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后主 正文 第十章曹彰兵犯斜谷关,昔日之策今日行

作者 : 我命非天12

此时距离洛阳不过二百多公里,快马加鞭不过旬日便到潼关。|我|搜小|说网

见到潼关守将曹彰,拿出曹丕亲笔书写的圣旨说:“曹将军,此番蜀军平定南中,蜀中上下通行。料其不久就要来伐,陛下所言拒敌以千里不若拒敌以家门。令你起兵八万,攻打斜谷关。”

曹彰,被曹操称为黄须儿,一脸黄色的胡须。是曹操的亲儿子,郡王,驻守潼关,为天子守国门。

曹彰点头道:“使者先下去休息,待本将点齐兵马来日便攻。”

“不敢有劳郡王,下官自行前去驿站便可。”说罢,拜倒在地,随后前往驿站歇息。

曹彰眼神之中突现锋芒,喝道:“着三军于校场点将!”

“领命!”

不多时,三军在校场等候,笙旗招展,人山人海,兵精粮足,战将千员。曹彰身着铠甲,腰佩铁剑,威风凛凛,不能逼视。

此时曹彰扫过三军阵容,三军上下人人抬头挺胸,当为精兵也。暗自点头,喝道:“此番秉承皇上旨意,征伐蜀汉,若有打下蜀汉者,封万户侯,第一个登上城墙者,赏万金!”

“哦哦哦哦!”

“哦!”

“哦哦!!”

三军齐喝,气血翻飞,让场面顿时为之一热。

曹彰端坐帅位,喝道:“向导官!”

向导官出班道:“末将在!”

曹彰拿起一枚令箭道:“令你即刻启程,前往前方打探,不得有误!”

向导官上前接过令箭道:“末将领命!”又退回班。

曹彰又道:“粮秣官!”

“末将在!”

曹彰拿起令箭道:“令你督三军粮草,着备半年之姿,吾半月后查看,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粮秣官点头接过令箭。

欲带兵打仗者,先得熟知地形,若是连地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入敌人的包围圈都不知道。其次,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没有粮草,谁来打仗,饿都饿死了。

曹彰不愧为大将之才,一一下令,在场之人无有不从者。

此时曹彰又道:“夏侯和、蒋秀、刘正、任览、王才何在?”

夏侯和、蒋秀、刘正、任览、王才赶紧出班道:“在此!”

“着夏侯和为先锋,蒋秀为副将,持我旗号,领兵三万,先行攻伐斜谷关!”

夏侯和大喜:“末将必不辱使命!”上前接过令箭道“得令!”

蒋秀、刘正、任览、王才立在台下,也一起抱拳道:“末将领命!”

当下退回去。[我搜小说网]

曹彰又道:“徐盖、臧权、文岱。”

“末将在!”

“你等三人与本帅一同督中军!”

“末将领命!”接过令旗,退回班中。

“王祥、徐钦你等二人押运粮草,不得有误!”曹彰拿出最后一枚令箭道。

王祥、徐钦二人上前抱拳道:“末将定不辱使命!”接过令旗,却有些闷闷不乐。

“兵贵神速,陛下今日信使才达,我便三日后起兵,届时为各位先锋官祭旗点卯!”

“谢大帅!”

三军乃退,各自回去准备。

此时贾充上前道:“陛下此番之意,大有可得深思之处啊。”

曹彰起身,立在将台之上,手扶佩剑道:“有何深思?”

“益州之地险塞,轻易攻之不下。如今蜀汉闭关息民达一年,粮草丰足,又闻蜀汉皇帝多有大举,蜀汉士气正旺。若此时去伐,恐未能尽全功。”贾充乃三国后期的名臣,又是代魏成晋的开国功臣,历史上曹操死时曹彰本想进京夺王位,但被贾充说服交出兵权。

不过唐代名相房玄龄对其很是贬低谓:“贾充以谄谀陋质,刀笔常材,幸属昌辰,滥叨非据。抽戈犯顺,曾无猜惮之心;杖钺推亡,遽有知难之请,非惟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者欤!然犹身极宠光,任兼文武,存荷台衡之寄,没有从享之荣,可谓无德而禄,殃将及矣。逮乎贻厥,乃乞丐之徒,嗣恶稔之余基,纵奸邪之凶德。煽兹哲妇,索彼惟家,虽及诛夷,曷云塞责。昔当涂阙翦,公闾实肆其劳,典午分崩,南风亦尽其力,可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信乎其然矣。”

不过这不能说贾充没有才能,所以贾充有此言不以为奇。

曹彰皱眉道:“兵家战事,不已一城一地为好。此番前去,若能攻下汉中为好,如若不能也能吸引其出关而战。久闻蜀道难行,战马不足,此番去伐,当战不在斜谷外,而在秦川。”

贾充道:“大帅既看的分明,下臣便不再言。”

曹彰点头,闭目而思。

三日后,曹彰亲自主持祭旗仪式,斩了许多俘虏头颅、又献上三牲祭品,与三万精兵一同饮下血酒,在夏侯和一声令下,全部挥师斜谷关。

又过十天,益州之内、成都皇宫之中,刘禅正在观看奏章,闻得乾义求见。

“宣。”

“微臣乾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平身,哎呀朕的胡烈将军,怎的今日放下天军府之事来朕处?”我大笑,调戏了几句。

不过乾义满脸肃穆道:“陛下,今奉陛下之命督造鸽军,此时已然收获不小。前方信鸽来报,曹彰起兵八万,又着多将为先锋,此时正带着人浩浩荡荡来伐。”

“哦?竟有此事?通知丞相了没?”我也皱眉了,果然我改变了历史,本来曹彰是从来没来打过益州的。再过一年,只要再过一年他和曹丕就都要死了,可惜啊,可惜。

乾义点头道:“我与我三弟分别禀告,不过丞相细作无数,安插与两国之内,想必得到的消息要比我早。”

我也点头,确实如此,诸葛亮的那个细作军队无孔不入,其恐怖不能分说。只能说诸葛亮为人谨慎到无边,要去打什么地方,三军还没动,这细作就出场了。一定要考虑百般,料定无碍才肯出兵。

前番说是要等曹丕身死之时才肯出兵,想必也是妄言,肯定是还没准备好细作。

此番曹彰来犯,该是出兵良机,我道:“此刻曹彰来犯,起兵八万,刻不容缓。立刻着你三兄弟与丞相、赵将军君前议事。”

“遵命!”

乾义转身就走,没有迟疑,很有为兵者的风范。

在军营里,什么都要快,一快再快,恨不得这边说话那边立刻有所动作。

所以乾义的动作很快,不出一个时辰,我就听见门口脚步声很多,许多都是沉稳有力,一踏地,立刻有地震的感觉。

门前禀告:“臣诸葛亮、乾义、穆顺、文雄、赵云,求见!”

“准。”

“谢陛下。”当下四人来到这偏殿之中,偏殿早就预备好茶水、瓜果、熟食,为的就是好好谈这件事。

诸葛亮他们分官衔而坐,诸葛亮、赵云都坐第一排,而那三兄弟就只能坐在后面了。

其实他们三人本是没有资格君前议事,因为他们的等级不够。他们现在被我封的只是杂号将军,虽然按军衔算该算六品或者从五品,但毕竟低了些。

朝中大臣中,那些三品、四品、二品的我都没宣召,还是宣了他们,可足见我对他们的信任。

此时诸葛亮道:“这鸽军非同凡响,微臣细作尚还未传回情报,这鸽军竟还快我细作五天。”

“丞相夸赞,末将不敢当。”

我脸上故作轻松,不过心底里不敢轻松,毕竟八万大军,岂能等闲?

再看下面,赵云此时须发以白,脸色衰老,不过却如同老将黄忠,老而弥坚,常胜将军。

这就是长坂坡救我的赵云啊,果然不同反响。

诸葛亮也看了看道:“陛下,此番曹彰来犯,便要控我出兵良机。御敌千里不若御敌以家门,能思此策者当真不凡。”

乾义道:“能出此策者我只能想到一人。”

“哦?快快说来。”诸葛亮大为惊奇。

“便是司马懿。”

“司马懿?司马仲达,常闻司马懿有大才,昔年曹操传召其,其却称病不出。曾先帝定益州之时,这人也多有奇策。”诸葛亮细细思索一下,就得出了此人情报。

“丞相大才,是此人。对这人末将也略知一二,此人性情坚忍无比,即便百般羞辱说不出战就不出战。此人当为我军大敌也,不过今日以攻为守,想必曹魏之中也有不同意见,末将不敢轻猜。”乾义吐出了自己的言语。

文雄道:“所思所量,应是佯攻为主,关外之战为主。陛下,我军骑兵不足,若是野战,恐难是其敌手。不可不重。”

我点点头道:“即是如此,可有法解之?”

文雄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对。”

我笑了,诸葛亮道:“曹彰驻守潼关,潼关离我益州之地颇远。不过粮草押运方便,顺水运之,即便位于天水亦可三日之内到达。然而益州山地之多,不可尽数。若要趁士气正旺便要来伐,须得是就近而为。微臣料想,佯攻之地该是斜谷关亦或者陈仓山。”

“丞相所虑当为正解。”乾义道。

穆顺笑道:“即是如此,给他来个关门打狗,岂不是正好?”

“何谓关门打狗?”

“他经一地,必有准备。或为陈仓山、或为斜谷关,皆为天下雄关,据天堑而守。微臣练天军,此时已可一用。陛下,末将建议,若其佯攻,可暂作不敌,放其进得关中,再以神兵攻之!”

“不可,曹彰此人有大将之才,若只取关而不攻,则后患无穷。”诸葛亮皱眉道。

“丞相所言即是,若是毛贼三两个,此策可行。不过曹彰乃大将,若如此恐正中下怀,不管其佯攻与否,末将愿亲领军以挡。况昔日我三兄弟进言之策,此时当是良机也。”穆顺道。

我闭目微思,心中风起云涌,胆气从生道:“既然如此,可速行也!”

诸葛亮虽还欲进言,不过想想,还是放弃,心中叹口气道:“可着子龙、乾义二将驻守斜谷关为诱,佯攻?城。微臣愿亲领一军,兵出祁山,取凉州之地。”

我笑道:“丞相之言真如美酒一般,但请相父下令。”

诸葛亮道:“那微臣便僭越了。”

“我蜀汉久仰仗相父之力,朕又年幼不更事,此时更需仰仗相父,相父又何须出此言?”我哈哈大笑。

=========

下一章就开战了,跪求票票支持……

说不定票少就输了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蜀汉后主最新章节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文阅读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集阅读