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怀宋抱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什么是炮灰

作者 : 刺缘

赵构哭了一阵,擦擦眼泪,定下心来,抬头问道:“曹大人,其它人如何?”

曹勋一听此语,再次泣不成声:“陛下,燕王不堪凌辱绝食而死,可怜燕王装在马槽里,连棺材都没有……双脚还露在外面,被金人抛弃在荒野之中……”

“张叔夜张大人年迈,从出发之日起,粒米未进,过界河时,随从告诉他已出国界,张大人赫然坐起,仰天大呼,第二天扼喉而亡……”

“何栗密谋逃回大宋,不幸走漏了消息,金人将他浑身缠上油布,活活烧死……”

“孙傅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陛下,中兴大宋,救二圣啊陛下……”

朝堂的呜咽声越来越大,渐渐汇成一片,哭声震天。李纲跪在最前面,低着头,嘴唇颤抖,老泪纵横;黄潜善更是不堪,脑袋顶在地上,肥胖的身子不停地颤抖;秦申低着头,跪在殿堂上,身前的地上,已经一片潮湿,胸中的怒火却越烧越烈……

赵构通红这眼睛,凝视着殿上众位大臣,良久颤声道:“众位爱卿,主辱臣忧,中兴大宋,迎还二圣!”

“中兴大宋,迎还二圣!”大臣们齐声哽噎道,声音并不洪亮,却透露出一种坚韧的悲壮。

李纲颤颤巍巍递出一封奏章,颤声道:“陛下,中兴之举,臣拟定了一个计划,请陛下过目。”

“呈上来。”赵构回到皇位上,道。

宦官接过李纲的奏章,递给赵构,赵构瞄了一眼,道:“李卿辛苦了,朕今日忧伤过度,此事容后再议,曹勋曹大人劳苦功高,请李卿妥善安置,退朝。”

秦申猜测李纲的这份奏章,就是让他日益孤立的导火索,可今日朝堂气氛实在太过压抑,不便力争,只好作罢。

出了朝堂,他的心情很是不好,回到府上,躺在床上怔怔出神:李纲,是一定要保住的,不然,大宋还是在走老路,黄潜善之流,仅仅是些小人而已,主战与主和,历来都是朝争的重点,只要他们不设置障碍,还没有动他们的必要,可是一旦成了障碍,该拿什么跟他们斗呢?

秦申一阵迷茫,突然发现自己游离在两派之间,更难受的是,还是孤身一人!

距离金兵再次南下的时间,已屈指可数,留给自己的,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改天换日已不可能,除非是神仙……无论怎样,得先稳住政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朝廷一旦陷入争斗,想做的事,只能是一句空话。秦申思考了半天,咬咬牙,起身前往李纲的府上。

他已是熟客,很容易就进了李府。李纲在书房里,背着手,临窗而立,怔怔地望着窗外,根本没留意秦申的到来。

“李相。”

李纲转过头,看见秦申,勉强堆起了笑容,道:“呵呵,秦大人,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坐快坐。”

两人落座,秦申道:“宗将军呢?”

“金兵虎视眈眈,宗将军放心不下,一大早就去汴京了。”

秦申一呆,原以为到李府可以和宗泽见上一面,没想到就这样错过了。见他神色突变,李纲道:“秦大人此来,是见宗老将军的?”

“不是不是,晚辈是专来找您的,想着老将军在您府上,能见一面,遗憾遗憾。”

“呵呵,会有机会的,你找老夫何事?”

秦申犹豫了一下,道:“李相,您今天给皇上上了一道奏章,可是有关国策的?”

“正是。”

这奏章虽然还记得大致的内容,总不能直接就说了出来,更不能找他要,人家可是宰相!秦申突然没词了,想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开口。

见秦申左右为难,李纲道:“秦大人对这奏章感兴趣?”

秦申点点头,赶紧道:“愿闻其详。”

李纲叹口气道:“老夫也是没办法,苦无良策啊,既然秦大人想听,就说予你参详参详。第一是沿黄河、淮河、长江设置帅府、要郡,依次驻军防守。其中沿黄河设置十一座帅府,淮河二座,长江六座,另有四十个要郡,累计需军队近百万。第二屯积钱粮,使帅府积聚的粮草要够三年之用,要郡要达到二年。第三买马,增加骑兵,并制造战车,以克制金国的骑兵。第四在长江、淮河一线建造战船,训练水军。总的说来,就是募兵、买马、募民出财以助军费。”

秦申小心组织着词句,道:“李相,屯兵百万,募民出资,这些,可行吗?”

李纲道:“秦大人,老夫也知道民财不可尽括,增兵百万难度很大,但是,金兵就在眼前,新皇登基,势必引得金贼再次南下,大宋三十万边军,挡不住金贼十万人,不增兵怎么办?!”

“李相,增兵百万,一年所需,何止千万贯,大宋连年战乱,哪有这笔钱?再说,增兵就意味着青壮劳力全部流失,农田荒废,饥寒所迫,民心必变,还有,买马,到哪里去买?金国肯定不行,西北的马也买不到,大人三思啊。”

李纲无奈道:“公子所言,老夫不是不知道,可是马上就是秋冬,废了张邦昌,金兵南下已是必然,不再做准备,难道再上演一次靖康之变?!”

“大人,固守,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李纲突然紧紧盯着秦申,狠狠道:“你想逃跑?”

秦申恶汗,中国的词汇这么多,咋就不能换个好听点的呢?!这叫战略撤退,不叫逃跑!不等秦申发话,李纲愤愤挥手道:“不行!祖宗之地,岂能轻易放弃?!秦申,老夫真的看错你了!”

在李纲眼里,自己竟然连那个大奸臣都不如!秦申的火气噌地一下冒了上来,怒道:“李纲!”

李纲一愣:“你……这样叫我?你父亲都不敢这样叫我!”

“李纲!我就这样喊怎么了?!皇上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我们有一战的实力吗?!燕云十六州在金贼手中,华北一马平川,我们守得住中原吗?!为了你心中所谓的正义,拿着上百万将士去当炮灰,这跟靖康之耻有什么不同?!拼完了这些将士,大宋,还有什么资本?!”

“不行!让老夫跑,那跟张邦昌、黄潜善之流有什么区别?!万万不能!老夫就是死,也要死在中原!”李纲吼完,突然小声道,“什么叫炮灰?”

秦申苦笑,又漏嘴了,放缓语气道:“炮灰就是送死。李相,你有没有想过,你死了之后呢?除了给你立个碑树个传,还能有什么?!大宋还是这个大宋,任人欺凌,任人践踏,你改变了什么?!同样是逃,他们只是苟且偷生,我们却是卧薪尝胆,这,就是区别!”

李纲老泪纵横,喃喃道:“秦申,你把老夫从深山老林里挖出来干什么啊,中原是皇朝的根本,不能丢啊。”

秦申眼眶一红,道:“李相,对不起……但是晚辈觉得,目前的我们,真的没有一战的实力,金国虽然强横,却也没有吞下我大宋的实力,他们整个部落不到一百万人,刚刚吞下了大辽,还需要时间打理,所以,短期内,它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它的目的是以战促和,而我们,需要的是时间。”

李纲诧异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只有百万人口?”

秦申尴尬道:“听家父提起过。”

李纲叹口气道:“如此说来,你是铁心要反对我了。”

“李相,晚辈从来没有怀疑过您的为人,晚辈只是反对您这个计划。”

李纲颓然坐到椅子上,沧桑的脸庞又老了许多,盯着秦申道:“秦申,老夫和你父亲同朝为官,虽私交不厚,却也敬佩他的忠义,你说说,有什么办法?”

“李相,其实您心里都明白的,只是您一时接受不了,忍辱负重,避其锋芒,平内乱,练强兵,力量终会改变,总有敌消我长的时候。”

李纲思索了良久,叹道:“秦申,你是忠良之后,以后少跟那些卖国贼掺合。”

“李相,黄潜善也就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而已,卖国,没这么严重吧。”

李纲冷笑一声:“你不懂的,记住我的话,不要给你父亲丢脸。”

秦申又是一阵暗恨,秦桧,这个史上第一奸,竟然成了自己逾越不了的山峰了!

————————————

新的一周,继续求票求收藏,拜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怀宋抱最新章节 | 投怀宋抱全文阅读 | 投怀宋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