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怀宋抱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算命

作者 : 刺缘

第二天,秦申用过早餐,刚刚回到房中,一个侍卫敲门道:“秦公子,康王有请。”

随着侍卫来到康王赵构的房间,扫了一眼,室内的布置不算奢华,没有奇花异草,也没有古董珍玩,一张简单的木床横在墙角,正中是一张茶几,窗边摆了一张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和公文,赵构正坐在书桌前看公文。

皇帝也在逃难啊。秦申暗想,上前一步跪倒:“草民秦申,参见陛下。”

赵构依然有点不习惯,不好意思地笑道:“秦公子,来得正好,走,本王带你去见几个人。”

那几个人,恐怕是黄潜善之流吧,这么快就见他的心月复了?韦妃这条线,真是赌对了!想到这里,他心中暗喜,道:“谢陛下。”

随着他来到前厅,赵构看看四周,低声道:“秦公子,‘陛下’二字,私下说说即可,千万不可在众人面前提起。”

“是,陛下。”秦申暗乐。

来到大厅,有三人在座,秦申一眼就看见那个圆滚滚的肉球,果然是黄潜善一伙!三人见到赵构,齐齐起身拜倒:“臣黄潜善(耿南仲、汪伯彦)参见康王殿下!”

“免礼免礼。”赵构指着秦申道,“本王今天给诸位介绍一个人,这位公子是秦桧秦中丞之后,秦申。”

黄潜善起身媚笑道:“秦公子大名,久仰久仰,昨日冒犯之处,黄某茶饭不思,深感愧疚啊。”

秦申一阵恶心,还礼道:“黄大人客气,所谓不打不相识,在下年幼无知,日后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赵构笑道:“以后诸位就是一家人了,不用客气,这位是尚书左丞耿南仲,这位是相州知州汪伯彦。”

“秦公子忠良之后,年青才俊,久仰久仰。”

“秦公子义薄云天,胆识过人,带贤妃娘娘和柔福公主月兑难,实乃我等楷模啊。”

两人一通马屁,拍得秦申昏昏然,暗恼,刚一出师,就跟三个贪生怕死的家伙混在了一起,这命,实在是太悲剧了点,可眼下这三人,都是赵构身边的红人,得罪不得。

打定了主意,他满脸堆笑,拱手道:“汪大人,久仰久仰,大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神清气爽,骨骼精奇,日后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恭喜汪大人。”

汪伯彦高兴得嘴巴裂到了脖子上,一旁的耿南仲奇道:“秦公子会相面?”

秦申一愣,胡扯一通,竟然被他联想到算命的头上。眼珠一转,扯道:“小人年幼随母奔波,曾遇到一江湖异士,指点了一二,惭愧惭愧。”

耿南仲喜道:“公子,你看看我这面相如何?”

秦申无奈,暗想这古代天命风水盛行,哄哄他也无妨。于是观察良久,闭上双眼,装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方睁眼佯惊道:“哎呀,耿大人,您这面相,小人才疏学浅,实在不敢说,不敢说……”

耿南仲一听大急:“公子,但说无妨但说无妨。”

秦申沉吟了一下,缓缓道:“大人最近出京师之后,可有违心之举?”耿南仲被赵桓派去出使金营,贪生怕死,假传圣谕,投奔了赵构。这段隐秘,后世的历史记载得相当详细。

耿南仲一听,冒出了一阵冷汗,对他更加信了几分,急道:“公子高明,高明啊,耿某北上,曾碰到一对母子奄奄一息,可是耿某身负皇命,不敢耽搁……”

秦申暗笑:真他.妈.会扯!耿南仲这一说,几个人兴趣大浓,连赵构也盯着秦申,目光中满是惊奇。

秦申抿了一口茶水,摆足架子道:“耿大人,可知天命所归,因果轮回,世间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大人天庭微凸,嘴宽鼻挺,本是官禄荣贵之人,可是一旦沾上些因果,后面就难料了。”

“秦公子,公子神人呐,请教教耿某些法子,消消这段因果。”耿南仲满头大汗,惶恐不安。

“耿大人,抚民助困,多行善事,或能消解,只是秦某也没个把握。”

“谢秦公子,谢谢公子。”耿南仲感激涕零。秦申大乐:迷信,哈哈哈……

秦申正陶醉在自己的想法中,一个圆溜溜的脑袋凑到跟前,媚笑道:“秦公子,你看看,我这面相如何?”

靠,这可太难了!秦申浑身一哆嗦,鸡皮疙瘩顿起。从这么恶心的肥男人身上,要找出一点好东西,那比从一堆屎淘出点金子还难!他皱起了眉头,绞尽脑汁,昧着良心从词库里找了几个词,道:“黄大人富态……迫人,面相红润,下颚宽厚,万人难寻其一,福禄未艾啊,秦某不多说了,见笑见笑。”

黄潜善得意地扫了耿南仲一眼,笑容满面。秦申说完,忍不住狠狠鄙视了自己一下。

正待松口气,赵构在一旁来了兴趣,道:“秦公子,你看看本王如何?”

秦申一愣:给皇帝看相!沉吟了好一阵,低头道:“殿下,小人不敢说。”

赵构笑道:“哈哈,公子真是有趣,别人都说得,为何偏偏本王就说不得?但说无妨。”

四人的目光一起盯了过来,秦申低下头,思索半晌,神神秘秘道:“康王殿下天庭饱满,耳大嘴阔,气势迫人,胸怀无边,祢盖天下之霸气,实乃……实乃帝王之相!”

话音刚落,房里瞬间一阵沉默,黄潜善三人面露喜色,赵构则低头沉思起来。赵构登基,这几人就是开朝功臣,荣华富贵滚滚而来。黄潜善等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纷纷劝道:“殿下,天命所归啊……”

“天降大任于殿下,殿下不要犹豫了。”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殿下再推辞,大宋的江山,将分崩离析。”

赵构沉思半晌,为难道:“不是本王不想担起这个责任,只是二帝北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于礼不合,恐怕难以服众。”

优柔寡断!秦申暗急,道:“殿下,国破家难之际,事出突然,当前的要务,是要想尽办法,保住赵宋江山,那些礼数法制,以后再补上即可。”

黄潜善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秦公子言之有理,殿下三思。”

赵构抬头,看看四人,目光变得坚定,秦申暗暗一喜,只听赵构道:“这个……容本王再考虑考虑。”秦申气绝。

赵构继续道:“三位退下吧,本王找秦公子,商量点事情。”

黄潜善三人施礼退出,关上了大门,赵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叹道:“秦公子,你胆识过人,救母妃和妹妹月兑难,本王甚是感激,母妃对你,也推崇有加。实话实说吧,家国蒙难,本王义不容辞,只是……身边实在无人啊。”

“殿边,不是有黄大人等前朝重臣吗?”

“哼,他们,除了拍拍马屁,哪有什么真本事?!金兵一来,跑得比谁都快。”

赵构也不是蠢人嘛。秦申暗想,赵构犹豫的,不过是一旦登基,就会激怒金兵再次南下,皇帝做不成,可能连性命都堪忧……

想到这里,他轻声道:“金国人口稀少,刚刚灭了大辽,需要时间打理自己的后院,并没有吞下我大宋的实力,若是等金兵处理好内政,再次兴兵犯宋,这天下,还有殿下的容身之处吗?时机难得啊殿下,一旦错过,悔之晚矣。”

赵构点头道:“有理,可是本王身边,实在无可用之人。”

秦申笑道:“其实殿下心里,早就有了主见。”

“哦?”赵构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饶有兴致道,“刚才见公子知晓天机,不妨我们再试一次如何?”

“好!”秦申爽朗道。

拿过毛笔,两人各在手心写了一个字,伸出手,徐徐展开,秦申的手上,是一个“李”字,赵构手上,赫然写着一个“纲”字!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赵构折服道:“知我者,公子也,而今才知母妃所言非虚,秦公子大才,我赵宋之幸啊。”

“殿下过奖,秦申愧不敢当。”秦申暗乐,登基之初用李纲,后世连三岁小孩都知道。

赵构接着道:“李纲这人,耿直忠心,迂腐得很,上次遭皇兄罢免,贬至江西建昌,颇有怨言,恐难应承,本王也不想让黄潜善他们几个知道,否则又会百般阻扰,所以不便直接下诏。”

“殿下的意思,是想让在下跑一趟建昌,把李纲请回来?”

赵构点头道:“正是此意,李纲几次沉浮,本王担心他对赵室心生怨气,所以想请你前去,劝他从右相一职,辅佐本王,以公子机智,此事应该难度不大。”

“殿下,拜李纲为右相,不知殿下的左相,所属何人?”

赵构看了秦申一眼,目光闪躲。秦申略一沉吟,继续道:“殿下,可是张邦昌?”

赵构眼神一慌,随即平静下来,施礼道:“公子真乃神人,张邦昌也是被逼无奈。”

秦申暗想,赵构还是害怕废了张邦昌,引得金国震怒,马上挥兵南下。遂道:“殿下,李纲大忠大勇,必不屑和张邦昌同列于朝堂,殿下三思啊。”

赵构又犹豫起来,思索了一阵,道:“这个,容本王再想想,而今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召回李纲,稳定朝政。”

李纲,肯定是要回来的,先见识一下他,也算不错。秦申沉思了一下,起身施礼道:“多谢殿下对秦申的信任。”

赵构大喜:“此事非公子莫属,公子记住,这事不可泄露半点风声,否则,这帮人绝不会甘休。”

“殿下放心,秦申定不负所托。”

————————————

继续厚颜求支持求养肥。刺缘拜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怀宋抱最新章节 | 投怀宋抱全文阅读 | 投怀宋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