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后主 正文 第五十三章人心安能马上得,下马安民匈奴情

作者 : 我命非天12

有人说刘禅你是不是傻啊?堂堂一个皇帝,竟然对一个文官这么低声下气,就差摇尾乞怜了。|我|搜小|说网刘巴不过就是个尚书令,算上以前的大一点的名号不过就是个左将军、西曹掾。而你是他的主人,是他的上司、老板。这样的低三下四是不是不合规矩?

其实不然,刘禅有自知之明,他的能力如何没人比他更了解。

刘禅穿越不假,有刘禅的十几年记忆不假。然而做太子的记忆你无法与做皇帝的记忆比较,例如如果刘禅历史上真有刘备那么牛气轰轰,岂能后来被奸佞掌控朝政?让姜维下野去屯田?

刘禅穿越之前不过一介草民,从未接触过政治。要想让他治理偌大的地盘,谈何容易?即便有了几年经验,然而治理天下的事终归是文人的事情。

高祖时期有个辩才无碍的人,名叫陆贾,他和刘邦有过一段趣事。当年陆生时时在刘邦面前说《诗》、《书》。刘邦是个口无遮拦的皇帝,听得不耐烦了直接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你老子我马上得的天下,要诗书干**用?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你即便是马上夺了天下,你能马下治天下吗?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不管你打仗多么多么的厉害,你终究只能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其中门门道道,你一人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杀人谁都会,解决百姓问题,解决吃饭问题才是一个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办法。(神座)

而且刘禅穿越之后第一句窃取后世千古一帝的话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李世民为镜,借他人来为自己树立标杆。李世民为何能成为千古一帝?首先就是他的为人,其次就是有一个直言纳谏的心和一个叫魏征的人。

魏征的刚正不阿,是所有皇帝最爱和最恨的事情。

例如你想偷懒,人家提着自己的脑袋过来找你,要你不要这么松懈自己。你能怎么样呢?安安静静的听好过和人家吵架。

古代的士大夫不像清朝那般的无能,有死节,直言以向。不过多少年的战乱,这些敢直言君主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的基本早就死在刀斧手之下了,焉能活到今天还有这个能力给君主进言?

所以,刘巴就好比是一面刘禅的镜子,对待镜子你可以发怒,但那没有意义,因为对着镜子不过就是对着你。虽然说出来的话不太好听,不过总好过做一个无能的昏君。

而且刘巴不好交往,时常与人说话也只是为了公事公办。他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有多少人想和他结实然后从中赚取利益?而刘巴为人刚正,这样的人要来,第一个就给抓起来了。

所以刘巴看到我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多言。稽首然后回去准备三军的粮食,我也松了口气。还以为他要搬出刘备或者哪一朝那一代的皇帝的祖训来告诫我呢。

看到人都走干净了,我也就乐得倒床睡觉。三军没有女人真是一件痛苦的事,不知道星彩最近怎么样。前段时间好像看她不太舒服的样子,我很担心。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太差了,一个后世的小病都可能夺取一个人的灿烂生命。

又一个安静的夜晚过去了,到了隔日,刘豹酒兴之后正式来见我。刘豹以臣子礼节,三跪九叩,口呼万岁随后才立在廊下。

我开口道:“匈奴左部帅免礼,天下之危,其诡谲难测。你我今为比邻,还需同心而向,万世为安才是。”

刘豹道:“尊万岁旨意。”

我笑道:“即是左帅来参见,我却不能无礼。来啊,抬我佩剑过来!”

刘豹惊道:“臣何德何能?!”刘豹以为我要送刘备的双股剑,我暗笑着。随后就看到一个小卒,手中捧着一口三尺长剑来到我面前。

“沧浪”一声响,宝剑出鞘见寒气生,光可照人影绰绰。

刘豹赞道:“好剑!”

“左帅,朕这口佩剑,乃天下第一剑师王越之佩剑。朕侥幸得之,然而朕手无缚鸡之力,凭白辱没了这口宝剑。今左帅尚未有好的佩剑,朕便割爱,将这口佩剑赠与左帅。”

刘豹知晓王越是谁,当年也曾听过他的名号。十八岁那年只身踏马入贺兰,取羌族首领首级安然返回,天下间谁都难挡。他的佩剑理所应该是天下名剑。刘豹欣喜,叩谢完毕后捧着这口宝剑躬身道:“万岁,这宝剑可曾有名?”

我坐在王位上笑道:“天下剑者,首在用其人,其次才剑。这剑昔日在王剑师手中纵横无敌,又可曾有过什么名号?恩,即是左帅今日问起,那么就唤作无名罢了。”

此时刚才那位小卒又上来了,取过一件鱼鳞甲胄道:“左帅请试剑。”

刘豹拔出佩剑,一下划去。只听得一声响,那鱼鳞甲鱼鳞片片凋落,再难有坚硬身躯。

“当真好剑!”刘豹欣喜难耐。

刘豹看着宝剑,咬咬牙,将自己甲胄除去。从贴身处取出一蝉翼般的丝绸。其实说是丝绸一点都不像,因为这片丝绸看着像布,但是颜色确实暗金色,而且质地似乎也不是丝,而是金属。

刘豹小心翼翼的捧着这似乎是丝绸一般的东西说:“陛下,此物是昔日阿提拉单于所得神物,刀枪不入且质地极软,能贴身而穿。即便战场刀枪无眼,也断难穿过这神物。臣不才,昔日多番得此物而逃过一条性命!”

我道:“即是贴身之物,我又岂能要之?”

“陛下以佩剑赠臣,又以金口赐名,若无回礼,臣心岂能安之?万望请陛下受此甲!”刘豹跪地道。

我点点头,亲自下阶取过软甲道:“昔日献帝赐刘姓于你,而我不知多少代之前的姑姑亦是阏氏(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如大阏氏。),算起来你我也同为汉室后裔。先帝、我与蜀汉皆视你为兄弟,愿汝等一心向汉,为我大汉世世牧守一方。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帮你们击破鲜卑,重返旧庭。”

=============

今天写到人不能松懈、携带。我却做不到啊,没灵感昨天就放弃,去听歌了。在此道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蜀汉后主最新章节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文阅读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