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后主 正文 第二十九章皇帝宿夜观长安,不得扰民人授首

作者 : 我命非天12

第二日早朝,有吴国使者前来觐见。[虫不知小说网]

我端坐在未央宫主殿皇位之上,俯视来到大殿上的吴国使者,东吴使者:陆抗。陆逊二子,陆逊长子早夭,而次子继承了陆逊一切优点。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但一表人才,诸事辟易,而且眼如朗星,眉若玉剑。

陆抗不卑不亢,躬身行礼道:“吴国使臣,拜见蜀汉天子陛下。”

“吴国乃蜀汉之邦交同盟,不必多利,赐坐。”我大袖一挥,安排了一个座位。今天的早朝穆顺和诸葛亮都没出现,他们实在是太忙了。

安排好座位,陆抗道:“多谢陛下。”施施然而坐,目不斜视。

我开口道:“使者前来,有何贵干?”

陆抗道:“昔日昭烈帝曾与吾东吴有旧,今日陛下天人也,夺得雍凉之地。吾吴国陛下不知以何为理,赞陛下如此大功。前年我部吕蒙,不明天时,强夺武、零二郡。吾圣上虽欲斩其,却岂料吕蒙病死家中。此事便耽搁了,如今陛下既已成就霸业,自当将武、零二郡归还,才显吾蜀汉与吴国之盟约也。”

简雍出班到:“贤侄何出此言?昔日先帝据有荆州四郡,怎的今日就归还两郡?”看他一大把年纪了,我不忍心打断他。

简雍自刘备起兵之前就跟随刘备,乃刘备发小。几十年征战,即便是刘备最为危难时刻依旧不离不弃,诚为天下之难得人才。更有趣的是,简雍虽与刘备关系非凡,却恪守君臣之礼,毫不逾越半分。

陆抗微笑道:“昭德将军此言差矣,昔日赤壁之战前吾家都督就与丞相有言在先。借得昭烈帝荆州十年之用,那时十年之期已满,我取之正顺天意。只是天意规那二郡不为我所有,自然要将那二郡奉还。”

简雍辩才无碍,岂能被这区区言语吓到,又说道:“吾在益州之时就有传闻,去岁荆州大旱,二郡多有蝗虫。今已出不入附,此时归还未免不显诚意。”

陆抗道:“若是兵精粮足之时归还也未必显得吾家圣上真心情义,若是那时归还,荆州多幕吾家吴国陛下之恩,岂能有对陛下感恩载德?此次荆州干旱,正显蜀汉天子宅心仁厚,与民之同乐也!”

简雍看这毛头小子竟然如此无礼,当即就要大怒,我看火候差不多了笑道:“其实二郡早月兑朕这蜀汉之手,即便拿来也不免有些无趣。朕有一言,若吴皇依朕,这二郡便当朕送予吴皇。()”

陆抗起身拜倒道:“但教陛下有言。”

“朕之亲母,孙尚香今在何处?”

陆抗道:“刘孙氏乃皇亲贵胄,自然在建业皇城之中安居。”

“朕若以两郡为易物,将孙太后唤回蜀汉,吴皇意下如何?”这件事昨天我考虑了半宿。别看拿了孙权两个城池有那么开心,而是武陵和零陵一来少水多山,交通不便,难以运送粮草。二来,其以不过和曹睿同样,要拖垮我蜀汉建设的脚步。

陆抗躬身道:“孙后常年居于吴国,恐不喜随意迁居。”

“大胆,你乃何人,可替太后做主?”乾义大怒。

陆抗不卑不亢道:“若真要与孙太后迁居汉中,可着特使前往江东。此乃二话,与如今之事无关。吾久闻乾将军勇武非凡,智计天下罕见,莫要做如此强人之事。”

乾义嘴角上翘道:“莫说这强人之事,便是将你身首异处,吾料吴侯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我摆手道:“乾义莫要再有此言……”正要再说之时,旁边太监递上一卷绢布,只见上书“人可得,地不可要。”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书函。

我点点头道:“即要谴使,莫不如便由贵使代为通传。武陵与零陵二郡之事不用再说,虽是吴侯美意,却也难敌悠悠之口。吴侯即将二郡送回我蜀汉,那孤便代蜀汉将这二郡送予江东。”

陆抗叹口气,知晓此行断难成事,躬身道:“谨遵汉中王之令。”躬身退下不提。

我道:“卿等有何奏本?”

有赵云递上奏本道:“臣有本启奏。”

我大为惊讶道:“料想不到今日竟是四叔上的奏本,有何启奏,快快说来。”

赵云虽面须皆白,脸上却未显松弛,依旧沉着。虎将朗朗之音如龙从云中来,赵云开口道:“今雍凉之事已定,当着手以监管之事。陛下居于雍州长安,东却有曹魏虎视眈眈,虽其口中有言十年定江山。然则兵家诡道,臣恐其趁我去伐西羌之时便要来攻我蜀汉。是以……”

我接过赵云奏本,粗略一看道:“四叔之言已在朕心中,朕明日便有话说。”

赵云躬身退回班中。

又有一些琐碎小事,例如长安哪出地方该修建,修建需要资金几何,用民多少。又说如今长安居民略微回暖,人数多少多少,只是引起纠纷如何如何。又例如,有些从武都等地来的迁户认为我可能把他们迁回去,心里总不安定,我让人帮他们修房屋,送耕牛,造水车,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粮种,我一面让人从汉中急调粮种过来,甚至组织种了很多稗子,这东西虽然产量低,但不怎么用管护,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人时,地误人一年,一场雨过后,不抢着下种,这块地就白白荒芜了。

这些事情只能朝堂上谈一谈,具体的事宜还需得丞相府来酌定。

我看没有人再上凑本,开口道:“无事退朝。”

群臣下拜行礼,口呼万岁,出门去暖阁去用早餐。

其实如果真要说,现在的长安真的不是一个好去处。长安二十年征战,先从董卓造逆,经李催、郭汜,又有马腾、曹操之辈互相征战。而长安自古便是帝都,所以民丰粮足,是掌权者最爱的搜刮之地。

而长安曾有军民百万,城郭之大,天下罕有匹敌者。这一点即便是刘备定下的帝都成都也是不可匹敌的,当世只有吴国的建业、曹魏的洛阳、许昌可匹敌。

而建业就更有意思了,相传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

而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

话题扯远,自我来到长安之后,先被长安的残破感到震惊。虽依旧天下雄城,但怎奈何城中民不过万。为今之计只有大力发展民政,才是雍凉之地的唯一希望。

乾义、穆顺、文雄三人中,乾义善练兵可征伐乃帅才;穆顺好内政修政里,乃王佐之才;文雄武力当今世上难有敌手,可为攻城拔寨之大将军。所以穆顺虽然如今的出身是将军,却也来一起经营内政。

其实也是幸好,我迁都长安之后,基本带出来了成都许多的文官。先前碍于文官太少,所以只能先张贴告示,让民众安心。而攻取雍凉太过顺利,蜀兵每到一处,还没开打那边就已经举着白旗投降。城中的官员跑的比兔子还快,蜀汉的兵多为步卒。因为益州难以养马,用俗话讲就是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雍凉地势开阔,奔马万匹层出不穷。所以被逃掉了许多许多的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例如主薄、粮秣官这类的小官。所以现在皇帝张贴出告示来,出榜安民,开仓放粮,维护安宁,推选属官。

而自皇帝来到长安以来的三天,经过和曹魏的不算议和的停战,如今放开宵禁,长安之中也是欢腾一片。又临近元宵节,元宵节乃汉朝所创节日,为的是纪念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长安虽然残破,但好歹是西汉百年皇城,自刘禅统一西部,有了强秦之势后,来自四面八方尤其是凉州难民也多有返乡。为此增添了许多麻烦事儿,例如长安十室九空,谁也不知道这栋气势恢宏肯定是三公之一的房舍是哪一个人所有。所以增添了许多争执。

所以,长安回归了久违的喧嚣。

矗立在未央宫大殿前,俯视芸芸众生,有无数的色.相仿佛就在眼前扑面而来。有喜、有悲、有怒、有乐。

其实长安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多亏了曹操之助。兵荒马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曹操昔日被打出益州之时,从武都等地强迁来用于补充三辅之地的民户、蛮夷乱糟糟闹成一片,各地良田荒芜,人烟断绝,生民苦不堪言。

所以,为了将我蜀汉和其他几个军阀王朝的军队区别开来,我一再在军中将领里强调,不得扰民,一定要加强军队纪律。早年的曹操为了杜绝扰民,将践踏农田者授首传示三军。我虽然自认做不大曹操那样的恩怨分明,却也一样知道扰民的危害性,怕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啊。

所以,我还在欣赏长安夜色的时候,蒋琬就托人送来一颗人头,血淋淋的不住淌血。我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是魏延手下的一个曲长,名叫邓贤。虽然叫做邓贤,人肯定是不贤的,长得很凶恶。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是这货有了什么很大的扰民动作,蒋琬无奈让他当众授首。

我开口道:“为军令故,死得其所,传旨,薄葬。”

这是军规如此,想必魏延也说不了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蜀汉后主最新章节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文阅读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