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怀宋抱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诱蛇出洞

作者 : 刺缘

想着请假两天,终是过意不去,很苦逼的赶出来一章,算是给诸位一个惊喜吧,明日动身,两天时间,诸位就当插播一个广告,广告之后更精彩,哈哈……继续求所有!

以下正文:

——————————————————.

又过去了两天,张景那里依然毫无消息,秦申的心中不免惴惴不安起来,这苗傅,到底会不会同历史上一样,兵谏皇上?但是只要他一天不动,却拿他毫无办法。

苗傅那边没有动静,秦桧的动静倒很大,不久,王渊和汪伯彦狼狈为奸的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添枝加叶,远不是举荐这么简单。汪伯彦气得七窍生烟,还辩无可辨,王渊身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一起跟着赵构东奔西跑,宰相和副宰相勾搭成奸,不是什么难事。

正在这时,韦贤妃从秀州回到了临安。听着这消息,秦申苦笑一声:真会凑,全部赶在一起了。这时的他已无文职,不便随赵构出城相迎,只好待在府上一动不动,虽然他很想知道韦妃这一去就是一年,到底变成了啥模样。想起和韦妃的种种,他不禁有些黯然神伤。

韦妃回宫的第二天,就召见了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秦申来到颐华宫,整整衣衫,在宫女的带领下,来到室内。

韦妃一身华丽的粉色宫装,外披一层白色的轻纱,双手拢在月复前,含笑而立,依然是那种雍容华贵的模样,一年的静养,精神强了很多,再不是那种虚弱的状态。秦申赶紧上前两步,拜道:“臣秦申,叩见贤妃娘娘。”

韦妃挥挥手,屏退了左右,笑道:“秦大人请起,请坐。”

“谢娘娘。”秦申起身坐在一旁。

韦妃怔怔地看着他,眼眶没由来一红,道:“秦大人,一年不见,大人一点儿也没变。”

“是啊,娘娘,一年不见,娘娘却变了,变得更好了。”

“哈哈,秦大人这嘴巴,长进倒不小。”韦妃大慰。

秦申苦笑道:“娘娘,秦大人三个字,可不敢当,你还是叫我秦公子吧。”

韦妃一愣,明白了过来,笑道:“不不,应该叫秦将军才对,哈哈。”

闲扯了几句,韦妃突然目不转睛看着他,盯得他好一阵不自在,老脸一红,嚅嗫道:“娘娘……”

韦妃收回了目光,真诚道:“秦申,谢谢你。”

“娘娘,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韦妃端起茶杯,优雅地抿了一口,抬头看看他,意味深长道:“柔福公主马上就年满十七,也该婚娶了……”

秦申的心中一惊,她这是什么意思?试探、逼婚还是吃醋?!虽然和她有过深层的关系,可秦申也知道,这样的女人,还是保持足够的距离为好,更何况以前还有加害柔福的先例……

听了韦妃的话,他的脑中突然一片浆糊,不知道如何应答,只好硬着头皮模糊道:“是啊,娘娘。”

韦妃微微一笑,道:“秦申,你觉得柔福公主如何?”

他一时难受到了极点,面对一个有肌肤之亲的女人,谈论另一个女人的婚配,还跟自己有关,而且两个女人对自己都相当重要,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先稳住一边再说了!他偷偷看了韦妃一眼,嚅嗫道:“娘娘,柔福公主国色天香,秦申怕是无福消受……”

韦妃一听,娇笑道:“你紧张什么?我又没说将她许配予你。”

妈的,满朝文武都知道我和她勾勾搭搭,难道你不知?!这女人到底发什么神经?秦申暗恨,满脸尴尬,如坐针毡,浑身不自然起来。

见到他难受的样子,韦妃暗乐,解围道:“好了,这事以后再说吧,秦申,妾身倦了。”

“是,娘娘一路劳累,好生歇息,微臣告退。”

出了颐华宫,长长松了口气,他回头望望宫门,一时搞不懂韦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是要把他和柔福生生拆开,绝无可能,大不了鱼死网破!打定了主意,忧心重重出了皇宫。

回到府上,张景传来了消息:伤无大碍,已经成了苗傅的亲兵!秦申大喜,只是那苗傅平静得很,丝毫没有谋反的动向。站在窗前,秦申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历史真的变了,根本就没这回事?还是……他们没把握……不敢动?

不敢动!他的心中猛地一震,殿前中军就驻扎在城西灵隐山下,苗傅的城防军才五千余人,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原来历史,早在南京争取这两万人马南下的时候,就有了偏差,苗刘兵变,选的是临安最空虚的时候啊。

想通了此层,他苦笑着摇摇头,随即又为难起来,苗傅迟迟不动,始终是一个隐患,而且自己的策划也落了空……朝政需要尽快安定下来,内不平,谈何攘外?来到这个异世,被自己一折腾,赵构好象提前丧失那个能力,变得越来越金贵,不容有丝毫闪失,否则北伐没开始,先得陷入内战!

想到这里,秦申冷冷一笑,咬咬牙,起身前往中书省。

左相李纲,依然焦头烂额,见了他,没好气道:“又来要钱?”

“哪里哪里,晚辈为李相分忧来了。”

“你会这么好心?碰到事情躲得比谁都快!朝堂也不管了,日子过得很舒坦吧?”李纲看了他一眼,讥讽道。

秦申笑道:“李相,这次真给您分忧来了。”

“说吧,老夫天天忧啊忧的,早就习惯了。”

秦申坐正身体,一本正经道:“李相,殿前中军已历练了两个月,可终究是演习,没有实战,这支队伍还是纸上谈兵,所以晚辈想,是不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出去见见血什么的。”

李纲眼睛一亮,道:“对,就该这样,老夫早就想活动活动你们了,只是想到时日尚短,打算再给你多一点时间,哈哈。”

秦申大喜,道:“李相,您身兼御营司使一职,负责招安剿匪的事务,哪个地方匪患难缠,我拉出去磨练一番。”

“匪患虽多,让殿前中军去做,大材小用了……”李纲敲打着桌面,沉吟了一阵,继续道,“洞庭湖杨幺,聚众叛乱,号八万余众,盘踞水上,久攻不克,老夫已令宗泽分兵南下,要不,你们去凑个热闹?”

“杨幺?”秦申脑子里一闪念,月兑口道:“南下之军,可是岳飞?”

李纲疑惑地看了看他,随即欣慰道:“秦申,你呆在府中,对朝堂之事还是没放下嘛,不错,正是岳飞,领军两万,已抵叛区。”

杨幺,历史上有名的义军首领,长期盘踞在两湖之地,精于水战,朝廷拿他毫无办法,花费了相当精力和时间才被岳飞剿灭。杨幺的车船,那可是赫赫有名,不仅在船的左右两侧装有桨轮,船尾也装有桨轮。桨轮的数量最多的达24个,桨轮装有叶片,与转轴相连。轴上装着踏脚板,“以轮激水,其行如飞。”前进后退,来去自如……

想到这里,秦申微笑道:“好,李相,三日之后,我军开拨,另外……”

“还有什么?”

“请李相给岳统制手书一封,以战促和。”

“为什么?”

秦申意味深长看了李纲一眼,神秘道:“晚辈自有深意,哈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怀宋抱最新章节 | 投怀宋抱全文阅读 | 投怀宋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