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毁灭还是新生? 6.美国编织了莫须有的战争罪名

作者 : 天行猎人

第6节美国编织了莫须有的战争罪名

现代“爱战”故事(四)的女主角与海湾战争一样,仍是伊拉克。

只是此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就没有上次海湾战幸运,最终他在2006年11月5日被判绞刑处死。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开战的理由是美国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直到现在,美国和联合国也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电影《绿色地带/关键指令》描述的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幕。

2010年8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全部战斗部队。伊拉克战争历时7年零5个月。

美国之所以先后2次修理伊拉克,主要原因是:

1.维护美国霸权,具体目标包括: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

2.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进而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

3.拔掉反美急先锋伊拉克这颗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同盟。

4.控制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还可以摆月兑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对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5.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

所以,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能惹毛老美的。

老美总喜欢打着“民主”的旗号打击别的国家。在伊拉克的战争,他是以胜利者的面目撤离了,表面上也推翻了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建立了民主政府,恢复了基本的民主。但是也在伊拉克留下了权力真空,造成伊拉克武装派别林立和社会秩序动荡。

战后,在美国及各国的帮助下,伊拉克经济得到了恢复,但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据统计,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已经造成60多万平民的伤亡,几百万人民的无家可归。

战争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武力改造中东的序幕。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美国推出邪恶轴心国,明确以伊朗和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其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即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杀鸡给猴看,让中东和世界其他国家知道,如果不自动服从美国控制,就会遭到如萨达姆一样的下场。

为了安抚世界舆论和其他温和的阿拉伯国家,美国同时推出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把美国霸权殖民中东的目的说成是改造文明、和平、自由、民主的中东,把美国与伊拉克、伊朗人民的冲突说成是文明的冲突,以获得西方世界人民最大的支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2012:毁灭还是新生?最新章节 | 2012:毁灭还是新生?全文阅读 | 2012:毁灭还是新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