噔一下,自己之前的渔鼓班子不也叫“四季红”么,侗人本来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些年来受到汉人的影响,也给自己取了汉名,自己出来卖唱乞讨又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侗女想必也不知道的,看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上天注定的,就这一转念,将之前的顾虑全然打消了。

0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